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内部,去年其更新了研究组合,新增了人类和人工智能交互协作、RISC-V敏捷开发研究等。
目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八大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智能与视觉合成、人类和人工智能交互协作、未来服务器、智能边缘、神经拟态计算、机密计算、独特IP(知识产权)&平台、RISC-V。
宋继强表示,相对于其他机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坚持走双轮驱动的技术研发战略,既要创新领域探索,也要规模化商业化导向,希望这些技术方案未来能够导向到产品化、大规模商用。而且,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与国内地方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起来研究科技创新,构造一个大的、在中国本地可以很好地运行的合作创新链条。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点运算次数),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在全球算力分布中占比26%。近5年,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据IDC预测,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随着ChatGPT热潮引发中国日益增长的 AI 算力需求,英特尔正在提前联合布局未来技术,本土驱动半导体创新。
此外,宋继强对钛媒体App表示,英特尔内部非常关注数字人技术应用,基于算力,英特尔可能会偏向于三维的超逼真效果数字人研究。他还再次强调持续支持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研发,尤其在软件、IP核层面做技术积累。“不论在设备端还是边缘端,若市场的需求量很大,英特尔便可以通过代工业务进入这一领域。”
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英特尔研发投入达到175.28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的27.8%,远高于苹果(2022年研发支出77.09亿美元)、英伟达(73.39亿美元)等硅谷科技巨头,是美国科技企业里面研发支出最高的公司之一。(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