中国人不懂切菜?网友们全炸了...
继雪糕刺客之后,消费者又被
“菜刀刺客”张小泉“重伤”了。
本来狐妹以为菜刀不能拍蒜就够离谱了,没想到张小泉总经理又言之凿凿地教育消费者: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都是错的。
难道真是我们错怪张小泉了?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一起客诉说起,广州的王女士用刚买不久的张小泉菜刀拍蒜,万万没想到,竟然把菜刀拍断了。
刀背、刀面、刀刃齐刷刷断开。
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如此脆弱的刀,王女士想要讨个说法。
客服给出的答案更是迷惑:
张小泉菜刀是不能拍蒜的。
记者也不敢相信,去求个明白,得到的答案也是如此。
不仅王女士不能接受,这一回复瞬间也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很显然,在中国,拍蒜是一把菜刀的基本素养,不能拍蒜的菜刀是没有灵魂的。
由于“菜刀不能拍蒜”的理论挑战了大多数人的认知,所以很快这个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
大家就
“不能拍蒜的菜刀还叫刀吗?”这一问题讨论的不可开交。
也有不少网友趁机晒出了同样的遭遇,甚至拍黄瓜也能一刀两断。
众所周知,拍蒜属于中国人做菜的习惯。于是,很多人质疑:
如果不能拍蒜的话,张小泉还做什么中式菜刀?
那大家以后拍蒜,是不是得直接用降龙十八掌?
而且这把不能“拍蒜”的刀居然还卖 100 块,硬度连一瓣蒜都干不过吗?
不过更“离谱”的是,这还真不是张小泉强词夺理,人家也是有理有据。
咱初中物理也学过,含碳高,硬度提升,韧性就会降低。所以,刀会更锋利但也更脆,二者不可兼得。
张小泉官方给的专业解释也是如此的,
产品硬度高,锋利度高,但比较脆。在使用时磕碰或重力拍打,刀具会因受力不均而容易断裂。
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死活不能接受。
在张小泉被吐槽的日子里,竞争对手王麻子却“赢麻了”
这几天,王麻子直播间两位主播觉也不睡了,连夜疯狂啪啪拍蒜。
这拍的不是蒜,是张小泉的脸……
一时间,不少网友都纷纷赶来凑热闹,直播人数直线上升,还顺利登上了热搜。
隔壁十八子作也不甘示弱,已经在直播间拍了上百斤蒜。
狐妹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这段时间蒜涨价了,全都是这帮卖刀的错!
事情的走向越来越奇怪,从此,
“拍蒜”成为刀具新卖点。
张小泉自己估计都不想不到,作为国民老字号竟然能“栽”在一头蒜上。
其实人们质疑的并不是张小泉做刀的专业性,而是实用性。
在厨房里,人们更需要一个能拍蒜的菜刀,而不是“削铁如泥”的艺术品。
这可能就是没有奢侈品的命,得了奢侈品的病吧。
还记得 GUCCI 和阿迪达斯推出的联名雨伞吗,死贵死贵的,特点是:不防水。
张小泉似乎也走上了这样一条路。
公关一味强调科学性和专业性,甚至试图教育消费者认知,称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
或许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菜刀是卖给中国人的,而不是米其林厨师。
既然是做中国人的生意,就不能忽略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试问在座的各位,谁家厨房不是不是一把菜刀搞定大多数步骤,谁会切菜一把刀、拍蒜拍黄瓜再换一把刀?
所以,不管张小泉采用了什么样的酷炫高科技,都应该围绕
消费者基本需求做产品,而不是整天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产品是高级了,却不中用了,那还是“蒜”了吧。
如今的张小泉似乎逐渐背离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一把更懂得中国人需求的菜刀。”
曾经的张小泉辉煌一时,距今已经有 394 年的历史,曾被列为乾隆年间的贡品,甚至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拿下银奖。
去年,更是戴上“刀剪第一股”的桂冠,可不到一年,市值就蒸发了近 32 亿元。
刚开始上市的时候,张小泉董事长张国标大表决心,扬言要
把中国刀具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格局,投资人听了都眼泪汪汪!
但后来的故事却不是这个走向,张小泉越来越不像是一个埋头做刀的手艺人了,反而是频繁搞跨界成了“生意人”,
想方设法赚快钱。
2021 年 11 月,刚上市两个月的张小泉成立全资子公司,准备经营
“化妆品批发、零售”相关业务。
之后,公司又频繁跨界,先是卖起了空气炸锅等小家电,最近又在经营范围里新增了食品销售业务。
为了讨好年轻人,在营销上可没少框框砸钱。去年一年,就花了 1.17 亿做推广,同比增长 41.08%。
不仅与网红主播合,总经理夏乾良还亲自跑到拼多多上带货。
甚至推出了“泉叔”的 IP 形象,还搞了 IP 联名,推出变形金刚、鬼冢等刀具。
营销费用涨了,研发费用却少的可怜,一直原地踏步,投入仅 0.23 亿元,占比不到 5%。
如今的张小泉心思都用在搞跨界和做营销上了。努力和年轻人交朋友没错,但也不能离主业越来越远吧,怪不得公司股价一路“跌跌不休”。
作为百年老字号,不忘初心,方能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
首席营销官
新闻晨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
微博截图
编辑:茶茶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