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王新月)随着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火爆全球,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和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2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大多数先免费试用,一旦免费次数用尽就开始收取费用。而且,不少产品并不智能,会“答非所问”。这类山寨ChatGPT是否违规?花钱买问答的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
△免费体验次数用完后,显示需获取更多次数
记者以“ChatGPT”为关键词在微信上搜索,没有发现以“ChatGPT”为名的公众号,不过有一些公众号名称带有“Chat”“AI”等词汇。比如公众号“超级AI问答”,在2023年2月注册,名称曾从“GPT Chat AI”变更为“超级AI问答”。关注后,直接出现“问答入口”,称自己是“超强人工智能ChatGPT”。5次体验问答结束后,就需要收费,20次问答9.9元,每日50次对话可使用一周要99元。
随后,记者又体验了一些类似的人工智能的问答工具,大多都是有次数限制,体验次数用完后,需要观看视频获取或者是联系客服购买次数或者会员。比如,在体验“AI智能问答”小程序时,程序提示,由于付费原因,每天总共10次免费问答机会。超出10次就需要付费。不过在记者提问时,这个“智能”却显得“智商不够”。提问“请推荐几个春天出游的地方”,小程序忽略问题,直接显示“当前用户量大,稍后再试!”有的小程序甚至没有提供免费体验服务,就显示“账户余额不足”。
互联网行业专家韩磊告诉记者,ChatGPT是不可能由某个所谓的“程序高手”,或者某某山寨团队给山寨、破解出来的。换句话说,目前国内所有号称自己是“国内ChatGPT”的小程序,基本都是假的。韩磊说,ChatGPT是一个预训练语言模型,每次训练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算力。比如GPT-3(ChatGPT的一个版本)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而更高阶版本由于其涉及的参数更为庞大,所以费用更贵,可能需要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间。
△山寨ChatGPT未能回复问题内容
省消保委:
山寨ChatGPT若构成欺诈,商家需要“退一赔三”
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方网站查询发现,ChatGPT图标已经由美国OpenAI公司在中国申请注册了专属商标,专用权期限为2022年8月7日至2032年8月6日。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益律师团团长钱宙表示,部分“山寨”ChatGPT的头像使用该标识,可能涉及商标侵权。不过,记者也注意到,除了ChatGPT图标,不少企业还会在公众号、小程序上使用包含“Chat”或“GPT”或“ChatGPT”等字样。钱宙认为,目前,ChatGPT不属于国内的注册商标,因此上述操作不会构成商标侵权。但不侵害商标权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违法,如果这些公众号小程序宣传使用过程中刻意突出使用ChatGPT、误导用户认为与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的ChatGPT有特定性关联,使消费者产生混淆误认;或借其名义引流,属于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甚至涉嫌“知假售价”,构成欺诈。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上述行为涉嫌假冒伪劣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因此,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构成欺诈的,可以适用“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条款。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如果要尝试新型消费产品,一定要选择官方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或服务,警惕假冒伪劣。互联网交易,不随意点击小程序、广告中的付款链接,尽量选择使用熟悉、有保障的渠道,进行充值支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