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生产资质方面,申报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的生产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将借用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的造车资质。
但同时,工信部披露的小米汽车的生产地址是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按照今年9月北京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系统发布的公告信息,环景路21号是北京亦庄新城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的所在地。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在此前已经开始投资建设了自有工厂。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已经于2023年6月竣工并通过验收;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预计于2025年完工。
有接近小米的相关人士表示,“生产环节依旧是小米汽车亦庄工厂自己负责,只是为了不耽误量产及明年上市的日程,暂时挂靠北汽的资质,未来小米还会再申请独立的资质。”
这意味着,挂靠北汽的生产资质或许只是一时之策,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小米汽车仍然要选择自己投资建设工厂。
目测高低两难的定价
除了对小米汽车外观的热议,价格也是讨论最多的部分。
一部分人认为,小米的首款车型售价将在30万元-40万元人民币之间。
原因之一是,从公示的配置看,电机、大压铸和电池包等都拥有小米自研的技术,小米需要考虑造价成本和利润率。
原因之二是,首款车型定价太低容易影响品牌形象。从近几年新能源车企的造车逻辑看,从低端起家再做品牌向上,往往更难。类似特斯拉、蔚来等都是以推出高端车型来定位品牌调性,再逐渐往下打开市场。
同时,也有人认为,从小米汽车的品牌定位来看,其不大可能把定价拉到30万元以上。
小米手机的成功之处在于,打造了“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而跨越到造车,小米汽车的第一批目标用户群体必然要涵盖小米手机的用户群体。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汽车的价格太高,容易刺激到目标人群对价格的敏感性。
雷军此前曾表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计划在第一年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
类比“蔚小理”2022年12万左右的年度累计销量看,这个目标并不小。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曾放出豪言,表示问界要在1年内卖出30万辆。但真正打入市场之后也不得不改口,承认“一年30万辆是无法完成的目标,第一年做到10万-20万辆就已经是奇迹”。
高度自信如余承东尚且如此认为,可想而知,给到小米汽车和雷军的压力不会小。要想快速达成10万辆,需要小米快速冲量。这是不是也意味着,首款车确实不宜定价过高?
按照雷军之前的计划,小米首辆汽车正式量产的下线的时间是在2024年。随着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完成公示,小米SU7有望按计划量产和上市。
自雷军2021年3月宣布造车至今,刚刚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小米造车的速度实际不算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汽车入局晚的事实。
到2024年,汽车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将比2023年更为激烈。假如小米首款车型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它将直接面对特斯拉焕新版Model 3、蔚来ET5、阿维塔12、智界S7等一大批“热门选手”。届时,作为车圈“新人”的小米汽车,是否还能复制小米手机最初打开市场的速度,将成为最大的看点之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