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时隔一个半月,小S终于发声,感谢国台办帮忙澄清她不是“台独”,此外,“张钧甯案”也被低调处理。仔细看,这两案的共同点是,指其为“台独”的证据皆为钻牛角尖的“心证”,只要有“仇台”之心,就绝不乏“仇台”之证,而滤镜并没有统一规范。
这个手法,已经被绿营1450熟练操作,2016年的周子瑜事件算是他们的“得意之作”:直接对选情造成影响,给蔡英文加了选票。
尝到甜头后,1450们的操作也越来越粗糙,到了小S与张钧甯这次,甚至很难找到鼓噪源头,除了静待大陆相关单位澄清,别无他途。
小S与张钧甯接续出事,即便知道她们不是“台独”,我也没有发声,倒不是怕成为箭靶,而是不希望为此话题添柴火,这对无辜艺人非但无助,甚至火上浇油,靠这领的稿费是黑心钱。适合说公道话的,还得是大陆有关单位。
现在大陆官方呼吁“精准辨识”,小S打破沉默表态感谢,也是时机了。
跟着“台独”反“台独”
台湾名流,两边赚钱的“台独”有谁,谁又在大陆把反“台独”当生意套利?我心里自有一把尺,并不想在此点名多生事端。
在网络上,正义是廉价的,最容易被人为操弄,而跟风者不会知道,或者也无兴致追究,自己所追随的义旗,是不是敌人举起来的。在张钧甯的论文里找“台独”线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搜寻名人的论文,因此要说这是大陆民众所为,甚至官方喂料,我是不信的。
绿营自今年起,大力鼓噪“认知作战”,反串“中共代理人”事件曝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既有诱因又有利润,“台独”在敌我难辨的网络上搞反串,检举“中国台湾艺人”,一点都不难,只要情绪流量可观,就足以用最低成本进行反认知干扰。
统战的要旨是最大程度增加朋友,减少敌人。“台独”想搞反统战,反向而行即可。将影响力大的台湾艺人精准剥离出中国,最大受益者是谁?是“台独”与西方反华势力。由于语言隔阂,美日印澳还做不到这一点,也只有台湾人做得到。
一般讲统一成本,粗分为和统与武统两种成本,事实上成本结构没这么单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统一,都还得精算统一前与统一后的成本,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成本。我之所以多次呼吁,愈晚统一成本愈高,就是因为看得见的国际成本与看不见的治台成本,随便算一算也是倍数成长。而如果网民连敌我都分不清,那是在无意中也为统一增添成本。
张钧甯被炒作成“台独”后,蔡英文第一时间补刀,对于在大陆发展的艺人,绿营不会手软,而方法转为反向操作,“蔡英文挺张钧甯”这政治动作是在推张入火坑,一方面可妖魔化大陆社会的非理性,另一方面还可阻断台湾艺人在大陆发展的路,三者还能靠“反中”挽救自己的民调。一举数得,得来还全然不费功夫。
打“台独”艺人,往往朴素自认是爱国,但若认识不清,其实只是在帮助敌人给自己添堵,而那些在大陆闷声发大财的真“台独”,与造谣的1450,笑得可欢。
什么是精准辨识?3月,大陆网民揪出了一个真“台独”——华安基金培训师张惟晴——在脸书上辱华得很露骨,在大陆金融界钱赚得也不会少,这就是精准辨识。而若不是张惟晴“自曝其独”,聚光灯还照不到她身上。
但民进党有公开挺张惟晴吗?没有,因为其知名度是零,缺乏炒作价值。
猎巫不能帮了“台独”的忙
众所周知,美国种族歧视的问题非常严重,但现在隐藏在社会的“反歧视暴力”也不遑多让,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最近一篇文章“新清教徒”批判了这个现象。现在美国社会有许多人其实没有种族歧视,但因言行举止不符合高标的“反歧视”规格,因而被猎巫,失去了工作,甚至家人、朋友。
何谓“种族歧视”?在美国并没有统一的滤镜规范,只有含糊不清的群体共识,而且还是随时变动,随意变动的默契。例如,5年前连非裔族群都觉得无伤大雅的种族幽默,现在是政治不正确,即便没有触法,一样遭到道德猎巫,众皆曰可杀,轻者被迫悔过,重者遭到解职。
大部分遭猎巫者的罪名是“措辞不佳”,然后遭到断章取义地放大,曲解,妖魔化。即便在大学学堂上教授企图辨明“歧视”的教学用意,也会被扭曲成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者,而被禁止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检举人不乏当事者的竞争对手,种族歧视不过是斗争工具。
“新清教徒”使用自由主义工具批判这种“新清教徒”歪风,呈现美国在所谓进步思潮上的矛盾与断裂。然而,这实在不是新鲜事儿,施加多大的作用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只是有时反作用力来得较为迟缓,有时来得迅猛。
在社群媒体的时代,似乎一切都来得迅猛,无论意识形态为何,全世界的政府都已对此感到棘手。大陆内部正在批判“流量为王”的乱象,其实就是在尝试管理利益导向的社会情绪与各种情结。
中国社会没有理由变成一个清教徒社会,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应付各种差异现象所标榜的方法是“平衡”,所需要警惕的是在平衡工作里和稀泥。因此黑格尔认为始终缺乏变革的中国“没有历史”,这是对中国与历史的双重无知,因为中国不是没有变革,只是一向企图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求缓变,所以知中国者皆知“和”这个字最足以代表“中国”,而放眼世界,历史里的“突变”,往往才是特殊现象,如工业革命。
个人看来,今天中国的成功,也是因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里找到了适合自己文化的平衡点。相对地,“新清教徒”这篇文章所批判的,就是自由与节制两遭失衡的现象。
无脑猎巫,不但不能获取自由,也意味着利益导向带来的失衡。伪“台独”艺人的问题,不过是此大问题里的一个小子题。我们要警惕的是,反“台独”被某些人做成了生意,仔细检查说不定会发现,获益者赫然也包含“台独”。
既不台湾,又很台湾的小S与张钧甯
对台湾那些本土基本教义派而言,小S与张钧甯都算自带“外省风”,很不本土,非常中国。然而对大陆而言,此二人都很“民国”,也很台湾。如果民调可信,那么台湾就是还有34.1%这类的“中国台湾人”,这一大批人群目前遭到双向排挤,两面不是人。
如果每个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都得表现得很“安分”,那并不是好事,艺人过多的政治表态,会让一整批具有影响力(尤其是对年轻世代)的名人,被迫形塑出刻板的中国形象,对台湾完全失去影响力,对大陆也不好,这便是统一的无形成本。
纽约时报前阵子才拿台湾“独青”做材料,大肆炒作“台湾不是中国”,“台湾人不想统一”,许多西方媒体就无良在这里,拿个案当通案,诉诸情感以遮掩恶意。若持续“错杀”该团结的台湾人,那是在帮西方反华势力提供上等材料而不自知。
重点是,要注意反串,别跟在“台独”后头反“台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