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接到个电话,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放假到重庆来玩,朋友现在在外地某家知名公司做着行政人事管理的工作,几年前他曾在某城市某4S店卖车,我们也是那时认识的。难得一聚,我们相约在重庆南山小聚一起喝酒吃火锅。
那天晚上南山的风景格外美,通红的灯笼挂满了山间,火锅店就藏在那灯火辉煌绿树环绕的山中,酒酣耳热之际,朋友聊起了他几年前在4S店卖车的那些事,朋友是个健谈的人,但也是很务实的人,说话比较客观,不是那种满口跑火车的人,以下是他自述的事,大家当看故事吧。
我卖车卖了3年多吧,那是我的第二份工作,车是中日合资品牌,市面上还是比较畅销的品牌,坦白地说,那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业绩压力大,工作量也大,还经常加班熬夜,那时不是因为买了房按揭压力大,我是干不了那么久的,但是卖车也赚钱,只要你努力,加上运气好时,万二八千一个月还是容易,时运不好时,那就很惨了,可能一个月除去罚款拿几十块钱也是有可能的。
我卖出去的第三辆车是个越野车,当时买车的是个中年男人,那人特别精明,整个城市同品牌的4S店,他都去杀过价,到我们这里,听他说是第九家店了,但是迫于每个月必须要销售10台车的个人业绩压力,再加上那个月店里冲量完成厂家的业绩指标,我们经理给出了与客户心理价位相差不远的价格,客户大概率是要下单了,为了扳回一局,我努力的给他推荐了汽车的各种装饰用品,汽车贴膜、座套、脚垫、全车360°可视倒车、发动机下护板、底盘装甲(其实就是喷一层材料防锈)等。。。
不要被这些高大上的名字吓到,其实都是些常用的简单物品,我们平时加班培训各种销售话术,都是为了让客户花钱买装饰,买保险,买延保,买一大堆也许并不实用的东西,但是我们装饰提成高啊,贴膜成本几十块加上百来块工时费,最多不超过300,卖三五千都很正常,大部分配件装饰根本不存在什么原厂一说,汽车零部件还不是供应商供应的,更何况为了利润,一般都是4S店在汽车零部件商家那里采购的,哪个品牌利润高就采购哪里的,汽车装饰用品更是各种牌子的都有。
话说我那第三辆车的客户,最后只花了2000块买了一些基本装饰用品,其实买车时也有“送”给客户的,在价格还有空间的时候我们确实是“送的”,只是只有我和财务知道,开单子的时候我是把高卖出的溢价都开成了装饰,这样溢价部分我也是有提层的,所以不要相信什么赠送,那都是你掏钱买的,本来事情还算顺利,直到第二天提车时,客户还在来的路上,我去检查新车时,发现一个车轮胎被扎了一个很大的螺丝钉,没有经验的我慌了神,马上跑去找领导。
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几年的经理,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慌神,他说,现在换来不及了,也不能补胎,补的话客户发现了要被追责赔偿,他便和售后维修部经理商量了下,当即决定再打一颗钉子进去堵住气口,新车轮胎表面的胎毛尚在,停车时我们故意把钉子钉住的地方贴在了地面,加上胎毛的掩盖,如果客户不把车用升降机调起来肯定是看不到的。
那男人提车时,还是很谨慎的,只是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车身外观和发动机机油等检查上,当他眼睛看向轮胎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他只是随意看了一眼,然后很快,办好手续,客户愉快的把车开走了,等他走远了,我和经理才松了口气,只要新车一旦开出去,就再也跟我无关了,更何况是轮胎这种易损件扎钉子的事。
但是,那晚我却失眠了,第一次干这种事,我内心还是很愧疚的,要是客户开车出事了该怎么办,事后我怕客户投诉,经理让我连报给厂家的客户电话等信息都更改了(怕厂家回访客户时投诉),几天后,我偶然看到一个新闻,一辆白色越野车高速上爆胎翻车,全家5口人无一幸免遇难,我当时恍然一看正是我卖的那个品牌的汽车,和我客户买的那辆车简直一模一样,我当时就吓傻了,还好再一看是离我们十万八千里里外其他城市的事,还好虚惊一场,但这件事困扰了了我很多年。
也许是良心不安吧,后期我经常询问那个客户的用车情况,客户那边也一直没什么异常。事已久远,但这件事却像那颗扎在轮胎里的螺丝钉,它一直扎在我的心上,让我觉得良心隐隐作痛,后来我就改行了,换了工作。
在4S店还有很多给客户挖坑下套的事,当让客户选择A或B时,无论你怎么选,都是坑,后期会整理下朋友讲述的4S店买车避坑指南,如果动了谁的蛋糕,想骂就骂吧,如果你们做的够好,消费者也无需绞尽脑汁去避坑。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