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风
不知道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之后,鸭式布局突然成为国际航空界的流行趋势。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英德等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欧洲战斗机2000)、中国成飞的歼10猛龙战斗机……
再加上之前定型的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21世纪初亚欧大陆上空鸭式战斗机俨然成为主流。2011年首飞的歼20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顶峰,更是将战斗机这种凝聚人类各种科技精华的精密机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萨博37雷式战斗机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的战机重量还不是太大,动力小一点也是可以的。著名的米格15战斗机的空重3吨多,作战全重也只有5吨多。英国弗兰克公司生产的蚊蚋轻型战斗机,空重更是低到2.15吨,作战全重也仅仅达到2.83吨,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4.1吨。
到了超音速战斗机时代,战机的重量快速飙升。与此同时,发动机的设计与生产难度显著提升。大推力发动机只有美苏英三家能搞,法国等国只能搞中推。
为了保障飞机的性能,各国在自家航空工业基础上各显神通。法国采用了无尾三角翼的气动布局,搞出了幻影系列战斗机,一度在世界上风头无两。尤其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使用幻影3几乎碾压整个阿拉伯世界。
狮式战斗机
与以色列不同,瑞典作为曾经的欧洲顶级强国,虽然早已失去了霸权地位,却依然有着相当的实力。20世纪以来,瑞典航空工业虽然总是落后一点,却每一步都没有落下,而且形成独具特色的战机体系。更夸张的事情是,很多后来被广泛采用的航空技术最早的应用者就是瑞典。比如双三角翼,20世纪50年代瑞典就应用在了自家的J35龙式战斗机。而我国直到20世纪末的歼7MG,才采用了相似的技术。
20世纪70年代,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JA37,雷式战斗机开始采用了鸭式布局。这种布局模式给了雷式战斗机优秀的机动性,考虑它相对较弱的发动机,这一点尤为难得。
JA 37战斗机
相当一段时间里,鸭式布局的地位很尴尬。但对升力和机动性的有效提升,让航发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对其心动。比如我国就曾经研制过鸭式布局的歼9战斗机,但最终还是被迫下马了该计划。原因就是鸭式布局的战机操作困难,对支持系统的要求极高,这严重限制这种气动布局了其推广。
直到电传飞控技术的出现,鸭式布局终于迎来了春天。世纪之交,中国和欧洲纷纷选择鸭式布局。
尤其是我国,长期受限于航空发动机技术,战斗机一直落后于世界主流水准。20世纪末,歼10的首飞,是中国航空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冲锋号角。遗憾的是,早期的歼10依然采用了进口自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这严重限制了歼10的产量与部署范围。
歼-20
2011年,歼20首飞,采用的依然是俄制发动机。优秀的气动设计,受限于发动机的水平,难以发挥出性能优势。网上有人比喻为,歼20用F1赛车的外形却只能和人家的量产车性能相当。
直到国产航发技术取得突破,歼10、歼20才真正实现性能的完全体。2024年,珠海航展歼35的亮相,让世界感到震撼。其飞行时出现的马赫环,更说明了中国航发技术的巨大进步。曾经让我们仰望的F119、F135发动机,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
歼-10
但鸭式布局在中国航空发展史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鸭式布局的性能优势在未来也会继续发挥,不能简单认为鸭式是发动机技术不足的勉强之举。
有消息说,美军下一代战机也考虑采用鸭式布局。真实与否,那就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