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晶正在石峁遗址清理石雕。赵向辉摄/光明图片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拼多多’,这一地陶片又准备拼个啥?”
“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眼前这位被同事称为“拼多多”的人,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石峁考古队副队长邵晶。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拼对修复,一件来自4000年前的陶鹰跃然眼前。
就这样一片一片清理、拼对、修复,两年多时间里,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陶片中,邵晶已经辨识出20多件陶鹰并基本拼对成型了3件。
说起“拼多多”这个称号,邵晶笑着说:“拼陶片是一件特别辛苦、特别考验定力的工作,常常是几万片陶片才能拼出十几件器物。自本科学习时,我就对拼陶片特别感兴趣,在2005年本科实习中,我们班各小组所有拼陶片的工作我都参与了,拼对、修复、绘图……两周完成了三四十件器物,喜欢拼陶片的爱好和习惯也就从那时养成了。”
在邵晶看来,也许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与考古的缘分:“我家在唐肃宗建陵陵园西门外的山脚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陵园里看石人、石马、石狮子等文物。”
心怀对文物和历史的天然亲近,虽然上大学时考古专业是冷门中的冷门,但邵晶还是选择了西北大学的考古专业。
“本科阶段非常重要,会塑造你对考古的情感和信念。”回忆起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实践,邵晶表示,“我从来没有后悔选择考古,考古是一个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的事业,每次有新的考古发现,都会让我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充满敬意,这是一份崇高的职业。”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中的这段话对于常年在考古工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邵晶同样适用,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都不曾动摇他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心志。
“废弃的村子里,村民全部迁走了,山沟里只有一座石头桥通往外界,一到下雨天大水淹桥,我们就‘与世隔绝’、断粮断水了。天一黑,就是野生动物的世界,从土窑出去上厕所也得带根棍子,用于‘打草惊蛇’。”这是2010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邵晶,在黄陵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工作的日常。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邵晶一待就是两年,并在此发掘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戎人遗存,而这也是陕北地区首次发现并完整揭露的唯一一处戎人墓地。黄陵寨头河战国墓地成功入围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发!”2012年年初,刚结束寨头河墓地考古工作的邵晶接到新的任务,带领考古队直接从黄陵出发,奔赴榆林神木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的石峁遗址。
“在这里的3000多天,我们感受着陕北夏天的烈日和冬季的寒风,在住土窑、抓蝎子、没水没电没信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与土为伴。”邵晶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指着三伏天下干燥的陕北大地向记者说到,但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遗迹才能保存得越好。
邵晶参与和负责的神木石峁遗址考古项目先后荣获国内外多个重要考古奖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他也从一个青涩的考古新手,成长为陕西考古界的知名学者。
“我感觉这不像是中国的!”2013年,有两位国外友人在石峁遗址参观时用英语小声议论。
“我听得懂英语。我对国外友人说,这确实是我们中国的,考古就是实证,之前没有发掘出来并不代表没有。”提起这件旧事,邵晶颇为自豪,“石峁遗址考古的发现不断颠覆着国外考古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高度的认知,这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能把考古事业简单地看成挖几个遗址、发几篇论文,中国考古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邵晶表示,自己作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要坚守中国考古的初心,围绕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去做考古,循着历史长河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去探究,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 李洁 张哲浩)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