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育儿 > 中国古代教育拾遗--胎教
中国古代教育拾遗--胎教
来源:雪落的地方
2022-06-15
250
管理
胎教是中国词如《大戴礼记》中述“周后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她在怀着成王的时候,绝对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与人说话不傲慢,生气的时候不口出恶言,独处的时候也不敢怠慢。对情绪和言行可以说是把控得极为妥当。 贾宜的《胎教》篇讲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调,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也就是说,王后怀胎七月,就得进入专门的屋子去,有专门奏雅乐和烹饪的人。如果王后要听的不是雅乐,哪怕你是王后,我也不会依你;王后的一日三餐都有专门的计划,不能吃过于辛辣等的食物。 孟子的母亲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即:“我在怀孩子时,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不吃,就是要对孩子实行胎教。" 著名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 一书的教子篇有“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朱熹,在教育专著《小学》中,就以“胎孕之教”为首论,认为人受教育应从胎内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意思是:对孕妇在饮食、睡眠、坐立、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应连晚上都要请那些诵《诗经》讲历史的人来对孕妇实行教育,这样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过人。 另外,还有古代医家关于胎教的详细论述,感兴趣可找来看看,还有很多这方面的古代经验这里抛砖引玉不做长述。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经典好看视频(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