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我们需要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但有数据显示:人体80%以上的疾病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对于食物的选择,我们格外重视,总想挑出营养价值更高,对人体更有益的食物。
而生活中很多同类或是相似的食物,常常就会成为比较对象,如牛奶和酸奶、米和面、紫薯和红薯……它们究竟谁更甚一筹呢?
01
牛奶比酸奶更营养?
酸奶和纯牛奶,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奶制品了,中国指南也推荐每人每天补充一袋奶,能为机体提供丰富的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帮助增强免疫力。
不过如今奶制品种类越来越多,但以牛奶和酸奶最受欢迎,只是有些人喜欢酸奶的浓稠感,也有些人觉得纯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二者到底谁的营养价值更高呢?
其实,从营养角度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所含的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并没有相差很大;
不过从制作工艺上来说,酸奶比牛奶多了一个发酵过程,有两个优势:
①乳糖不耐受,也就是喝牛奶容易拉肚子的人也可以安心地食用;
②酸奶中含有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纯牛奶相比,市场上售卖的酸奶,多数都会添加白砂糖,不仅热量高,对高血糖、肥胖人群也不是很友好。因而选购的时候注意看一下配料表,最好选择低糖或无糖产品。
按照膳食指南推荐,一天奶制品的摄入量应该达到300克,因而也可以选择一杯200毫升的牛奶 一杯100g的酸奶。
02
吃面比吃米长得更高?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方人通常要比南方人长得高、壮一些,而在饮食上,北方人吃面多,南方人吃米多,所以就有人认为吃面比吃米更营养,更能长高?
其实二者的营养也是近似的——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同等重量的稻米(大米)和小麦粉(特精粉)含有的三大营养素相差无几,同时其他营养素,如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铁、钠等的含量也基本类似。
二者是完全可以互相替代的主食,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
南北方人身高、体型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再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等的影响,并不单单只是饮食差异导致的。
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米、面都是精细作物,热量和升糖指数较高,最好粗细搭配(每日粗杂粮摄入比例应占主食的1/3左右),同时控制食用量。
03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营养、健康?
普通鸡是吃饲料长大,散养鸡是吃草虫或杂粮长大的,再加上土鸡蛋的售价往往比洋鸡蛋高,因此很多人认为土鸡蛋更营养也更健康。
在部分营养上,二者确实稍有差别——土鸡蛋的胆固醇、蛋白质、钙含量比洋鸡蛋稍高;但一些洋鸡蛋的铁和维生素含量则比土鸡蛋稍高。
但总体来说差别并不显著,因此,喜欢哪种就吃哪种。
04
紫薯比红薯营养价值高?
目前,市面上的紫薯价格大概是红薯的 2~3 倍,再加上,其所含的花青素有很强的抗氧化、对抗自由基的能力,对于皮肤、心血管等都有好处。因此,也就导致大家认为紫薯更好。但其实两者各有优势。
不可否认,紫薯中的活性物质(如黄酮、多酚等)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等),在含量上更甚一筹。但其实每种食物都各有各的特点,红薯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则比紫薯丰富,对于维持视觉功能、心脏健康等方面有好处。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更好,或者交替食用也不错~若想摄入花青素,像蓝莓、茄子、紫甘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不管是哪种甘薯,都不能吃太多,容易胀气、反酸,本身胃酸过多的人则不适合吃。更建议用它们替代部分精米白面来吃。
另外,薯类不含蛋白质,吃的时候最好搭配些鱼类、蛋类、奶类等,均衡营养。
05
喝鸡汤胜于吃鸡肉?
鸡汤历来被人们当作滋补佳品,有的人甚至“只喝鸡汤不吃鸡肉”。而这些人往往认为,鸡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肉里的精华都已经溶解到汤里了,因此汤的营养价值肯定要高于鸡肉。
但小编要告诉你,这种做法好比本末倒置,非但没有摄取到鸡肉的营养,反而吸收了汤中含有的油脂、嘌呤和各种调味料,长期过多食用并不利于健康,却会增加肥胖、高尿酸等风险。
不仅是鸡汤,各类肉汤都是如此,熬煮之后,其实大部分营养物质还是在肉中,而不是汤里。所以喝汤更要吃肉。
06
碱性水比白开水有营养?
人体的70%由水构成,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现如今市场上各种“功能水”层出不穷,碱性水、苏打水、矿物质水、蒸馏水等。而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这些水比白开水更干净、更好。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像碱性水,虽然可以中和胃酸,但并没有改变人体酸碱性的功效,人体的酸碱度是不可能通过食物亦或是喝水改变的,而是依靠完整的体液调节系统。
纯净水、蒸馏水,的确干净,对于有肾结石的人而言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普通人则没有必要了,毕竟价格也不低;
矿泉水,和普通的水相比,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更高,但不是特别明显,而且相比人体所需的能量并不多,就别妄想只通过喝矿泉水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了。
饮水,应该以白开水为主,安全、实惠又解渴,辅助一些淡茶水、柠檬水、矿泉水、纯净水,也不要随便轻信一些“概念水”的特殊功效。
07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
随着肥胖、心血管问题越来越多,大家也开始重视用油,很多家庭都开始摒弃脂肪含量更高的猪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植物油,如橄榄油、茶籽油、玉米油等,觉得更健康。
但小编想告诉大家,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油、坏油。
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的确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它其实又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多烯酸等,能保护脏器;而且动物油更耐高温、更稳定、烟点更高,高温烹调时能减少反式脂肪的生成,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植物油饱和脂肪酸都低,像棕榈油、椰子油,虽然是植物原料,但其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甚至高出了部分动物油!
因此,动物油可以吃,植物油要换着吃,但都需控制用量。相对而言,猪油、花生油更适宜油炸和爆炒;植物油、橄榄油适合炒菜、炖菜;橄榄油、亚麻籽油,适合凉拌菜。
另外,植物油打开后容易酸败,开瓶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如果是大桶装油,可以放一粒维生素E软胶囊或加点丁香、桂皮等物质,能减缓氧化速度,减少醛酮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来源 / 南京卫生12320
编辑 / 孙超慧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