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孩子一出生就会喝奶,那是他本能的
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也就是孩子从娘胎就带来的天生的本能 。
慢慢的孩子到了4个月左右,神经系统发育比较完善了,天生的吸吮反射变成了孩子自己能控制的。
但其实依然是因为以前的本能锻炼出来的能力,而到了孩子添加辅食之后,吃东西就需要学习和锻炼了。
孩子喝母乳和吃辅食区别极大,需要家长用心锻炼
区别一:工具不同
孩子喝母乳不需要中间的工具,直接是孩子的嘴巴对着妈妈的母乳吸吮就可以了,如果是人工喂养,那就需要奶瓶奶嘴。
而孩子
吃辅食需要的是碗和勺子。
区别二:动用的肌肉不一样
孩子吸吮的时候靠的是口腔和嘴唇的力量,而
孩子吃辅食需要的是咀嚼,整个面部的咀嚼肌肉,牙齿,舌头以及口腔的协调运动。
区别三:食物的味道性状都不一样
母乳是流质的,88%以上是水分,而
辅食是固体或者半固体的,水分不多主要是食物。所以性状不太一样。
而母乳的味道相差不大,但是辅食因为食物的来源不同,味道会多种多样化。
区别四:孩子的消化负担不一样
如果孩子小时候是喝母乳,那么母乳不仅容易消化,而且还有促进消化的各种酶类,所以孩子消化起来会比较容易,比较简单。
孩子吃辅食,胃肠的消化负担会更重一些,如果孩子的口腔咀嚼得不够彻底,或者做的辅食块状比较大,那么就需要胃肠来消化。
孩子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到“6个适应”
适应1:工具的适应
孩子添加辅食用的是勺子和碗。
我们在添加辅食有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孩子的伸舌反射消失。
把一个勺子放在孩子的口腔里面,如果孩子伸舌反射还在的话,他就会用舌头把勺子顶出来,如果孩子愿意把勺子含进去,就说明伸舌反射已经消失,这时候可以给孩子添加辅食。
有些家长在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孩子
把米糊装在奶瓶里,让孩子自己吸吮,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不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勺子。
适应2:口感的适应
母乳是淡淡的甜咸和腥味,但是辅食根据原材料不一样,它的味道不太一样。
所以建议妈妈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话,尽可能地
不要放糖,不要放盐,让食物原来的味道更加凸显出来,让孩子在胃里发育的高峰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食物,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育。
适应3:性状的适应
母乳是流质的,喝下去就顺着食管流下去了,但是吃米糊,粥,面这些还会有一些半固体,
食物的性状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孩子慢慢去适应。
适应4:咀嚼的适应
喝母乳不需要咀嚼,但是吃辅食之后就要慢慢地咀嚼,所以无论孩子有没有长牙齿,到了孩子吃了米糊之后,慢慢地吃一些稀饭米面,再慢慢地添加到软的米饭。
尽可能让孩子开始用牙齿或者牙床来咀嚼研磨食物,这也是
食物消化的第1道关口。
孩子在吃辅食的时候,
锻炼了咀嚼能力,也有助于孩子面部肌肉的强壮,有助于孩子以后说话发音更清晰。
适应5:吞咽的适应
喝母乳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水分可以流动,但是
辅食都是黏稠的,或者说是颗粒状的,所以是需要咀嚼之后再吞咽。
建议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准备一些口香糖,家长一边咀嚼口香糖一边喂孩子吃辅食,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吃辅食的时候需要咀嚼的,而咀嚼过的辅食会比较细,更有利于吞咽。
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就建议坐在餐桌上吃,让孩子安静地吃辅食,避免孩子一边走一边玩一边吃辅食,避免因为孩子的不经意导致
辅食误入气管,引发窒息。
适应6:消化能力的适应
母乳非常容易消化,但是辅食的消化家长一定要
循序渐进,刚开始给孩子添加软烂的米糊,慢慢地变成软烂的面或者粥,再后来就是颗粒状的软米饭,慢慢地适应孩子的消化能力。
如果孩子吃什么拉什么的话,那就要把食物做得更细一些,如果孩子吃了出现过敏的话,那么就要避开过敏的食物。
孩子在添加辅食,家长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家里面有什么就给孩子做什么,否则不利于孩子的适应能力。
辅食的添加是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要适应孩子的消化能力,也要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宝宝第一次吃辅食,“痴迷”的表情,让一旁妈妈忍俊不禁
“坏辅食”名单出炉,骨头汤,果汁,稀饭均上榜,让娃积食长不高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