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网友 Qigoss
作为一个重度睡眠困难患者,最受煎熬的莫过于睡前听什么和拿什么听这两件事儿了。为了睡个好觉,我基本上尝试过坊间流传的所有催眠妙招——郭德纲、GRE、轻音乐、白噪音。凡是别人说有用的我都试过,怎奈虽然听着东西(主要是郭德纲)入睡确实能让自己注意力转移,但是如何在不影响其他人睡眠的情况下播放这些东西又成了另一个历史性难题……
购买理由 从大学时期开始,身为一个准木耳的我开始疯狂的寻找一个不影响别人的睡眠时播放方式,迄今为止尝试过的选项如下:
1、
IE800——IE800是我买过的最贵的耳塞产品,无论从做工上还是音色上绝对都是上乘之作(木耳谈什么音色啊!摔!!),而且森海塞尔对于低频的处理能力在IE800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怎奈入耳式耳塞一般都会突出耳廓一丢丢,睡觉的时候一翻身耳塞咔叽一下就杵进了耳朵里,这酸爽……而且iPhone完全推不动IE800,我一个懒癌晚期患者也不可能随时去更新前端里的睡眠音频资源,所以只能用它没事儿听个小曲儿罢了。
另外,那么贵的耳机睡觉的时候扯到了耳机线都是瞬间惊醒的有没有!太虐心了
2、
BEAT SOLO3和BOSE QC35——这两款头戴式耳机我真是疯了心了才会想在睡觉时候戴!虽然这俩货都是无线的,QC35还带降噪,但是戴上了这个耳机只能举头望明月啊!每次闭上眼都有一种溘然长逝的即时感啊有木有!
作为一个只要在家就必然甲级睡眠(此处可度娘)的我来说被一个耳机拘束住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这哥俩一个成了我居家好伙伴,一个成了我出门好伴侣。
3、
earpods和airpods——没错!我也入了airpods的坑,从iphone 3GS开始,苹果耳机基本上就属于我的EDC之一,同时也是睡觉的时候最常戴的耳机之一,但是在佩戴方法上只能是只戴左耳(人家喜欢右侧卧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earpods在你睡得比较狂野的时候可以让你充分的感受到脐带绕颈是什么感觉。试想你正在睡梦中和某人鼓掌的时候突然脖子上传来了一阵让人窒息的缠绕感……亲娘嘞,要去洗内裤了啊!至于airpods,虽然无线,但是你可以充分的体验什么叫“睡觉五分钟,寻他两小时”的快感。
所以这俩货其实也不是什么睡觉的最优选择。
4、
YAMAHA TSX-B235——这货是我海淘的一个桌面音响,单身的时候靠他哄我睡觉,现在结婚了,媳妇儿要求绝对安静,所以这货只能放在床头当闹钟用
综上所述,一款能在睡觉时候佩戴舒适的耳塞就成了我唯一的选择。而就在这个时候,某米家的一款定制耳机众筹推送就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佩戴舒适”是这款耳机的最大卖点,所以本着试(mei)一(duo)试(gui)的原则,我决定试一试。
定制方法 定制方法很简单,准备一块钱硬币和一部手机即可。具体看图(懒得码字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机智的我为了不麻(gao)烦(su)还在怀孕的媳妇儿,靠一面镜子就自我救赎了。另外,这种定制其实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定制耳塞,属于伪定制,至于什么是
伪定制,我们一会儿再讲。
外观展示 订单预计8月23日发货,但是在8月21日凌晨10:00左右,我的门就被快递小哥敲响了。
拿到手之后就是这么个盒子,一贯的某米家包装风格……但是包装这种东西嘛,胡凯尔斯?
打开包装,空气包严严实实的。
划重点——注意背面这个S5,注意背面这个S5,注意背面这个S5。
在这里科普下为什么说ARC这款耳塞属于伪定制。一般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定制都是对定制对象的耳廓及外耳道的部分区域进行类似于铸模的操作以获得耳廓的模型,再通过这个模型制作耳塞本体,来达到专人专塞的效果。
但是对于一款售价只有299的耳塞来说这种定制方式显然不够来你家定制的路费钱,所以helloear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利用大数据的有事建立一个耳型库,通过对图片的比对来选择一个最接近你耳型的耳型。这种方法好处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缺点就是无法做到像传统意义上那样真正的做到量耳定制,而是靠耳型库的容量决定了成败与否。
所以对于我来说,经过图片对比,最接近我的耳型的是S5型,嗯,就酱。
破膜之后,第一眼看上去比IE800的包装高级很多是怎么回事儿?当然是我拍的好啦!!
实际做工上只能算中规中矩,用料扎实。
耳机本体——看上去就很舒服的说
换个角度
着重说一下这个L、R的标志,做工反正中等偏上,但是这么大的L、R标志真的有必要出现在左右耳区别这么明显的耳机上么喂!
在官方宣传上说这两个灰灰的家伙叫空气囊,和后面那个小逗号共同组成了“定制”的关键。
拿出来之后发现海绵垫儿背面有提示,没卵用
揭开之后
两张巨low的贴纸和一张像废纸的说明书……一个耳塞要毛线说明书
下面是一个隔层,装了一根USB-c转3.5的转接线,估计是为了小米下一代取消了3.5的手机用的吧……
最后,是一个聊胜于无的耳塞包。
不知道为什么,全家福照片传不上来,上不来就算了,反正我懒。
使用感受
简单说一下使用感受,从早晨开包以来,我就一直戴着这个耳机到处晃,为了测验最终目的我还特地回去睡了个午觉,是不是够严谨!
以下观点均为本人客观评述:
一、质感
无论从包装还是使用上来说,这款耳机的质感对得起299的价位,耳塞与耳朵接触的部分很好打理,不会像海绵赛那样粘上一堆让人腻烦的小白点儿。唯一的缺点就是线控部分键程过于模糊,无法清晰的从手感上判断是否操作成功,不过也无伤大雅,因为操作成功与否可以听出来的嘛。
除了耳塞本体和线控之外,耳塞的线材也是一个重点。毫不客气的说,这副塞的线材用的有些硬了。虽然使用强度较大的线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使用寿命和体现产品的优质感,但是这么硬的线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绳噪”,日常表现为在耳机线悬空摆荡的时候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过于影响使用。
二、舒适
从舒适性来讲这款耳机在床上的表现很是风骚……呸呸!惊艳,我戴着它睡了一整个午觉,他没有对我的睡眠造成任何影响,无论是翻身还是侧躺,都仿佛感觉不到耳塞的存在。而且这款耳塞戴了两个小时之后完全没有出现入耳式的那种耳道出汗的粘腻感!
三、听感
对于一款主打舒适的耳塞来说,本不应该就听感作过多要求,不过既然它号称自己是声扬专业级动铁耳机,我们就来简单的戳穿一下厂商的小心思。
动铁的优势是什么?响应迅速,体积小,单位单元阻抗低。那么问题来了,动铁耳机到底好在哪?当然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较多的动铁单元来完成声场的还原啦!说白了,就是高频中频低频分别用不同的单元进行推动,分工合作,当然牛逼。我们一般能够承受的音乐动铁塞大多是4单元3分频的,也就是说会有四个动铁单元合作。对于我来说我个人十分不喜欢动铁耳机的声场效果,因为太清晰了,所以推出来的声音冷、脆、没有烟火气,这也就是为什么歌手的耳机一般都是定制的动铁耳塞了,因为人家专业歌手听伴奏要的就是足够清晰,所以才会去定制14、16单元的动铁耳机嘛。
扯远了,说回ARC,宣推专业级声扬动铁,其实只要不是小白都知道,主流的动铁单元不是声扬就是娄氏,决定一个动铁耳机音质的绝不是单元本身,而更多的应该是单元数量。单动铁单元,在某些表现上还不如动圈占优势,不然的话IE800这种准高端塞为什么还在坚持用动圈而不转投动铁呢??
所以抛开“单单元动铁”这个扯淡的概念,让我们回归听感本身。这款塞子低频有下潜,没深度,中、高频不够亮,人声部分稍闷,不适合听那种嗓音清澈的小清新,属于典型的流行塞(不排除新机没开声。别提煲机,一个单动铁有啥好煲的),不过考虑到299这个价位的话还是有些性价比的,就是“绳噪”大大拉低了非睡眠时使用的听感。
总结 总结一下,helloear ARC这款耳塞还是对得起299这个价位的,而且这款耳塞主要针对长期佩戴耳塞,对舒适性有很高要求而对声音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用户,尤其是像我这种需要在睡眠时佩戴耳塞的用户。
所以我建议可以将这副塞子作为你的第一款“睡眠塞”使用。话说“睡眠塞”这种定位好像还从没有厂商推广过呢
这是我混迹张大妈多年的第一篇原创开(pian)箱(mi)帖,希望各位大大能够喜欢。
谢谢各位!!!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你会收获更多相关优质内容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