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苹果 Vision Pro 和 GPT-4,开启了「智力盈余」时代
苹果 Vision Pro 和 GPT-4,开启了「智力盈余」时代
来源:爱范儿
2023-06-25
210
管理

2023 年已经接近过半,但是还没有什么人说这一年是「XX 元年」,毕竟我们在乐观时代的乐观情绪鼓动下,已经把「AI 元年」,「VR 元年」,「元宇宙元年」,以及区块链,Web3 等等技术的元年分配出去了。

与之相反,2023 年早已不属于乐观时代,那种火热的乐观情绪正在变得异常谨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OPEN AI 目前的估值还不到 300 亿美元,要是在四五年前,它的估值很可能翻倍甚至更多。

当然,这一年注定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智能手机行业彻底进入了下行通道,曾经被认为是出货量下滑主因的疫情因素剔除之后,大家只能面对严酷的现实:大家对智能手机已经意兴阑珊了。再比如阿里云开启史上最大规模降价,随后腾讯云也跟进。还有比如高通展示了在 Android 手机上本地运行的 Stable Diffusion(一种开源 AI 绘图工具)。或者是一些和互联网关系不大的,比如大家对于可控核聚变突然信心充足起来了......

当然,以世界之广阔,一年之悠长,类似的新闻年年有之,只看这些,2023 年又类似于万历十五年那样,不过是历史上平平淡淡的一年。

但如果时间维度拉长,我们回看 2023 年的时候,一定有两款产品在历史维度上留名:已经发布的GPT-4,和刚刚发布的苹果 Vision Pro 头显。

2023 不是任何「元年」,但因为 GPT-4 和苹果 Vision Pro 成为极为重要的一年。

智力

实际上,GPT-4 是一个统称:可以取代部分脑力工作的 AI 工具。

比如,微软 Office Copilot,原本需要学习很久的 Excel 公式才可以实现的数据分析,如今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做到;原本需要一整天制作的 PPT,现在还是一句话的事儿。

始作俑者 OPEN AI 自己也发布了报告,列举了不少最容易被 ChatGPT 影响的职业,其中有不少曾经被认为是白领甚至是金领的职业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这个风险不在以后,就在现在。

前不久好莱坞编剧行业正在进行大罢工,除了抗议待遇过低,NetFlix 等雇佣方压榨劳力之外,矛盾点还集中在 AI 创作上,这批编剧的集体诉求是「禁止使用 AI 撰写文学材料;禁止将其作为原始材料;禁止使用作家们创作的材料训练 AI。」

但是,代表雇佣方利益的 AMPTP(美国影视制片人联盟)主席却表示:

编剧能有一份短期工作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言下之意大概是,以后或许连短期工作都找不到了。

这就是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从雇佣方的角度来看,ChatGPT 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人力成本降低,是巨大的机遇,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互联网行业的老板热衷于转发各种 AI 进展到朋友圈的底层原因,他们坚信并且希望 AI 能够降本增效。

正如经济学家 Tyler Cowen 在《平均的终结》所表述的,哪个行业的就业人数更多,颠覆这个工种就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被雇佣的打工人自然是另外的想法,降本增效,降本靠裁员,增效靠压榨,横竖逃不脱悲惨的命运。

▲ 数量众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为全新交互提供了基础

那么,苹果 Vision Pro 头显在交互上做了什么呢?

我们操控电脑,需要键盘和鼠标;我们操控智能手机,需要触摸屏幕,总有一个东西作为「介质」来连接设备和人,而在苹果 Vision Pro 头显上,我们几乎不需要这种「介质」了,手势、眼球和嘴巴就成了主要的交互工具:

手势:代表将要执行的动作眼球:代表注意力的方向嘴巴:代表繁重的内容输入

键鼠之所以精确,是因为我们点击 F 键,它不会被识别为 G 键,但触控屏偶有误触的现象,针对误触,很多输入法又推出了「智能纠错」,在我们打出类似于「zjihui」的时候,智能纠正为「zhihui」,这就是设备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对于苹果 Vision Pro 头显而言,它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判断」:用户这个手势代表什么,眼球看向哪里,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的针对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更年轻,更高学历和更高收入的人,使用 ChatGPT 更多。

我们没法准确预测,这群对 AI 持更开放态度的人,未来会因为 AI 变成什么样,但是「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确实无处不在的。

放宽到城市维度,城市核心地产的价格涨幅,往往大于郊区;城市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水平也往往大于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增长的成果大部分被收入前 10% 的群体获得,当然,这个群体也会被城市增长的快节奏所裹挟,回到前面说的:工作如风,常伴吾身。

如果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增加一个地理纬度的话,那几乎可以肯定,位于加州湾区或者纽约的人,相比于五大湖地区铁锈带的人,更乐于使用 ChatGPT。

类似的认知领先在过往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在 2013 年左右成为第一批网约车司机,因为平台竞争和补贴等优惠政策,月入两三万很简单。现在的情况是,长沙三亚等多地交管部门发布预警,称当地网约车司机数量趋于饱和,不宜作为职业选择。

因为 ChatGPT 等 AI 工具有非常明显的「傻逼牛逼二象性」,这使得很多人对它们的认知并不清晰。

一家公司里面,最善于驱使他人智力的,一般是老板和主管,这种地位和分工,亦可能形成认知上的领先,比如每次当我对 AI 工具将信将疑,使用几次发现不过尔尔的时候,我的老板就会用亲身经历和实践以及结果告诉我:如果 AI 工具没给到你要的东西,不是它不行,而是你问得不对或者不够。

当我思考,为什么他总是可以从 AI 那里获得他想要的结果时,得到的答案有两点,一是他对 AI 的智力和知识有信心;二是他有丰富驱使其他智力的经验。

对于大多数贡献自己智力和体力的人来说,选择、驱使和利用其他智力,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在以 BAT 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较为成功的员工可能是既聪明又勤奋的,最为成功的员工往往是再叠加一个「善于利用公司各种资源」的要素,这种资源往往就包括智力。

这种不平均自古有之,现代汽车功率大小所采用的单位「马力」源自蒸汽动力设备的出现,蒸汽机改良者瓦特测定一匹马一个小时可以转动磨坊转盘 144 圈,折算为一匹马每秒能够把 75 千克的水提高 1 米,即字面上的意思:一匹马的力量。

显然步行时候,人的力量是远不如马的,但古人达官贵人的马车有三四匹马牵引,还有时候,人是贡献马力的,比如给达官贵人抬轿的时候。

▲ 特斯拉 Model S

而现在最新的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则能够瞬间爆发出 1000 马力的功率,这在古代是上千骑兵才有的力量,但现在一辆轿车就仅为 1-5 人服务而已。

美国学者和咨询顾问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认为,互联网的产生和勃兴,源自于人类的认知盈余和分享精神。因为对这本书观点的认可,马化腾还给这本书得中文版进行作序,他认为「认知盈余」概念是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得以发展的时代红利,Facebook、Twitter、维基百科和微博都是基于此。

实际上,UGC (用户贡献内容)和 PGC(专业用户贡献内容)的概念和「认知盈余」一脉相承,当这一波 AI 浪潮冠以 AIGC 之名的时候,实际上印证的是 AI 能够贡献的「智力盈余」几乎是无限的。

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无限的「外部智力」。

对于这种新工具的认知差异,比自己步行和开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差异还要大得多,前者使用的不过是 0.1 马力不到,而后者能用到 1000 马力,前者的行进速度大概是 5KM/h,而后者可以达到 320KM/h。

在这一波 AI 浪潮中,受益最大的是英伟达,它的市值前不久一度超过了 1 万亿美元,成为首家市值超万亿的芯片公司,无论是 PC 浪潮中的英特尔,还是智能手机浪潮中的高通都未能达到这一成就。

▲ 英伟达创始人&CEO 黄仁勋

前不久英伟达创始人&CEO 黄仁勋在台大进行了演讲,在结尾,他是这么说的:

无论是什么,像我们一样全力以赴去追求它,跑吧!不要慢慢走。

不论是为了食物而奔跑,或不被他人当做食物而奔跑。你往往无法知道自己正处在哪一种情况,但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奔跑。

六七年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些 AI 领域创业者预言未来的人类借助外脑、外骨骼甚至机械植入和脑机接口,将会在智力和体力上产生巨大的差异,差异大到是物种和物种的差别。生物学上原教旨主义上的人类,或许迎来了终结。

▲ 近一期的《时代》封面

当时觉得不过是科幻场景,现在看来,ChatGPT 和智能头显的结合,已经趋近于外脑的雏形了。

没有发令枪,但竞速早已经开始,现在的情况是跑在最前面的人开始对拥挤在起跑线上的人开始大喊:快跑啊,不跑会被吃掉!

与我们在大学演讲惯常见到的「有人年少成名,有人大器晚成,不必急躁,做你自己」之类的鸡汤不同,黄仁勋的勉励近乎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观点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认为,反应敏捷的企业将利用 AI 技术提升竞争力,而未能善用 AI 的企业将面临衰退。AI 将改变每一种工作,一些工作将会被淘汰,每个组织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利用 AI 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 AI 从业者在高喊「平均已经终结」,人和人,组织和组织,会因为 AI 变得更不平均。

还是以汽车为例子,汽车不光是一种「体力盈余」的象征,拥有 1000 匹马的力量,也会因为算力(英伟达 Thor 自动驾驶芯片拥有 2000 TFLOPS 算力)、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组合,远超人眼的感知能力)和算法以及大模型也能产生「智力盈余」,有智能驾驶和没智能驾驶的汽车,已经是两类产品。

手握方向盘的驾驶行为必将成为历史,就像我现在一个字一个字敲击键盘打出这篇文章的行为一样。

如果你认为人可以被分为「走路的人,自己开车的人,用自动驾驶到终点的人」,那么,人和「AI 智力」的关系,也将成为区分人群的关键。

ChatGPT 和苹果 Vision Pro 头显已经开启了「智力盈余」的时代,你可以不必拥有 Vision Pro,但必须拥有 Vision。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冷冷的太阳(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