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文/摄
6月10日下午,浙江“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活动动员培训会在杭州召开。
会后,1万3千余名助企服务员奔赴有关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服务。
由椒江区组织部、椒江区经信局选派的张辉是其中的一名。企业有什么困难,政府有哪些纾困措施,连接两端最直接的纽带就是张辉这样的驻企干部。
在台州这样的驻企干部有一千多名,活动开展以来已经为企业解决人才用工、政策解读、疫情防控等问题1500余个。
他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钱江晚报记者跟随张辉一天的工作。
台州驻企干部张辉(右)
清早7点,从家出发
开车一小时才到企业
大雨从清晨就开始下了,劈里啪啦打在车上。这天,张辉是7点不到就从家里出发了。天气不好,路又远。妻子一再叮嘱他,开车一定要小心一些。张辉在大雨中穿过了城区,来到一个城郊接合带的工业区。
从城市的高楼到村庄的田野,上这一趟“班”,并不容易,他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太堵了,等个红绿灯就要三四分钟。”张辉今年59岁,现在的身份是椒江区农水局的一级主任科员,在他几十年的公务员生涯里,他做过乡镇干部,也做过商务局副局长,见证了这个地方的繁荣,也看到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各种沉沉浮浮。这些民营企业成败的故事,他随口就能讲出来。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驻企干部。他被派驻到浙江宝宇缝纫机公司。该公司位于城郊接合地带的工业区,来回挺不方便的。企业早上7点半上班,每次张辉总会赶在8点左右到达企业,这比他自己在单位上班的时间要早半个小时。“尽量和企业的运转同步。”
其实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也有人劝他——可以躺平了,干嘛还要像年轻人这样拼。张辉觉得自己熟悉企业,既然组织信任他,企业需要他,他就得尽心尽力做好。“能帮企业一点是一点,现在多不容易。”
据统计,全球缝制设备年产量约1000余万台,其中90%以上在中国,中国的70%以上在椒江。目前,台州椒江缝制设备行业拥有400多家生产企业、140多家配套企业,年产值达百亿元。
宝宇公司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阮孟高和很多企业家一样,草根出身,艰难创业。最近这几年,宝宇就像一匹黑马,成为了这个领域一颗新星。发展得快,离不开政府的长久帮扶。不用摇下车窗,远远看到张辉的车,门卫就开了门——早已认识。
台州驻企干部张辉
上午八点半,会议室
开门见山抛出难题
会议室已经开了。和往常一样,张辉到企业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会议室和企业的管理层开会,一方面是传达党委政府的一些政策,另一方面是听听企业有什么需要和困难。
“我们最近碰到了一个难题。”副总经理王慧明开门见山。他说,去年公司“零地技改”完成了,但是遗留了一个问题。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厂房的规划,有点差异,这导致厂房的房产证办不下来,影响了融资。“能不能和规划部门协商一下,有没有政策可以调整?”听完王慧明的话,张辉马上记在了笔记本上。“好的,我马上给你们报到区里。看规划部门有没有办法和政策,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尽量解决。”
其实,张辉驻这家企业已经有一年多了,去年,椒江就为企业成立了一个服务专班,选派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干部专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一年结束后,这次,张辉再次被派驻这里,成为浙江万名驻企干部的一员。
提起张辉,公司副总经理王慧明特别感激。因为在张辉驻企期间,他帮助公司完成了一项重大的“零地技改”。整理材料、报送审批等等,都是张辉一起帮忙。“省了很多时间,少走了很多弯路。”王慧明说。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发展的机会。
王慧明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技改完成后,这一年,企业产值达到了4.72亿元,同比增长了58.7%。“现在设备全部用足我们的产值可以到20亿元。”王慧明说,“现在区里给我们派驻了这样经验丰富的干部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我们更有信心了”。
上午十点,车间
给积压产品出点子
“去车间看看吧。”会议室结束,张辉打着伞,从办公楼走向车间。500多名工人,在忙碌作业。
“最近生产有影响吗?”张辉问王慧明。“今年前几个月还是好的,但是这个月开始有点疲软了。疫情肯定有影响的。”王慧明说,特别是上半年广州、杭州等几大服装市场停摆影响。
前几天,就有同行来问王慧明,“你们会裁员吗?”王慧明回答“不裁。”熬住就是胜利。“每一个工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这个月开始,订单少了,但工人不能停,所以仓库积压的缝纫机多了。“还好技改以后有这么大的仓库,要在以前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看着仓库里的缝纫机,张辉也出主意,“接下来,公司可以多开拓海外市场,国内可以多搞些促销活动。”
副总经理阮吉庆接话说,正在进行的促销像卖家电一样,送电瓶车送电器,抽奖,也能多卖一些。“每个地方的产业特色不同,像杭州是女装,湖州是童装,根据不同的类型因地制宜的搞活动。”张辉说。
出点子
上午十一点,宿舍楼
招人难怎么破
车间出来,张辉看到边上的一幢宿舍楼。“住了多少人?”“现在人好招吗?”他问。王慧明叹气说,就住了几十个啊。说起招人,他是一肚子苦水。
这幢宿舍楼,也是去年改造好的,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公司花了两百多万进行改造。“房间像宾馆一样。”可是,人还是招不来。“俗话说筑巢引凤,我们巢筑好了,但就是引不了凤,这是个最大的问题了,您给我想想办法。”
当然,王慧明说的招人难,缺的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大学生等管理人才。公司去年有一批职高的实习生,一共二十来个,现在还剩下六个,过几天又要走掉几个。“我们找他们都谈话,暂时有三个愿意留下来工作。”几乎每一场招聘会,不管有多远,王慧明都会去,远的武汉,近的本地,但是现场总是冷冷清清,今年没有招来一个人。
张辉也和他分析,一方面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好,不愿意到民营企业,想着去国企、上市公司,有的考公务员研究生。“这是民营企业遇到普遍难题。”张辉说。
王慧明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和高校合作,定点办班,培养的学生定向输送到企业。这样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可以了解企业的文化,毕业了就到企业工作。张辉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台州的几个院校我也有认识的人,我给你问问。最好是高职院校,可能更合适。”
王慧明还提了一个建议,“你看公司外面都还是田,边上也这么荒,出行购物都不方便,年轻人啊是不喜欢来。政府能不能完善一下配套设施呢,工业区有几千人呢,消费力也是蛮大的。”张辉在笔记本上写了下来。
企业周边有大量农田
下午四点,董事长办公室
民营企业接班怎么接
四楼的展厅,陈列着一台台缝纫机。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缝纫机,每一台都不一样。
公司董事长阮孟高向张辉介绍一款新研发的缝纫机。这几年,宝宇在缝纫机行业里像一批黑马杀出,很大原因靠的是科技赋能。“每台机器都有一个大脑。”
在阮孟高的办公室,他们也谈到了企业的传承。阮孟高有两个儿子,一个管内部生产,一个管外部市场。这让不少企业家羡慕。
“民营企业接班好不好,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你也可以多放手给儿子们了。” 张辉也会和他聊起这个话题。和企业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对于企业的盛衰之道,张辉是看了很多。作为民营企业,制度要完善,要朝现代企业发展,去年,他就帮助企业制定了24条制度。而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接班人了。接班接得不好,企业就发展不了。张辉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阮孟高则有自己的担心,“他们也还年轻,经验不足。”张辉说,“四十多岁也不年轻了,你那会儿都办企业了吧。年轻人的经验和接触的,比我们那会可要多多了。做好传承,企业才有持久的活力。”
下午5点,张辉接到了电话,他上午报到区里的房产证问题,已经转达到了规划部门。“规划部门来和我来说了,这几天,我们先准备材料,带过去,具体能不能办还要看符不符合政策。”他这样答复给企业。
不久,他也“下班”了,开车一个小时,穿过晚高峰,穿过村庄回到城里。“有事随时找我了。”他这样交代。
台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现在企业碰到困难,能够用上什么惠企政策、需要联系哪个部门,助企服务员随叫随到、及时解决。”
截至目前,台州全市助企服务员已全覆盖走访结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用工、政策解读、疫情防控等问题1500余个。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