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会是汽车行业格局的破局之年,合资汽车阵营全线衰落,中国汽车品牌矩阵加速扩大版图。
这是去年我们做出的预测,今年的上半年基本印证了预测,下半年当然还要继续加大程度。
在前六个月里,合资汽车品牌只有一个实现了增长,德系阵营一汽大众同比缩减15.9%,上汽大众缩减27.3%,宝马汽车缩减14.3%;美系阵营里的通用(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缩减33.1%,上汽通用五菱缩减19.0%;日系阵营里的一汽丰田缩减12.0%,东风本田缩减22.3%、广汽本田缩减3.5%,日产尼桑缩减21.9%,只有广汽丰田实现了6.5%的增长。
自主品牌阵营里的比亚迪同比增长168.0%,其他车企略有缩减,但新势力阵营的高端品牌表现优异。
回到丰田:
曾经的丰田汽车可是不愁卖,想要买丰田汽车最起码得按照指导价翻牌子,部分车型是要加价才能排上队购车的;当然其中有些车辆并没有热销,强行加价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说白了就是打造出一种车辆热销的假象,不热销怎么会加价?在这个假象逐渐成为关注其品牌车辆的准用户的普遍认知后,销量也就真的会很高了。
只是随着批发量和上险量数据的同步发布,各大机构将两组数据公之于众,丰田汽车的套路逐渐被看穿;就像是大众汽车被看穿一样,批发量数据漂亮,但很多数据都是强压到经销商库存的批发量,实际卖到司机手里的车辆的销量数据要减去很多,甚至于减半!所以某些知名度很高的车辆逐渐成为了笑料,丰田与诸多合资汽车的“虚拟热门”人设崩碎。
但是,丰田汽车还是实现了逆跌,只是实现逆跌的方式注定是自毁前程。
简而言之为
「降价」。
从加价到降价,短期内能稳定销量,长远来来都会成为下一个通用汽车;因为绝大多数合资汽车的实际卖点并不是性能、操控、NVH或者智能配置,而是外国品牌,以及“高价格”。不能否认合资汽车曾经的热销是因为技术有优势,但在国产汽车的技术成熟后,其卖点则逐渐变成了“高端”;定位高端的基础是高于国产汽车的售价,价格是直接衡量商品和品牌定位的核心因素,所以在合资汽车阵营里下滑幅度最大的就是通用系的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这三个品牌是有名的“降价王”。价格下去了,定位下探了,品牌不高端了,车辆本身又没有什么硬实力,要它作甚?国产汽车真香。
同理,丰田也已经陷入这个死局。
参考起售价为10.98万的卡罗拉,实际价格下探幅度接近3W,门槛逐渐拉到与轩逸相当,在桑塔纳和捷达停产之后,这些车也就成为了合资品牌里的最低端的选项。当然其使用的三缸机、超小排量增压机和无级变速器本就品质不高,于是车辆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差。
丰田亚洲狮的价格下探幅度也达到了3W,凯美瑞的经销商最低参考价显示也能下探2W左右,荣放RAV4程度相当;曾经卖得最“横”的汉兰达也别提加价了,各种方案里最大幅度也能综合下探3W,最低也能达到1~2W,最尴尬的是又复产了之前停产的燃油版。
丰田汽车降价的初期可能会吸引到一部分之前持币观望的司机,现在感觉像是“占到了便宜”;但随着合资汽车阵营份额的整体缩水,在这个盘子里的所有品牌都不会好过,品牌和车辆也都会被质疑;于是盘里内卷会更加严重,下一步会是更加夸张的价格战,这些降价求存的合资汽车的定位还会逐步下探。
最终面对价格结构稳固,指导价和实际价格相当,且量产车与品牌覆盖低中高端全部阵营的国产汽车,即便是丰田也将要末路;尤其是在汽车电动化的阶段里,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两大车型中,丰田汽车的市占率都远不及自主品牌里的二线品牌。本田的表现与其相当,日产在停产电动版轩逸之后,在新能源汽车阵营里已经没有一个选项了。
所以日系汽车看似目前的表现还很不错,但是这艘巨轮已经严重侧倾,距离翻覆只差一脚了;预计下半年能见分晓,2023年会是市占率天秤彻底扭转之年。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