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打开ChatGPT | 国内科技企业还能赶潮吗?小冰李笛:与OpenAI的差距不在于技术壁垒
打开ChatGPT | 国内科技企业还能赶潮吗?小冰李笛:与OpenAI的差距不在于技术壁垒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8-19
210
管理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当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2016年击败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发人工智能热议时,人们似乎还可以作壁上观;而随着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出圈,几乎席卷到各个行业,生成式AI带来的新范式已经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惊喜与危机。目前,BAT、三六零、科大讯飞、奇安信、水滴公司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均已开始了对ChatGPT类似产品的开发或应用探索。

从技术上看,ChatGPT和此前AI应用的技术有何不同?国内科技企业又该应该如何正确赶潮?2月10日,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思想下的一次产品化尝试。对于本土科技企业而言,他认为,OpenAI在ChatGPT上取得的成绩并非源于“技术壁垒”,仅存在“时间壁垒”,“国内同行对大模型使用已经做过很多产品和尝试,我相信其绝不会止于一个ChatGPT”。

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

谈ChatGPT:

并非技术本身

只是大模型下的一个产物

ChatGPT的出现像开辟了一片新大陆:无论闲聊、写代码,还是撰写文案、论文,甚至还可以用于高度专业的辅助医学诊断,各行各业试用的热情被点燃。从普通人到业内专家,不少人都表示对于ChatGPT在内容产业的表现感到相当“惊艳”。

在李笛看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证明了在制造业之后,内容产业也有望进入一个人机协同的新时代。现阶段,其已经能在“帮助用户生成初稿内容,提供启发和灵感,以及娱乐休闲”三个方面提供价值。

和业界所认为的“ChatGPT具有颠覆性”观点不同,李笛认为,ChatGPT不会对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他解释到,ChatGPT不是技术本身,也不是开创了某种技术流派,而只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这种思想下的一个产物、一次产品化的尝试。

在当前时点,搜索引擎市场成为ChatGPT商业化的首个燃爆点。微软宣布新的Edge浏览器和必应搜索引擎将集成ChatGPT 3.5升级版,可随意切换聊天模式,并且显示出回复内容引用的链接出处。谷歌也紧随其后展示了“ChatGPT同款”搜索引擎Bard。

不过李笛并不看好ChatGPT在搜索场景上的表现。“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是准确性,这恰恰是ChatGPT最大的软肋。”他预测,ChatGPT不会取代搜索引擎,只是成为其很好的补充。比如,搜索引擎提供知识或信息,ChatGPT将信息用具有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用户得到启发。

谈大模型:

帮助打破AI领域瓶颈

大规模商用还有距离

从技术路径来看,ChatGPT的成功意味着大模型的发展成熟。在业内人士看来,ChatGPT的成功证明了以海量大数据和超大参数为基础的大模型方案在发展通用型人工智能方案上是可行的,而之前工业、学术界对这个路径一直比较质疑。

李笛表示,ChatGPT最大的特点其实不是ChatGPT本身,而是大模型。“行业里大概每隔几年就会遇到一个瓶颈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去弄了,机器学习曾经非常蓬勃地发展过,然后就进入到瓶颈。”在他看来,此前人工智能行业很多技术领域已进入到瓶颈阶段,大模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瓶颈,使得很多创新将在未来几年纷纷出现。

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技术方向。李笛进一步认为,ChatGPT本身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是使行业意识到了该如何突破原来的天花板。他建议,过去使用机器学习等常规技术理念的企业,或许可以加入一部分大模型的思想,看能否解决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

不过,任何技术突破从找到方向到完全普及都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大模型为例,行业如今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哪个场景应该用哪种大模型,而是在数据压缩好后,如何从中更好地提炼数据。“这个过程还有许多方法没有尝试,应用普遍还停留在‘试用’阶段,距离真正大规模商用还有很多事情要调整。”李笛说。

此前,有观点认为,OpenAI在大模型的理念和技术上,领先国内2年左右,但在李笛看来,所谓的差距主要在于研发者的专注度、投入度上。OpenAI是用工匠精神去磨,所以有一定“时间壁垒”,但和“技术壁垒”是两回事。

谈及BAT、三六零、科大讯飞、奇安信等在内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对ChatGPT类似产品的开发或应用探索,李笛表示,国内的科技公司已使用大模型做了很多产品和尝试,海内外不存在技术壁垒的问题。“具体到ChatGPT这个产品上,同类产品当然可以做,但绝不仅仅会止于一个ChatGPT。”

谈AI趋势:

内容产业遭受冲击

正进入人机协同时代

当前,ChatGPT所引发的新一轮AI革命,让人们意识到,以前以生物识别基础上的相对简单响应、决策型人工智能,已演变成自生成式人工智能,其在内容创作上的效率提升,和创意供给为内容生产行业带来又一次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内已有媒体开始在这一领域布局,要求采编部门使用ChatGPT。在此之前,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也在前段时间宣布计划让 ChatGPT “上岗”。

李笛认为,内容产业本身已经是一个成熟产业,尽管它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在大体上已经符合人们的需求。而人工智能就像一个“冲击者”,将会改变现有格局,内容产业从业者需要在这个新情况下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在此之前,小到智慧养猪、智能工厂,大到智慧道路、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深度进入的几乎都是重复性高、且相对繁琐单一的工作,对于需要创意创新的内容产业,其往往很难涉足。直到ChatGPT及相关生成式AI产品引发关注,行业才注意到,在制造业之后,内容产业正在进入一个人机协同的新时代。

“比照制造业的先例,可以看到巨大的机遇就蕴藏于新的协作模式中。”在李笛看来,对企业而言,新模式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将改变内容产业从前的生态,促进新的生态链形成;对个人而言,也不需要用恐慌视角去看待生成式AI,因为替代人并不是新技术的合理发展方向,也无法解决端到端内容质量的固有技术问题。“人类创作者还是应当把它视为解放自己创意的新手段或工具,接下来内容产业的发展动力,会主要依靠技术推动,看技术带创作者走到哪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赶海的老阿姨(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