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对1505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最近经历了居家学习。超过7成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及时关注居家期间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纾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青少年由在校学习转变为居家学习,因承受能力弱、应变能力差、应对方式少,易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和不良情绪。如何妥善地跟青少年沟通,帮助他们做好情绪防“疫”,也是教师和家长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师、家长及青少年自身都应对情绪进行科学地识别、接纳和管理,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居家学习。首要的是,相关人群要学会识别和描述情绪感受。情绪主要包括主观感受、生理唤醒和行为表达,如孩子为自己控制不住打游戏而自责焦虑,主观感受为焦虑,生理唤醒是心烦、失眠、缺乏食欲等,行为表达为注意力不集中、与家人争吵等。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达,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主观感受。因此,当青少年有了不良的行为表现,老师或家长不要着急去评价或批评,而是应和孩子一起觉察、识别和描述情绪的种类,讨论其引发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从而达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的目的。
情绪并无好坏之分,消极情绪也会有正向效果。家长、老师应引导青少年接纳负面情绪,同时也应防止太过强烈或持久的消极情绪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如当孩子认为居家学习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从而情绪低落时,可引导孩子将居家学习视为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补差补缺的时机,从而引发积极乐观的情绪。
来源: 光明日报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