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德尔·皮查伊.
他厌恶冲突;他倾向于渐进式改进产品而不是大刀阔斧;他容忍膨胀的员工人数、懒散的企业文化和低效的组织结构;与此同时,皮查伊在 Google 的话语权,似乎没有一个 CEO 该有的那么强。
部分高管并不听从他的调度,比如皮查伊无法让 DeepMind 的首席执行官确定项目的优先级,或与 Google Brain 共享代码。这或许是因为,大权压根不在皮查伊手里。
皮查伊 2004 年加入 Google 担任产品经理,2015 年晋升为 CEO,当初得到 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的青眼,部分是因为在一众分裂的高管里,他是最冷静、最循规守矩的那个。
恶果已经显现出来。部分从事 AI 研究的 Google 员工觉得,这阻碍了他们推出新产品。2021 年,一批 Lamda(Bard 前身)研发人员集体离职,原因是他们不被允许在语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 中引入聊天机器人。
Google 的谨慎可以理解,毕竟现在的聊天机器人确实错漏百出。刚从 Google 出走、为 AI 风险奔走相告的「AI 教父」Geoffrey Hinton,也高度评价了前东家的责任心。
虽然没有生成式 AI 那么革命性,但这对 Google 搜索也造成了一些威胁。然而,最终皮查伊只决定微调搜索引擎的外观和体验,比如在搜索结果中显示更大的图片。
负责 Pixel 手机开发的 Google 高级副总裁 Rick Osterloh,曾在谈到皮查伊时说,如果皮查伊发觉有团队不太听从他的意见,他仍会强调自己的观点,但从来不会提高嗓门。
我认为这就是他给人的印象,既恭敬又谦逊。他并没有宣称自己是公司的领导者。
挑战者与守城者对比来看,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更加步调一致,目的也更加明确,果断地投资数十亿美元,让微软与 OpenAI 的未来血脉相连。
两家公司结盟的背后,微软内部必然做出了一些妥协与牺牲。为训练 AI 模型分配算力和资金、将 OpenAI 的技术植入微软的核心产品等业务,成了公司上下最为重要的事情。
▲ 纳德拉.
最近几乎同步发布的财报,以及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也鲜明体现着两位 CEO 的不同。
4 月 25 日,微软和 Google 都交出了不错的季度业绩。
其中,微软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7% 至 529 亿美元,各项业务表现均超预期,虽然 AI 是微软最近的关键词,目前它的「摇钱树」主要还是软件和云服务,具体如下:
生产力和商业业务同比增长 11% 至 175 亿美元;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 16% 至 221 亿美元;PC 相关业务同比下滑 9% 至 133 亿美元;Google 不会坐以待毙,另一场风云变幻正在发生。
4 月 20 日,皮查伊宣布将 Google Brain 和 DeepMind 团队合并为 Google DeepMind。
皮查伊认为合并有利于提高 AI 研究的效率,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因为两个部门开发过一些相同的软件,合并后或许可以解决各自为政、算力和人力浪费的问题。
或许运气使然,OpenAI 在同一天发布了 GPT-4,Google的风头就被盖过了。3 月 17 日,微软又发布了王炸消息,将 GPT-4 装进 Office 套件,推出 AI 功能 Copilot,同样给出了漂亮的演示。现在,人们仿佛只闻 Copilot,不知 Workspace。
在赶潮的过程中,最难的也最必要的,或许是狠下心革自己的命。最近,Google 似乎加快了 AI 领域的布局,更为进取和积极。
3 月,Google 紧急发布了 Bard,但限制了功能,并且只向少数地区的用户开放。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节省成本的措施,Google 特意选择了一个能力较弱的机器学习模型,它的计算强度不如 Google 开发的其他模型。
不过最近几周,Google 正在将 Bard 的机器学习模型规模扩大约一倍,从而让它表现得更好。与此同时,一个代号为「Gemini」的项目正在推进,计划开发一种新的大型机器学习模型,让 Google 赶上 ChatGPT 的脚步,皮查伊也对此十分上心。
2 月,因为 Bard 公开演示的失误,Google 市值蒸发了千亿美元。5 月 10 日的 Google I/O 大会,又已经近在眼前了。压力在肩的皮查伊,预计将宣布搜索、Google 文档和 Google 云产品的新 AI 功能。
巨头的 AI 游戏只上演了第一局,依然需要时间解答,这位谦逊低调的 CEO,和船大难掌舵的 Google,在属于 AI 的未来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