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健身 > 到底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调查1500名老人,研究给出答案
到底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调查1500名老人,研究给出答案
来源:39健康网
2022-09-24
244
管理
“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 夜幕降临,下班路上,经过街边广场,耳边总能响起这首网络神曲。往广场一瞅,果不其然,大妈又在跳舞了。 简单的动作、僵硬的表情、笨拙的舞姿,虽然油滑搞笑,但却令人不得不赞叹中国大妈这种生生不息的活力,让人觉得亲切又可爱。 走至村口,另一番景象映入眼帘。榕树底下,十几位大爷围坐一团,其中一人坐镇“楚河”,另一人严守“汉界”,他们盘腿静坐,绞尽脑汁,任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只要一声“将军”响起,天下终有定局。 广场舞与象棋,治愈了我国千千万万名退休老人的身心。汗洒广场,一股盎然之意扑面而来;而静坐下棋,似乎也能修心养性。 这不禁让我思索起来:跳广场舞的大妈,与下象棋的大爷相比,谁更长寿、更健康?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 一、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 生命在于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深刻于脑海中的金规铁律。然而,现如今,不少人却开始推崇“静养”的生活方式,觉得静养才是颐养天年的秘诀。 于是,在“生命在于啥”这个话题上,江湖上形成了两个派系,分别为“静养派”与“运动派”。运动vs静养,到底哪个好,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2020年10月,《BMJ(英国医学杂志)》一项论文中,研究者将1500余名老人纳入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为3组。 △BMJ随机对照实验。/图源:研究报告截图 第1组老人,每周做2次高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为最大心率的90%;第2组老人,每周做2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坚持50分钟,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0%;第3组为对照组,不强制做运动,只要定期检查身体即可。 经过5年的追踪,研究者通过分析三组老人的身体机能,结果发现第1组老人无论心理状态,还是生理状态,都比其他两组好,而且死亡率也最低。 △红线为高强度运动组(第1组)、蓝线为中等强度运动组(第2组)、紫线为对照组 / 图源:研究报告截图 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锻炼的重要性。由此看来,在“生命在于啥”这道辩题上,运动派暂时获胜。 二、被高估的运动!多运动就一定好吗? 这么说,“生命在于运动”才是真理?跳广场舞的大妈比下象棋的大爷更长寿? 先别急着下定论。众所周知,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颇多,如强健体格、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等。然而,世人皆知运动好,却无人晓得过度运动其实也有害! 最近,一项发表在《Cell Metabolism(细胞代谢)》上的研究显示,在短期内,正常运动对线粒体功能有好处,但过度运动则会损害线粒体功能,并诱发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是细胞的“发电站”,若其功能受损,细胞就无法获取能量;而胰岛素抵抗则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过度运动可致线粒体功能下降,并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图源:研究报告截图 此外,过度运动还会损伤人体肾脏。网上一搜,因过度运动而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案例比比皆是。 还有的人甚至会因过度运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最终导致猝死。比如,男明星高以翔,参加节目录制时,因长时间过度运动,最终诱发心源性猝死;年仅23岁的台湾模特张志轩,也因过度运动发生猝死,令人惋惜! 还有,据德国和瑞典一项涉及4.5万人的跟踪调查显示,过度运动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 原来,运动不止,生命并不会不息。生命也许在于运动,但绝对不可能在于过度运动!咱们千万不要揠苗助长,妄想通过卖命运动获得长寿。 三、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度?运动量多少才合适? 那么,怎样才算过度运动呢?一个人要达到多少的运动量,才算合适?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看心率,二看症状。 最佳运动心率,是衡量运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最佳运动心率计算方法,若运动心率超过计算的最大值,说明运动量过大。/图源:39制图 另一个运动量判断方法是看症状,当运动过程中出现以下不良主观感受时,就应警惕运动量过度:
  • 食欲下降,运动热情缺失;
  • 运动后睡眠质量差,次日感到疲劳,恢复时间长;
  • 精神萎靡,工作效率差;
  • 性欲下降
  • 身体平衡感下降,肌肉弹性减小;
  • 一段时间内出现关节疼痛、肌肉发紧僵硬等症状。
而至于做多少运动才合适,可参考去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育锻炼与久坐行为指南》:
  • 儿童与青少年(5-17岁):每天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 成年人(18-64岁):每周进行75-150分钟高强度运动,或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老年人(65岁以上):每周进行3天以上中高强度运动,但应依据自身情况调整活动程度。
  • 孕妇及产后女性:没有运动禁忌症的孕妇及产后妇女可定期锻炼,但要考虑安全因素。
  • 慢性病患者:慢病患者应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
  • 残疾人士:残疾人士可咨询专家来确定活动类型和活动量。
总的来说,生命究竟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跳广场舞的大妈,与下象棋的大爷相比,到底谁比谁更长寿?我也无法下定论。也许,根据自身情况“动静结合”,才是颐养天年的王道吧。 #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Dorthe Stensvold,et,al.Effect ofexercise training for five years on all 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theGeneration 100 study: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BMJ2020; 371doi [2]Flockhart M, Nilsson L C, Tais S, et al.Excessive exercise training caus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decreases glucose tolerance in healthy volunteers[J]. Cell Metabolism, 2021. [3]消费日报:《马拉松并非人人能跑运动过量反而伤身》2016-12-13 [4]王晓华.“运动心率”过高会伤身[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4期):26-26. [5]跑步过度有害健康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J].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5:31. [6]Bull FC, Al-Ansari SS, Biddle S,et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sedentary behaviour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0;54:1451-1462.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清水大树(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