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文丨陈航辉 资料整理丨张文文、于欣昊
版式设计丨张 锐
2021年,全球被层层阴霾笼罩,新冠肺炎疫情警报不断,地缘博弈复杂激烈,安全形势起伏跌宕,经济复苏步履艰难,世界又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这一年,美西方抱守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这一年,大国军事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军备竞赛聚焦关键领域;这一年,地区热点问题虽总体趋缓,但突发危机事件有所增多,全球安全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回答“时代之问”。中国军队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勇毅前行,展现了大国军队的大国担当。
(一)
2021年,新一届美国政府继续推行大国竞争政策。为一己之私,美国拉“小圈子”搞集团政治,挑动地区阵营对立,用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大肆破坏国际规则和世界秩序,成为当今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上升的源头。
欧洲方向,美国通过拉扯盟友频繁举行军演、常态化派遣军舰炫耀武力、组织模拟核打击演练等方式对俄罗斯保持高压态势。同时,美国明里暗里制造摩擦,挑拨俄与乌克兰等国的关系,从而强化欧洲对美安全需求,维持其自身领导地位。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俄罗斯采取强势军事反制,在多个战略方向组织战役级军演,在太平洋中部开展远海作战演练,推进俄白一体化进程,与美形成对峙态势。
印太方向,美国加紧调整军力部署,企图构建“多点、散布、弹性”的基地网。同时,美国怂恿日本、印度与华对抗,拉帮结派搞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建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利用南海问题持续离间中国与域内相关国家关系,妄图推动形成由美主导的印太安全格局。美国的这些做法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严重破坏地区安全与稳定。
(二)
今年,随着美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向大国竞争聚焦,很多延续多年的国际热点问题发生了变化。
其中,阿富汗局势之变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喀布尔时刻”美军的狼狈撤离、塔利班兵不血刃闪电夺权让外界瞠目结舌。国际主流媒体纷纷用“失败”来评价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这场美国“史上最漫长战争”以十分“潦草”的方式收尾,让全世界进一步见证了美国霸权的衰落。
朝核、伊核问题出现缓和趋势。朝核问题上,美朝双方发出了互不敌视信号,如果美国能用实际行动展示善意,朝核问题有可能向好发展。伊核问题上,今年各方举行了7轮谈判。尽管美伊分歧仍然严重,但重启谈判至少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热点问题趋缓的同时,今年国际突发危机事件有所增多。平静数年的巴以边境硝烟再起,埃塞俄比亚北部冲突有失控的风险……在疫情和战乱夹击下,全球难民问题愈发突出。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11月,全球流离失所人数超过8400万。此外,法国宣布结束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反恐行动、全球贫困人口持续增加等因素为恐怖主义回潮埋下了伏笔。
(三)
随着国际安全格局加速演进和科技水平进步,美、法、日、印等国纷纷增加国防预算,推进军事转型,围绕关键领域重点发力,提升“高端战争”能力。
世界迎来新一轮加强核军备热潮。美军大幅改进核指控和通信系统,加快研发B-21远程轰炸机,采购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年度核武库现代化升级开支高达289亿美元。俄军批量接收“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列装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战略核力量装备现代化水平接近90%。法国启动第三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研制工作,英国计划大幅增加核弹头数量,印度试射“烈火-5”弹道导弹。
现代战争加速步入“秒杀”时代。俄军继续推进“先锋”“匕首”两款高超声速导弹批量列装,试射“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继续扩大领先优势。美军把高超声速技术列为最优先发展技术,鼓励多军种并行竞争研发,边完善技术、边实装训练。法军、英军、日本自卫队也都在推进高超声速武器技术研发工作。
军事智能化竞争如火如荼。美军把人工智能列为优先发展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情报、指控、后勤、网络防御等多领域应用。俄军重点提升指控系统、无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战斗机器人系列化、体系化发展,探索优化有人-无人协同战法。英法等国也通过组建专门机构等途径研发智能化武器装备。
(四)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国军队同各国军队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广泛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安全威胁和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一年来,中国军队向30多国军队提供新冠疫苗援助,通过举办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军事医学专题视频会议,同非洲朋友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同时,中国军队通过举办“2021年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医学研讨会”,参加“金色眼镜蛇-2021”多国联合演习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演习,与越南军队开展“和平救援-2021”演习,同各方分享人道主义救援经验,提升共同应对灾害的能力。
今年,中国军队还首次组织“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和“共同使命-2021”维和特派团指挥所联合推演,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维和演训品牌。中俄两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成功组织系列联合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两军联合行动能力。中俄两军的密切协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充分表明,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将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NO.1
中国军队武器装备 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综合演练中,执行短途巡逻任务的中国步兵分队派出4人巡逻队维护周边秩序。
【事件回放】9月6日至15日,“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在陆军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中国、蒙古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国1000余名官兵参加,演习设置课目基本涵盖当前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主要行动样式。
【新闻点评】这次演习是中国军队首次组织国际维和多边实兵演习,是中国军队首次以联演形式检验维和待命部队建设成果。演习期间,中外部队混编联训,外军全部使用中国武器、装备、器材进行演训。这次演习既表明了中国军队积极推动维和国际合作的诚意,也彰显了中国军队全面提升维和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的坚定决心。
NO.4
中俄两军务实 合作实现新突破
△ 5月2日,美军士兵在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一处军事基地降下美国国旗。
【事件回放】4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驻阿富汗美军将于5月1日开始撤离。塔利班随后发动迅猛攻势,于8月基本控制阿富汗全境。8月30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宣布,美军已完成从阿富汗撤出的任务。
【新闻点评】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国入侵及其后的长期驻军令阿富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20年来,美军在阿军事行动造成10多万名阿平民伤亡,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平均每天造成6000万美元的损失。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也让美国自身耗费巨资、民怨沸腾,尤其是最后阶段的仓促撤离令美国信誉扫地颜面尽失。
NO.6
美核潜艇在南海 海域发生碰撞事故
【事件回放】10月2日,美国海军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海域发生碰撞事故。事故发生后,美方极力拖延遮掩,至今未对该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有没有造成核泄漏等问题作出明确说明。
【新闻点评】这次事故的根源,在于美军舰艇在亚太地区大范围、高频度的抵近侦察、干扰挑衅、炫武示强等军事活动,在于美大搞南海军事化和航行霸权。不管美方如何拖延遮掩,藏不住的事实是:美国一直以来是不可靠不可信的信息传播方、是国际核安全最大的风险源、是南海地区安全的最大祸源,也是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最大的破坏者。
NO.7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 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
【事件回放】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英两国将支持澳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澳方将与美英合作在澳建造核潜艇。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警惕和抵制。
【新闻点评】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的要害是美英这两个核武器国家向澳大利亚这个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成吨的核武器材料,这显而易见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三国迄今始终回避这一基本事实,甚至还试图混淆视听,完全是掩耳盗铃之举。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严重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如果强行推进,就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将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NO.8
俄乌两国陈兵边境 双方关系加速恶化
△ 8月24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一名士兵参加阅兵式。
【事件回放】今年11月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加速恶化,双方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人员和装备。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乌关系急转直下,但像近期这样陈兵边境、剑拔弩张的局面尚属罕见。
【新闻点评】俄罗斯坚决反对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认为乌克兰的外交政策与俄国家安全利益以及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乌克兰将加入欧盟和北约视为外交优先目标,触及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线。由于各方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且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乌克兰问题上出现擦枪走火风险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NO.9
日本防卫建设 企图由“守”转“攻”
【事件回放】11月26日,日本政府在临时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防卫省提出的7738亿日元的2021财年补充预算案。加之日本防卫省去年12月通过的2021财年5.34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日本年度防卫费用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日元。
【新闻点评】近年来,日本不断渲染周边地区紧张局势,其防卫预算已连续9年增长。日本的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在强化日美同盟,另一方面也是在挑战日本和平宪法的边际,暴露了其推进“军事正常化”的野心。在美国的默许甚至支持下,日本不断提升“多域联合作战”能力,连续发展攻击型力量,企图实现防卫建设由“守”向“攻”的转型,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NO.10
欧盟推进防务一体化 欲打造“欧洲军”
【事件回放】今年5月,包括法德在内的14个欧盟国家提议组建一支5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欧盟官员透露,这支包括陆、海、空等力量的部队将于2025年正式成立。尽管规模有限,但这支快反部队或多或少折射出了“欧洲军”的雏形。
【新闻点评】“欧洲军”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该构想因过于超前而未能实现。近年来,欧洲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在安全上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欧洲需要继续强化防务自主。然而,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欧洲军”最终能否建成存在诸多变数,欧盟要通过防务一体化真正实现战略自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