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
1918年3月23日,清晨的巴黎处于一片静谧之中。突然,一阵刺耳的尖叫声自天而降,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之后每隔15分钟、20分钟重复一次。巴黎市民躲的躲,藏的藏,整个巴黎一片混乱。奇怪的是,官方既没有发出空袭警报,也没有见到任何飞机的踪影。这便使这场自天而降的灾难,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巴黎大炮的炮弹和射击方式、射角也是很有讲究的。它的炮弹重120kg,要靠那个龙门吊车来搬运和装弹。发射药更重些达195kg,炮膛药室的长度为3.6m,发射药分3部分,分别把50kg和75kg装在两个布袋里,其余的装在一个金属药筒里。
由于要超远程发射,火炮的内膛压和火药燃气温度非常高,达到4000个大气压和4000℃以上。在这种高温高压燃气作用下,炮膛的烧蚀非常严重,火炮身管的寿命也就是50发~60发的样子。打完50发炮弹之后,就要对炮膛进行扩孔,使炮膛内径达到240mm的新的口径,炮弹的重量相应增加50%,达到180kg,装药量增加到292kg。再下一轮要将炮膛内径扩孔到260mm,巴黎大炮的发射射角很讲究。按照弹道学原理,火炮打到45度仰角时的射程最远。但是,德国人通过试验发现,火炮仰角打到50°~60时的射程最大。原来,射角增大之后,弹丸飞行轨迹的最高点增大,当以50°射角发射120kg的炮弹时,弹丸最高点达到大气的同温层,而同温层的空气已十分稀薄,空气阻力大大降低,从而可以使弹丸飞行到更远的地方。经过186秒的飞行后,达到125km的远方,落地爆炸。这样远的射击距离,连德国人也始料不及,以至在试射时曾发生将炮弹打到荷兰境内的事件。为此,荷兰政府还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
1918年3月23日,巴黎大炮第一次轰击巴黎时,共发射21发炮弹,射弹的纵向半数命中界为3.2km,方向半数命中界为1.2km。第二天发射的21发弹,半数命中界就增大了不少。第三天发射了6发发弹,射弹偏差已相当大而不得不中止射击。当时,利用飞机来观察弹着点,利用气象观察来算定射击诸元,还考虑了地球曲率和地球自转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可见,超远程射击,还是有不少名堂的。当时,德国人共制造了9门巴黎大炮。其中,斯可达公司制造2门,克虏伯公司制造7门。在制成的9门炮中,有一门被法军的炮火击毁,一门因炮栓爆裂而无法使用,只有7门用于轰击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军的前炮兵总监布拉伊顿将军在接受外界采访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门巴黎大炮的制造费用,相当于100架中型轰炸机,像这样的大炮将来恐怕是不会再制造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