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三农 > 记录!见证!中国农业十年大发展
记录!见证!中国农业十年大发展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2022-06-01
275
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稳中有进 “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反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13000亿斤,并连续7年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再创新高。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6447万亩,比2020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2021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实现387公斤/亩,比2012年增加30公斤/亩,增长8.4%。2020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比2012年提高22公斤,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给率已达到98.75%,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抵御突发事件冲击提供了坚实保障。 粮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各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市场紧缺的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谷、双低油菜等种植面积扩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占比达35.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大豆播种面积增加825万亩,增长5.9%。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发区,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适当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主动增加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 种粮收益明显增加。种粮生产投入费用持续攀升。2020年全国粮食亩均生产投入费用为389元,增长1.4%,连续4年增加。在粮食生产投入增加的同时,种粮收益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种植粮食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规模种植户和普通农户的抽样调查,2020年受粮食单产提升和粮食价格上涨拉动,全国粮食亩均总收入为1135元,比2019年增长11.9%。扣除生产投入费用,全国粮食亩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为746元,增长18.3%。 经济作物单产逐步提高。棉花单产提高是其增产的根本原因。2020年新疆棉花单产为12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2019年增加6.7公斤,增长5.7%。我国蔬菜年产量于2018年开始超过7亿吨,2021年达到7.82亿吨。蔬菜产量的增长也从过去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到近几年主要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其增长的动力逐渐向科技进步转移。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协调性明显增强。随着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2016年至2019年累计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增加大豆面积3700多万亩,低质低效区水稻和小麦面积进一步调减,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规模扩大,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500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4.9%。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三省(区)集中。2019年广西、云南和广东三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10495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2%。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苗木、烟叶、茶叶等农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2018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20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251万吨,比2015年减少772万吨,下降12.8%。2020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31万吨,比2012年减少50万吨,下降27.6%。2020年全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2%、40.6%,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利用率提高使化肥和农药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大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深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统计,2020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4亿亩,比2012年增长1亿亩,增长10.6%。深入开展“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亿亩,完成9.7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2021年我国新建成1.0551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步发展28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1亿千瓦。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业振兴”“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据科技部资料,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比2005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467万人。 生产方式深刻变革 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在农村承包地确权基础上,“三权”分置政策法律体系进一步建立,有力指导了各地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了34.08%,种粮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种粮家庭农场总数的41.5%。 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活力增强。国家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大量涌现。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217万个,家庭农场60万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大量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截至2019年底,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为农业生产引入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增添新活力和持久动力。 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超90万个,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6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超9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7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以上。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数量从2008年的16.56万个逐步上升至2018年的19.15万个。加快推动外包服务发展、引导小农户通过生产托管接受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规模经营,已逐步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 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在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产品产业上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增长较快。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设施数量30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近4000万亩,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同时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战略后院和“压舱石”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需要着力加强的领域。因此,各方面还需要共同努力,围绕国家兴农惠农强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本文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网站以及《202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编辑 | 炼 晨 主管 | 魏 萌 监制 | 张 琴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冷冷的太阳(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