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在春秋到战国时代,战争是异常惨烈。司马迁在《史记》的自序里面提到,春秋时代不过200多年,有36位国君被杀,52个国家灭亡,更有很多的诸侯颠沛流离,保不住自己的社稷。
周朝在建国的时候,封建的诸侯多达1800余国,可从西周一路走到东周后期,再到战国,最终只剩七雄争霸。在这漫长岁月里,战争与兼并如狂风暴雨般肆虐,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正应了孟子那句“春秋无义战”。面对君主无尽的欲望与世间混乱不堪的局面,老子无奈之下,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军事思想。
1 不以兵强天下,适可而止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人主”是国家的领导者。用道来辅佐国家领导者的人,他不那么想靠军队强大来横行天下。因为即便在军事战争中取得胜利,也难逃他人报复的厄运。
例如魏武侯曾经问他的大臣李克,他说我很好奇一件事,吴国它为什么会灭亡?李克回答他说“数战而数胜”,因为吴国每次打仗总打赢仗。魏武侯就奇怪了,说“数战数胜,国之福”。打仗多数都赢了,这不国家的福分吗?“何故也?”为什么呢?
李克说,“数战则民疲”,打仗打多了,老百姓就累了。“数胜则主骄”,仗都打赢了,国君就开始骄傲了。李克继续说到,“以骄主使疲民”,骄傲的国家君主,来驱使这些疲惫的老百姓。“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这样的国家不灭亡,天下都很少见。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旦动员起武装力量去打仗的时候,这荆棘就生出来了,所以一场战争之后国家一片荒芜。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古代的社会是农业社会,百姓平常时候当农夫,一旦打仗,就由农夫转为兵,这叫做“兵出于农”。农夫投身战场的话,田地无人耕种,杂草荆棘丛生,怎么会有收成呢?所以战争之后一定是荒年,饥荒四起,百姓没饭可吃,灾难深重。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善”指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他达到预期的结果就结束了,绝对不会再去逞强。
换句话说,这种战争应该是一种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在抵御外敌,取得良好结果后,不要倚仗兵力雄厚,企图号令天下。
2 五“果”智慧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果”即达成目的,这五个“果”是极为重要的智慧。
第一“果而勿矜”。不可夸耀,抬高自身地位。
第二“果而勿伐”。不要自我吹嘘。
第三“果而勿骄”。不要对战败者骄横无礼。
以上三点都是骄傲的意思,骄傲源于内心自我认同过高。
我们看西方谈到骄傲的时候也都很谨慎。在中世纪后期,有一位学者叫但丁,他写了《神曲》,里面提到七大死罪,其中最严重的第一个,向来都是骄傲。
老子接下来继续说到后面两“果”,教导我们即使战争中胜过别人,也千万不要以为自身比别人更卓越,认为自身是成功的象征,可以一路成功下去。
第四“果而不得已”。战争是万不得已之举。所谓“不得已”,是因遭受侵略,真的不得已了,为保家卫国才被迫应战。
第五“果而勿强”。取得战争成果之后,无需刻意彰显自身的强大,达成目的即可,保持低调,切勿过度张扬。
我们看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号称“始皇帝”,等于从我开始,后面有万世万代。但谁知道呢?15年之后就灭亡了。
3 盛极而衰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强行让事物强壮起来,它就会更早的衰老,这不是道的规律,不合乎道的,会很快消失。
老子的意思是,在世界上争强好胜,最后的表现是什么?即盛极而衰。就算打遍天下无敌手,也难逃衰老命运。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必无休止争斗?
所以老子希望我们常常记得:你说的话,你做的事,最后会回到自己身上。失道的战争是这样,同样对于我们个人的健康也是如此。
有些人对于健康漫不经心,年轻的时候过度使用身体,老的时候就发现要用身体来还债了。所以人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