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张璇子
刚刚过去的春节档,电视剧《狂飙》飙出了一股舆论旋风,至今热度不减。最近,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近日发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更是上演了又一场舆论“狂飙”。
那么,这个能做市场分析、投资数据,能写论文、创作诗歌小说,能聊天,能使用与人类高度接近的语言进行互动的聊天工具,是否真的像部分网友所说的那样,部分内容创作职业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业内专家指出,对于ChatGPT,既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过分贬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交互技术仍处于中试阶段。ChatGPT还没有商业可落地的价值。
【爆火】
引发舆论狂欢
可以是学霸,可以是专家,可以是无话不谈的伴侣,可以是诗人,可以写论文,可以吟诗作赋。ChatGPT之所以爆火,也与广大网友将其人格化有关。
国内有用户用ChatGPT续写《红楼梦》后40回大纲。对于ChatGPT给出的答案,该用户的评价是“中规中矩”。虽然和原著结局相差甚远,但至少能与前八十回联系起来。
有媒体报道称,已有学生使用ChatGPT做作业或者写论文。通过一些用户的使用测试,ChatGPT不仅可以用多种语言编写代码,还可以为用户修改程序中的BUG(漏洞)。
媒体也成为了这场狂欢中的一员。不止一家媒体发表了新闻,用“ChatGPT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刷了一波存在感。
更有媒体就诗歌/小说创作、版权、伦理等问题采访了ChatGPT,并且让ChatGPT模仿杜甫写了一首诗:“重阳节,成都繁华,锦绣城市,灯火通明。城中人来往,赏菊花红,饮酒唱歌,欢度佳节……”
如此不伦不类、不今不古的诗,很难让人看出杜甫的风格。ChatGPT也建议说,“如果想要体现出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可以寻求真正的诗人或者作家的作品”。
【业界】
中国版即将完成内测
之所以ChatGPT看上去更加智能和高级,是因为ChatGPT包含了更多的主题数据,能处理更多小众主题。能力范围可覆盖回答问题、撰写文章、文本摘要以及语言翻译等任务。
同时,ChatGPT嵌入了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人工监督微调,具备了理解上下文、连贯性等诸多先进特征,解锁出了更多的海量应用场景。而对于敏感信息,ChatGPT也会予以屏蔽,对于不能回答的内容,也能给予相关建议。
那么,摈去纷扰的声音,不少网友追问道,近期爆火的ChatGPT,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它是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是通过技术创新,把海量的网络资源、书籍知识以及程序代码进行整合关联,最终生成出的AI结果。
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后的5天时间里,ChatGPT就收获了100万用户;推出仅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便成功过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目前,微软已正式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微软产品将全线接入ChatGPT,包括Office全家桶、Edge浏览器等。Google公司也不甘示弱,对外宣布称,将推出一个名为“Bard”的应用,和ChatGPT进行竞争。
ChatGPT的爆火,也引发国内民众对于“中国版ChatGPT”的呼声。2月7日,百度官宣开发类似ChatGPT的项目,并将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Bot,并将在3月份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
【本质】
人机智能交互
ChatGPT“丰富、强大的功能”,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认为AI将会取代一些人的工作,人工智能未来甚至会统治世界。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闫润强说,本质上来说,ChatGPT就是交互机器人。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一楼展示大厅屏幕上的“AI 虚拟人”,在进行新闻播报的时候,也同样语速适中,停顿自如,并能在普通话、俄语、法语、英语等多语种中流畅切换。在播放的同时,虚拟人的嘴唇动作,还能契合所播报语音的口型。
据悉,这个虚拟人,运用了科大讯飞最新的虚拟形象构建技术,结合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知识图谱、图像处理、机器翻译、形象驱动等多项AI核心技术。她拥有人的外观、人的行为,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
另外,她还拥有人的思想,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金融客服、政企服务等行业场景。
业内人士说,关于人工智能交互技术,中外的侧重点不同。国外主要是做噱头,中国则是考虑将技术运用到产业之中。
【观点】
人类情感不可替代
“对于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过分贬低。”闫润强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海量的知识储备让AI看起来比人类更“聪明”,但AI是通过数据模仿人类,并不是超越人类。
目前,在语言理解方面,人工智能只是发展到6岁至8岁孩子的水平,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和人类交流。他说,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通过解剖学、生理认知等方面认识脑结构。未来人工智能则是模仿人类,但并不能替代人类。
AI拥有全世界的知识却不能替代老师;可以轻易诊断任何疾病却不能替代医生;了解所有成长的秘密却不能替代母亲;可以作诗,但只能做到“信、达”,无法达到“雅”的程度。情感和创造力,是人工智能所欠缺的。
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应用到医疗领域,做专属医生;应用到法律领域,做私人律师。还可以做智能理财专家,陪伴型保姆机器人等。“将来大家要习惯人工智能的存在,接受人工智能的帮助。”闫润强说。
【价值】
仍处中试阶段
无独有偶,如今遇冷的人工智能项目——自动驾驶技术,曾经也引发了舆论的震动。
这本是汽车发明以来的颠覆性创新技术,但因人工智能技术水平限制,自动驾驶汽车核心技术不成熟。这也导致自动驾驶技术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无法真正代替人类驾车。闫润强称,自动驾驶技术离实际应用还差得远,仍需要发展。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启动裁员计划。2022年6月29日,特斯拉裁掉了其自动驾驶(Autopilot)团队的数百名员工。2022年11月18日,自动驾驶配送公司Nuro宣布裁员20%。2022年12月21日,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在CEO被董事会开除后宣布将裁员约25%。对此,美国数据分析公司Crunch-base直言,目前自动驾驶独角兽公司们全都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目前仍处于中试阶段。Chat-GPT目前还没有商业可落地的价值。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并不比国外的差。
需要了解的是,人工智能不仅需要巨大的投入,还需要庞大的用户数据基础,只有互联网巨头才有能力生产产品。国外是微软、谷歌、亚马逊,国内则是百度、腾讯、阿里、华为、讯飞等互联网巨头最有潜力。
根据业内分析,相比国外巨头,国内巨头正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工智能赛道上,中国企业也将异军突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