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驰骋于战场杀敌,仅仅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是不够的,因为战场上你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只有穿戴上了专门的单兵携行具,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士兵。军人在作战时随身穿着或佩戴,用于携带武器、弹药及其他必需品的专用装具就是单兵携行具。战场上,一名士兵携带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必需品数量种类较多,要达到方便随时取用、便于携带、不影响正常的战术动作的总要求,就需要可靠好用的专门单兵携行具。本期笔者将带领大家回顾一下单兵携行具的发展。
单件分挂式:“哪里能挂挂哪里”
士兵在战场最早携带装具的方式就是单件分挂式。单件分挂,就是单具单用,多具披挂。对于一名步兵来说,既然要携带步枪,那就要携带配套的弹夹,就需要弹夹袋;需要投掷手榴弹,就要携带手榴弹袋;需要用望远镜观察,那就要携带望远镜盒;需要喝水,那就需要水壶;需要野营住宿,那就需要携带被褥帐篷……每一样东西都是单独的,需要一件一件挂在身上。“哪里能挂挂哪里”,这就是最典型的传统单件分挂式携行。
一般来说,单兵携行的物品可以分为战斗装备和生活保障装备两大类。通俗一点,就是身上挂的枪支弹药和背上背的被褥卧具。例如二战时期的苏联红军士兵步枪手,携带步枪外,身上就是斜跨子弹带、水壶和硕大的干粮袋或储物袋,军官则是外腰带、手枪及弹匣和地图文件包。如果要考虑露营的问题,那么每个人还要背上打成背包的被褥。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军队,广泛采用分挂式来携行装具,而各国军队的制式专用望远镜盒、枪套、地图包等皮具,也成为了军迷们收集的对象。单件分挂的优点在于简单,但是随着士兵身上携带装具越来越多,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第一,单件分挂,每携带一样装备就要缠一条带子,才能将自己的装具披挂完全,如果装备很多,一条一条带子缠在身上,穿戴和脱下都极为不便。电影《上甘岭》里有一个细节,通信员杨德才在出发进行爆破前,一件一件摘下身上的装具,虽然动作很快很麻利,但是也持续了有十几秒钟,颇为繁琐。第二,单件分挂的人机工效很差,从肩上斜挂到腰侧,即使用外腰带将背带束紧,装具的重力点也在臀部周围,在运动中各件装备或相互碰撞,或与身体发生碰撞,前后挪动,不便于行动和隐蔽,反复交叉的带子勒肩勒颈,压迫前胸,容易加速疲劳。第三,单件分挂,需要一件一件清洗整理,野战条件下容易丢失,对单兵作战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分体式:一条携行带串联
由于单件分挂的携行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进入20世纪,欧洲各国逐步开始采用依托Y带或H带来对多种装备进行携带。例如德军就有多款Y带与外腰带组合起来的分体式的携行具,在外腰带上通过专门的连接卡具悬挂弹药匣、手榴弹、水壶、文件包等装具,背后可以与突击背包相连,携带其他物资。这种依托携行带进行组合的携行具,可以说是分体式单兵携行具的雏形。
何谓“分体式”?分体式,说明每一样装具是可以分开,独立的,不管是小弹药包还是大背囊,都可以拆开,但是这些分开的装具都可以用一条带子串起来,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把好几样装备携带好。当然,并不是百分之百能将全部装备连起,毕竟还是会有一些小件单独携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军就研发出了P1908型单兵装具,并发展出了P1937型单兵装具,装备了各英联邦成员国军队。在发展专用的单兵携行具方面,美军也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在大多数国家还使用皮具的时代,美军就已经在M1910型携行具上采用卡其布了。M1910型单兵携行具的核心是两根侧Y带(背后看上去是交叉的,所以有人称之为X带),下方连接着卡其布外腰带,其上悬挂步枪弹匣包、急救包、水壶套、干粮包,背后悬挂突击背囊。穿上以后就好似穿上了一件背背佳,十分方便。M1910型推出之后,美军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可以在Y带、外腰带和背囊上增加悬挂新的组件,丰富了它的功能。
美军在M1910型携行具基础上改进来的各系列携行具一直使用到二战后,并影响了许多盟国军队的携行具。在抗日战争中,部分得到了美援物资的中国军队也曾经使用过M1910改进型的携行具,但是绝大部分的中国军队还在使用单体分挂的携行方法。
当前,分体式的携行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单兵携行具的主流。比起早期简单的Y带来看,当前分体式携行具大多采用携行带加宽的设计方式,减少肩部负荷,腰带、连接扣、弹药匣和手榴弹匣大多采取快开设计,携行具上多安装有扩展接口,可以根据需求加装新的装具,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例如英军的P1958型装具和PLCE装具。我军在20世纪90年代研发装备了91式单兵携行具,目前在91式基础上改进而来的01式单兵携行具在全军广泛使用。
模块化:战术背心时代降临
基于Y带、H带为核心的分体式单兵携行具逐渐发展,带子逐渐加宽以减小压强,以至于一些设计师直接设计出了更好地与人体贴合的战术背心。这些战术背心往往是专用的,背心正面缝制了放置弹夹、手雷的袋子。背心穿好后在身体表面不易移动,能够更好地固定所承载的装具。例如,美军榴弹手使用的M79榴弹背心,可以容纳24枚40毫米榴弹,在《黑鹰坠落》中出现过这种载弹量极大的战术背心。1986年在中越边境的拔点作战中,我军突击队员也曾经使用过一种战术背心,胸前可以放置四个81式弹夹,腰间和体侧可以放置10多枚手雷。这类专为特种部队设计的大载弹量战术背心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军在1998年推出了模块化的战术背心,一问世就得到了高度关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模块化轻量承载装具系统,简称MOLLE。MOLLE系统的核心是战术承载背心,背心上横向分布着一道道承载条,11种标准附包和其他尺寸的附包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固定的搭扣方式在承载条上牢固固定,组成不同的配置方案。MOLLE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块化组合,不同的模块通过独特的横向承载条和搭扣安装,士兵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组装配置方案。MOLLE推出后,世界各国军队也根据自身条件,设计出了各自的模块化单兵战术背心。例如解放军的06式单兵携行系统和俄罗斯的6SH112战术突击背心,都是采用了横向承载条来进行模块化自由组合,实现不同功能。这种MOLLE风格的模块化单兵战术背心目前已经在各国军队里出现,并成为了一种主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分体式的单兵携行具将会被淘汰,模块化战术背心将一统天下。
这是士兵的重要装备
来源:军报微信;作者:林臻;更多精彩请《订阅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