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历史类电视剧走向是什么样的?近代史拍的越来越纯熟,像是最近的
《觉醒年代》,确实是一部老幼皆宜的好剧,可反观古代史呢,在记忆里似乎已经许久没有什么有深度,有历史观的好剧诞生了。
而且反观这些历史剧,大多都是清剧,或者偶尔来个讲秦讲唐的调味一下,偏偏就是讲明朝的剧少之又少。这是什么原因?
难道我们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不比直接带领中国倒退百年的清朝更有得拍?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明朝剧在电视上少之又少。
自电视发明以后,就成了大家寓教于乐的消遣。当有了电视剧以后,每到放映时候便万人空巷。接着,随着一年一年的发展,电视剧更多的就只是娱乐了,观众大多更愿意看无需多思考就能带来大脑愉悦的东西,不需要思考,只要把你要讲的东西直白白说出来,那就行。
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那影视商自然有求必应,所以历史正剧便很难有什么市场,更何况是讲述更为复杂的明朝历史。
再说电视剧宠儿清朝,比明朝许多方面是“简单直白”的,这个形容只是指被拍出来的内容。就像是后宫打架的那些戏码,这样的题材实在是电视剧主要受众群体最喜闻乐见的,所以也就成了量产。
明朝自然也有后宫,也有美人,那为什么就没什么人拍的,原因还是离不开明朝本身与清朝或其他朝代的不同,还有更多深层的问题,都值得一一讲解。
明剧为何不能拍后宫剧? 我国少有的几部明朝剧中反响好的并不多,当年的
《大明王朝1566》在07年播出,但收视率却无比惨淡,并没有人愿意看这部高质量的正史剧。
剧中的大段的文言文以及隐晦的信息,让寻常观众很难消化,所以也就导致了“雪藏”十年这种事情发生,这部剧太挑观众了,正是因为他是一部好剧,才到这了这种情况。
而反观01年的另一部历史剧
《康熙王朝》不仅收视率赶超以往电视剧,还创下了排名第一的新高。两相对比下,似乎它们差距过于悬殊,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那么《康熙王朝》怎么就那么好?其实要说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康熙王朝》是一定比不上《大明王朝1566》的,因为剧中的大量历史和基础常识的错误,还有杜撰出的故事情节,实在有点差强人意,那么可不可以说这部剧的受众与《大明王朝1566》不同。
有调查发现,电视剧观众主体大多为女性,男主的比例为3:17。这样看来确实女性更喜欢看一些讲述爱情或是家长里短的剧集,而喜欢军事、政治以及历史的男性观众并不是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体。
并且从年龄上来看,占大比重的是30-39岁,接着是20-29其次40-49,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观众,大多是母亲一辈。观众年龄也反应了受教育程度,而在80年以前受教育程度的较大不同,也引起了观众类型的两极分化。
既然有了数据,那影视上一定不会选小部分受众,自然是选择市场更大的那个,影视虽然也是艺术种类的一种,但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收视率。
在当时来看确实《康熙王朝》不论是演员班底还是粗糙的大众化台词和剧情都更符合大众审美,他富含电视剧该有的一切,却不富含“历史正剧”所需要的标准,所以更容易被接受和喜爱。在这一点上《康熙王朝》是赢过《大明王朝1566》的。
关于明朝的剧,一是不好拍,二是不讨好,明朝所涉及的现如今看来的敏感问题太多,大张旗鼓的还原一下史实,能不能过审还不一定呢。
就像是其中涉及的民族问题,明太祖建立明朝以后为了不重蹈元朝的覆辙,对待周边少数民族问题尤为重视,在明朝期间民族关系尤为复杂,有大量明对蒙、女真、朝鲜、的讨伐和战争,杀戮和血洗时有发生。
在如今看来讲明朝就离不开民族关系的叙述,而这些问题在如今是较为敏感的,很难将其赘述清楚还能保证可以过审。
那少讲讲政治,像清朝剧多讲讲后宫呢,或者是像武则天那样的大女主剧,有没有可能拍?
这个角度确实也不错,既有受众,大家都爱看,也容易拍,对导演编剧水平要求不高,可问题是明朝的后宫,只拍勾心斗角拍个几十集未免也太水了。
明朝是有一项明令规定的,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在
朱元璋在
《皇明祖训》中明白写着的,所以要想拍出像是清剧中的
慈禧或是唐剧中的
武则天这样的人物恐怕有点难,明朝后宫不论这个妃子有多受宠,想要过问前朝政事,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朱元璋
当然祖训中也明白写着,宦官不得干政这条,只是这句就没有被那么好的实行,到最后仿若无形。
明朝的妃子们不像宦官还有些能耐,她们虽然也斗,但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这是因为明朝的选妃制度是不允许臣子门举荐的,只能选取平民百姓家的良女。
不选那些大家闺秀只选良女也是为了杜绝后宫干政出现,这些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哪里有那么多心思和弯弯道道,想干政怕是也无从下手。
明朝不止皇帝如此,就连亲王们也要选民间女子,不得有什么和官臣之间的联姻。纵观明朝的这些皇后,只有明成祖的许皇后和明宪宗的吴皇后是名门之女。
这样一看似乎像是
《甄嬛传》、《如懿传》这样的后宫大戏,换做明朝后也没什么好拍的了。
那有些编剧就另辟蹊径了,你没有那我就自己编,像是
《大明风华》就编出了皇后孙氏干政的剧情,叫历史爱好者看到又是骂声一片,导演们喜欢被骂吗,当然不喜欢,所以少有人尝试明朝后宫剧。
明朝人物剧怎么拍? 那除了讲后宫打架外,也有别的可以讲啊,像是
《军师联盟司马懿》虽然为了迎合大众也有些许的不合之处,但是反响很不错,不论是了不了解这个人物的观众都看的津津有味,这部剧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在当时很是火爆。
明朝有没有类似的人物,当然有了。像是于谦、戚继光、郑和、郑成功……明朝也是有不少传奇人物的。
关于这些人物也有导演尝试拍过电视剧,比如戚继光、郑和……只是要么被观众吐槽服化道不好,要么就说对人物美化严重,编剧瞎编乱造,要么就是因为某些原因直接不给播,播的话也要操刀删减一番才可以。
经历这些种种,导演们也知道了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于是关于明朝人物的剧集也越来越少了。那么除了这些普遍的剧集主体,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被遗忘了,那就是讲皇帝,明朝皇帝有趣的确实不少,就是有趣的点不太符合如今的价值观。
明朝十六位皇帝,但是奇葩占了大半,要不就是些实在没什么存在感的。
像是
朱元璋确实有几部关于他的剧集,而且拍的还算不错,评价也很好,只是总看一个人,观众估计也会腻歪,再怎么拍也没法拍出新鲜感了,总不能把他的黑历史也拍出来吧,到是尊重了史实,可能不能上架就是个问题了。
那其他皇帝呢,不是导演不拍,是他们实在有够奇葩。有点名声的、不冷门的都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他们之所以不冷门不是多治国有方,而是实在太搞笑了。像是第四位皇帝
朱高炽人称“美食皇帝”,47岁大龄继位,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在古代可少见能把自己吃成这么胖的皇帝,而且他继位八个月左右,就驾崩了。
还有一位也颇有名气,
朱见深,这个人后宫佳丽三千但唯独最宠爱的是大自己17岁的宫女万氏,将她封为了自己的贵妃。
朱见深
这般深情的人设放在常人身上倒是值得歌颂一番,但你可是要治理国家的皇帝呀,那就有点说不过去吧。所以这要是拍出来的话想都不用想一定播不出来,播出来也没人想看,如今的观众都喜欢主角强大的爽剧,可不是这种。
同样出名的还有
朱厚照、朱由校……总之就是这些皇帝,很难搞,放着已经美化好的现成的清朝皇帝不拍,反而来拍这个,那才是不正常。这样一看,好像想拍出一部有受众,又还原又优秀的明剧是不是太难了,也不怪清剧遍地开花了。
朱厚照
明朝确实是精彩纷呈的一个历史朝代,可是这段历史也确实充斥着不少的黑暗,作为汉人统治的我国最后一个历史朝代,实在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们对他有深入了解,只可惜没有什么好的途径。
不论是什么朝代的剧,都是有好有坏的,大受好评的清剧里也有臭鱼烂虾,但明剧呢,不仅少,如今的拍摄方向也越来越走偏,常常那些小鲜肉主演的红剧,对标观众都是低幼化的,就算不是历史正剧,但尽量尊重历史是影视工作者最基本的守则不是吗。
不谈烂剧,想来中国近几年影视业这么发达,一定也是有优秀的导演和编剧想要再尝试一下这个题材,想找个好的角度来讲述这段历史,那还有什么原因阻止了他们的进一步行动?
就是明朝的大风气,正能量太少了。明朝的朝堂包含了太多不同党派和不同类别的黑暗争斗,整个社会风气都是较为黑暗压抑的,并且充满戾气。
电视剧确实不是为了教育人而拍的,但是对观众的身心影响也是很大的,不然为什么劣迹演员一经发现,有关的剧集全部下架。
明朝能拍出正能量吗? 明朝的一个议论热点:党争。前文提过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后宫和宦官不得干政,前一条遵守的不错,到是后一条没能成功。
要拍历史剧离不开的一定有君王社稷以及朝堂上的事。而明朝的朝堂党争是很复杂的,也是很精彩的。
明朝没有丞相,只有内阁,这是朱元璋规定的。
那既然这样,皇帝一个人处理政务是怎么也忙不过来的,若是这皇帝再昏庸无能一点,就只能单靠内阁大臣们了,这就促使了他们的权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也就成了人人向往的地方。
内阁一设立,各部门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导致大家开始拉帮结派,以此种方法巩固自己的势力
并且明朝官员的俸禄低,这也导致了为何明朝的贪官污吏那么多,既然你不给钱,那我就只能靠自己了。于是官员们开始结党结派,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小的体系。关于我们常听到的党派,就是
东林党和阉党还有一些以地方划分的党派如浙党、楚党……。
这些党派斗争最黑暗的地方就要属于对百姓的欺压剥削了,不论是文官还是宦官哪家的党派都争权夺利争得你死我活,而最惨的还是百姓们。
这段历史若是拍出来那必将精彩纷呈,只是哪个导演敢呢,至今没有人把这样黑暗血腥的历史搬上荧幕,因为或多或少都会被有心人认为是借古讽今,在影射些什么。
明朝整体的社会局面就不是老少皆宜的,朱元璋开始明朝就不停地在一片猩红中整治国家。乞丐皇帝登基,对自己的功臣能臣大杀特杀,对知识分子也是毫不留情,杀了不计其数的人,光杀人不算,还搞出一整套的残酷刑法,什么新鲜花样都有。这样的行为多少有些病态了。
不光朝堂上如此压抑可怖,民间也不太平,在一片假象的平和下,是无数地方团伙的为非作歹烧杀抢掠,百姓走哪都有被打劫的风险,连乞丐也在拉帮结派。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是整个明朝大作风影响下的民间缩影,就是在天子脚下也照样是这种局面。
明朝的戾气很重,这一点逃不掉,要是你拍出一片歌舞升平,那才没人买账,所以不管怎么说明剧它就是劳心费神又吃力不讨好的历史剧,所以现在凡是想拍的,都不拍历史,只拍个挂着明朝名的娱乐剧。
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历史朝代,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导致他没法拍,就是资料太少了,谁能想到这个共计二百七十余年的伟大王朝,关于他们的记载史料少之又少,清朝在编撰
《四库全书》时候毁掉对自己不利的资料共计一万三千六百多卷,所以《四库全书》也叫作《四库毁书》。
关于明朝的各种记录和资料也全部被焚毁,数量庞大,毁掉以后,还对明朝的历史以及皇帝加以杜撰和诽谤,导致在当时人们看来明朝皇帝都是昏庸之辈,而抬高清朝皇帝是多么的勤政爱民,清朝又是如何个国泰民安。
又一座大山成为了明朝剧的拍摄难题,这不仅对如今为人们科普明史造成了困难,也是中国明朝文化的一大遗憾。明剧就成了没得拍,不会拍,太难拍的典型例子。
现如今社会,快节奏时代,大部分观众对自己的需求很清楚,影视业为观众们营造的需求也很明了。少有人原意沉下心看一部剧,尤其是年轻人,随便开个二倍速,一部剧一天就结束了,他不关心讲了什么只关心剧情好不好玩。
想拍出一部好明剧,要有好选题,避开不和谐内容;还要有好编剧对明朝历史多有学习,不自己创造历史;还有不怕电视剧没人看受众小的情况……光是想着这一座座挡着的大山,就觉得真是太难了,怪不得中国导演不爱拍明剧,不想拍明剧。
在这样的影视行业下,既然你观众不需要什么高水平内涵,那我就给你你喜欢的,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大明王朝1566》口碑好评价好,那他就是一部被大家都接受的好剧了吗?其实不是,直到现在他的受众群体依旧有限。
为什么有限,因为这电视剧就不是为了取悦观众的,当年导演拍摄这部剧集是为了在艺术领域做一番事。如今依旧有不忘初心的导演,只是没了那种环境给他拍,也没有观众为他叫好,多方制约,导致10年以后优秀明剧几乎没有,就连好一点的其他历史剧也是凤毛麟角。
但是不知道随着发展,会不会有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的导演想要在艺术领域,而非商业影视方面有番作为,然后再拍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好剧,讲述大明王朝的兴衰和动荡,让热爱这段历史的人能看上一部好剧,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总结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如滚滚长河流去,任何一个朝代拿出来都精彩纷呈。
种种制约让明朝剧不能像清剧那样有如此多的作品确实遗憾,不知道若是允许的话,以如今的水平我们会看到怎样一幅关于大明王朝的历史画卷。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