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李京亚
界面新闻编辑 |
“OpenAI会在2024年底破产”可能真如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所言,属于不必理会的无稽之谈。
近日,印度媒体Analytics India Magazine披露,尽管OpenAI努力通过GPT-3.5和GPT-4等产品创收,但其收入来源不足以支付费用,ChatGPT每天的运行成本为70万美元左右,还不包括其产品阵容中的其他AI产品。该媒体还报道称,整个2022年,OpenAI亏损已达到5.4亿美元,且随着后续GPT-5开发等相关工作的进行,亏损还会持续扩大。于是印媒推论,OpenAI可能会在2024年底破产。
这篇报道随后引发不小的波澜,但事实真相可能并不如印媒所述的这般惨烈。
8月30日,The information报道称,OpenAI内部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营收超过10亿美元,以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和计算能力的方式达成。这个数字远超OpenAI此前与股东分享的收入预期,其意味着OpenAI每月的收入超过8000万美元。要知道,在OpenAI开启ChatGPT收费模式之前,这家公司的年营收仅为2800万美元。
此前,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曾称,OpenAI在2023年预计实现2亿美元的年收入,并在2024年达到10亿美元的目标。
作为大模型世界的领跑人,OpenAI的业务模式影响了所有大模型公司的投入和企业对AI的开支。随着用户快速涌入,今年开始,OpenAI迅速走上ChatGPT货币化道路,于2月推出了ChatGPT Plus订阅计划,起价为每月20美元。5月,OpenAI全面开放了GPT-4第三方插件功能(plugins),这些功能仅向Plus用户开放,进一步促进了用户付费。
盈利就需要找到提升付费率的方式。随着6月用户数越过峰值后出现下滑,OpenAI开始将经营思路从C端转向B端。
8月29日,OpenAI发布了功能完全对标Bing Chat的企业版ChatGPT,专注为大型企业服务。企业版提供对高优先级的GPT-4无限制访问,推理速度相比C端版本提高了两倍,并将上下文窗口扩展4倍,达到3.2万Tokens(文本中的一个最小单位),同时提供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并彻底解决了合规层面的用户隐私安全问题。
对比大模型B端和C端场景,B端场景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更高,算力成本更低,商业模式更为高效。也因此,OpenAI会将B端视为探索应用货币化的主要模式。不过,OpenAI并没有透露企业版ChatGPT定价,而是声称价格将取决于每家公司的使用情况和用例。
方正证券在7月21日的报告中分析指出,OpenAI盈利总逻辑是提高GPT-4付费比例,降低GPT-3.5成本,后者是OpenAI最主要的成本来源。在GPT-3.5成本压缩的情况下,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35%,月活付费率突破12%,或能实现盈亏平衡。对于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模型,若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以微软年初为OpenAI注入的100亿美元资金计算,方正证券作出敏感性假设:如果在6000万DAU(日活跃用户量)、付费率逐月提升0.25%的条件下,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总体算力成本100亿美金或许可以亏到2026年1月。同等条件下,如果付费率逐月提升至0.5%,可能在2025年11月转亏为盈。
据data.ai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9日,ChatGPT iOS端上线首月的日活付费率约为4.36%。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人数众多的研究团队,OpenAI并没有组建一支完整的销售队伍。浏览LinkedIn可以发现,OpenAI目前只有零星几位销售主管和市场推广人员,不到十名客户工程师以及一个客户主管职位,这家公司的整体思路仍处于利用ChatGPT的人气打磨产品的阶段。
另据SignHouse统计,OpenAI员工总数2019年在100人左右,到2023年1月增长到375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