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2个月,暴增1亿用户!全网刷屏的ChatGPT,有何魔力?
2个月,暴增1亿用户!全网刷屏的ChatGPT,有何魔力?
来源:黑马公社
2023-08-03
172
管理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危机,这不过是一盘棋局、一次对话,一条段子的诞生,一些工作的消失,直到ChatGPT全球爆火……

这一次,危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ChatGPT追在每一个人身后。

媒体网站 Insider 曾在与专家交谈和共同研究后,列举出一份最容易被ChatGPT以及类似的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类型清单:

技术类工作: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媒体类工作: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法律类工作:法律或律师助理市场研究分析师教师金融类工作: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交易员平面设计师会计师客服人员

这一通列下来之后,黑马发现:文科类工作基本被一网打尽了,人均进入“失业危机”。

说句实话,ChatGPT的横空乍现,确实第一次让黑马编辑部全体感受到了“失业的寒气”。

尤其是当黑马同事和ChatGPT对话半小时后,一脸严肃且认真地表示:很好,可以请ChatGPT帮忙写一封辞职信了。

因为ChatGPT所创作出来的文字内容并不拉胯。这种经过精心计算的文字虽然没有太多情感,却辞藻得当,很难出错。

在通过人们大量的尝试后,ChatGPT被认为已经初步具备媲美大学生工作水平的能力。换言之,ChatGPT足以胜任基础的、简单的、机械的文字工作。

当然,在情感上,ChatGPT必然与普通人类具有差距。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看看用ChatGPT写出的《雨巷》:

而ChatGPT一类的人工智能能做到如此强大,软件上离不开强大且出圈的训练模型,硬件上离不开CPU、GPU、DPU等芯片提供的高性能底层算力支撑。

ChatGPT此次出圈,核心一点就是其训练模型基于GPT-3.5魔改模型和InstructGPT模型,又加入了人类反馈机制训练。在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数据样本中,不断锤炼近乎于人。

不过,这里提一嘴,现在的ChatGPT训练集内容都是2022年以前的,且并不具备实时更新,这还要在后续的训练中完善。

硬件方面,据业界消息报道,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而且它已经导入了至少1万颗英伟达高端GPU芯片。所以,未来关于芯片研发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吃香。

在ChatGPT所掀起的模仿ChatGPT类产品潮,又会反哺相关产业从上到下的发展。影响最直接的正是半导体产业,甚至为半导体产业博得一片更加温暖的复苏环境。

言而总之,AI、芯片、半导体、HPC、云计算等产业未来可期,可以一冲。

从ChatGPT看:生成式智能的局限

当然,即使ChatGPT已经大获全胜,建立了生成式智能的新一块里程碑。

但是,ChatGPT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局限和监管局限。

在经过大规模的社区传播后,ChatGPT仍被指出:应用落地艰难,商业前景不明。

行业内,调用和运营ChatGPT的成本成为了大多数企业的眼前顾虑。所以,目前想要在大企业中彻底用上ChatGPT,还是比较艰难。

不过黑马比较肯定的一点是,ChatGPT类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对于企业商来说,仍然保持友好和乐观的希冀。

因为Open AI家的ChatGPT是真正的百亿级投资,所以免费的可能性极低。

而这个钱,想要后续得到回报,通过个人会员制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只有ChatGPT的变现之路,在未来更多的指望To B服务。

其实对于大小公司们来讲,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只要ChatGPT运营成本比人力成本更低。

举个例子,奢侈品电商寺库这盘就蹭上了ChatGPT开的顺风车,宣布用ChatGPT替代客服工作人员。

从某种程度上,ChatGPT类人工智能,也是缓解了一些老龄化严重下人口短缺的社会问题。

只不过,ChatGPT必然还需要经历市场的长时间、大规模地考验。

图片源自Pexels

另一个局限就在于——监管。

靴子如何落地?这是所有困扰数字类互联网产品的问题。

包括去年上半年非常火的Web3和NFT,监管就像是一把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心肝发颤。

ChatGPT同样面临这种监管局限,因为走得超前,所以法律法规都还没跟上。

并且,ChatGPT的回答,虽然对于一些政治伦常问题已经进行了规避,显得小心谨慎,但是夹带私货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一旦回答内容涉及仇恨言论或者虚假信息,或者有人利用其编写恶意代码,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并且,如果将其奉为权威,一些不良思想就有可能被潜移默化地移植进人的大脑。

所以,更高维度、更广范围的监管手段,是促进ChatGPT类生成式智能持续发展的必需。

国产平替ChatGPT类将何时诞生?

前文提到,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完成如此完美的人机对话离不开芯片算力支持。

虽然中国和美国在芯片上稍有差距,但是在技术上,中国并非一无所有,在训练模型上,中国也还有希望追赶。

据新京报报道,我国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9万家。九年多来,我国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升。

这份数据,已经说明中国已经有多家公司在AI领域大量投入,甚至有一些不错的成果。比如,AI虚拟人、AI客服工具。

并且,在ChatGPT刚刚火起来之时,也有一款类似的国产AI聊天软件——Glow。

相比于ChatGPT,Glow还能在对话中虚拟语音,体验感也很新颖。只是在回答的广度和深度上,以及一本正经说瞎话的能力上,还是比不上ChatGPT。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训练模型。

另外,在ChatGPT狂潮之后,不仅国外的巨头公司们,如谷歌、微软一类坐不住了,而且多家国内科技巨头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表示也将参与ChatGPT类AI产品研发。其中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甚至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片方——奥飞娱乐。

总而言之,ChatGPT类的生成式智能技术,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方面防止卡脖子,一方面防止思想入侵。

目前来看,国产平替ChatGPT类生成式智能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36氪《ChatGPT可能马上取代你,这是它能做的十个工作》

2.机器之心《史上增速最快消费级应用,ChatGPT月活用户突破1亿》

3.新浪科技《ChatGPT 迅速蹿红背后:底层创新不足,风险令人担忧》

4.智东西《ChatGPT将取代金融、媒体、法律和技术工种?三分之二的从业者说不》

5.财联社《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仍需经受市场检验》

4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清水大树(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4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