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三农 > 为什么要建生态农场?该怎么建?
为什么要建生态农场?该怎么建?
来源:北京农业
2022-06-03
149
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自202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从此生态农场的“生态”二字就不仅仅是从业者对农业理念的一种追求,而是衡量农业产业是否满足绿色发展要求的一把标尺。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公布了全国首批132家“生态农场”名单,更是为各地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样板。
厘清生态农场概念 生态农场不同于常规农场,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将生态农业技术、现代先进装备、绿色低碳理念等引入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涵盖但并不等同有机农场。其简明定义就是要在持续获得最高产量的同时,保持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这132家生态农场都是经过了推荐申报、形式审查、材料初评、现场评审、综合评议、结果公示等多环节的严格遴选,才最终产生。 有些地方的农田,由于缺少对排水的治理,那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残留的化肥农药源源不断流入河道,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物污染物就会直接影响水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生态农场来讲,这是一项必须严格控制的指标。 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首批生态农场中的一员,他们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智能化精准灌溉、田—菜—渔流失养分循环再利用工程等减少有机无机物排放,同时在生产农田内配置生态沟渠,渠内种植沉水植物以净化水质(沉水植物一般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的水生植物,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这类植物的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 水里的草有利于净化水质,稻田里的草就不太让人省心了,稻田除草是颇让人头痛的活计。使用除草剂化学除草,不是最优选择,现在提倡的是综合治理和绿色防控,比如可以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培育水稻壮苗健苗,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稻田杂草发生基数;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轮作换茬,减轻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中耕除草等技术等等。在华西都市公司的有机生产区,采用的是冬耕晒垡+分批水上灭草+零星人工除草模式,正在实验覆纸插秧除草。 不过在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也是首批生态农场之一,草又是另一种命运。 与普通大棚不同,马陆葡萄公园的葡萄藤下,青草覆盖,蜘蛛、蚯蚓随处可见——这就是“果园生草”场景。这些草是特意种植的,主要是黄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与清耕栽培相比,通过种草,不仅可以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等养分,还能改善土壤墒情,起到保湿、保肥的效果。检测表明,应用生草栽培技术后,葡萄园的土壤碱性下降,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有所提高。 土壤改良之外还有额外的好处:长草后,果园内的生物更具多样性,引来虫害的天敌,形成小范围的生态平衡。比如说,蜘蛛和食蚜蝇多了,就可以压制蚜虫。马陆葡萄是远近闻名的地理标志产品,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运用了很多生物、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除了种草营造小范围的生态平衡,还可以种蒜,大蒜含有大蒜素,具有一定驱虫作用;葡萄发芽后大棚里就挂上了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飞虱、叶蝉、斑潜蝇等。哦,还有蜗牛呢,葡萄刚发芽蜗牛就往上爬!没别的招了就下手捉,其实蜗牛喂鸡也挺不错…… 打造一批农业绿色转型的排头兵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批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就是想打造一批农业绿色转型的排头兵,为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次评价工作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兼顾其他区域,是因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更利于生态农场的培育、评价,下一步评价工作还会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他们将组织全国农业生态环保体系和行业专家,加快主体培育、做好服务指导、加强跟踪评估、开展宣传推介,推进生态农场培育工作高质量开展,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他表示,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在生产实践中有效推行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重要抓手。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生态农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生态农场建设都做出了专门部署。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孙法军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解决土壤变“瘦”、变“薄”、变“硬”等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既保供给又保生态,既吃得饱又吃得好,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措施落地,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功能,在源头上降低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在末端上高效回收利用农业农村废弃物,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 孙法军表示,下一步科教司将成立生态农场专家指导组,设在生态总站,负责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推广,总结遴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指导各省开展规划方案编制、扶持政策创设、生产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价。同时要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生态农场协同推进机制,推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生态补偿等扶持政策在生态农场落实落地。 他还强调,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联合攻关,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等支撑力量,抓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设施装备;加强生态农业技术集成推广,推进单项技术、产品、设备集成配套熟化,形成一批适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全链条综合解决方案。生态农场要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台账,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全过程情况,作为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在下一步的生态农场建设方面已经有了详细谋划,具体概括为“四个一”—— 一是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自愿申报,通过专家评估、现场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遴选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引导入选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使生态农场成为落实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排头兵、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头羊、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典型样板。 二是推广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包括耕地保护、地力提升、污染修复等产地保育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投入品减量技术;生态田埂、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等田园生态系统建设技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地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产品清洁加工、节能贮存、低碳运输等绿色收储运技术;健全完善生态农场技术规范,形成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 三是探索一套生态农业扶持政策: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深松整地为重点的地力补偿政策;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减排降污、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为重点的环境补偿政策;以稻田甲烷、农用地氧化亚氮、动物胃肠道甲烷、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减少排放为重点的低碳补偿政策;技术优先推广、专家优先服务、金融优先支持、用地优先保障、产品优质优价等配套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 四是构建一套生态农业监测体系:督促生态农场建立台账,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全过程情况,以作为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及时对生态农场的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台账进行核查;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等进行采样检测;对投入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强生态农场跟踪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来源:农民日报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兰花草(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