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ChatGPT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它的进化能力已经让全球科技圈认清了一个现实:要么加入它,要么在不远的将来被它给取代。
随着GPT-4的发布,不但这点得到进一步佐证,OpenAI还顺带将科技圈的狂欢频率拉短到只有区区4个月的间隔。
对标ChatGPT的Bard翻车之后,谷歌有了种慢一步、处处慢的意味,若连拥有LaMDA、PaLM、Imagen等AI积累的它都无法够到GPT-4的脚步,那么它的未来已经不能仅仅用堪忧形容。
聚焦到搜索引擎产品,当微软Bing搜索早早接入GPT-3.5、GPT-4引发注册排队狂潮时,微软用AI搜索来取代谷歌似乎已经板上钉钉。因为在多模态模型面前,搜索引擎时代的SEO机制、千人千面算法对用户来说愈发像个笑话。
若想不被取代,谷歌只有一条超越OpenAI的路可走。
至于脸书这两年高开低走的元宇宙大梦那就更不用多说了,ChatGPT问世之后,曾经轰轰烈烈的元宇宙风口因为噱头大于实际而渐趋平稳。即便元宇宙这个应用大方向没有问题,但所有人都知道AIGC是比元宇宙更具实际意义的科技前沿。
从GPT-4现在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潜力看,它正飞速对众多传统行业领域构成完全的替代作用,搜索引擎、元宇宙这些大行当之外,一些注定将会被毁灭和再创造的行业领域已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低质自媒体与信息源将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因为借助AI可以低成本、指数级地创造信息;创意文字小说及代码工作者可能随时会被取代;数据分析行业突然显得没有必要;各类咨询行业远不如一个AI来得好用;基于案例和法律文本的律师行业能比AI强吗?
以及,随着GPT-4开始支持图像输入识别,或许验证码、鉴黄师这些机制与行业将迅速消亡,这些创造出来就是为了突出“人”属性的工具在AI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GPT-4的强大并不代表它真的会统治一切,至少在短时间内,我们还有很多机会。
在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层面,谷歌在追赶,百度、商汤、旷视等中国AI企业也在追赶。考虑到模型的迭代速度,我们并不认为其它企业没有机会,OpenAI想要一统江湖的话有难度。
在应用层,随着多模态模型的成熟、越来越多巨头推出自己的模型,AI与人类的交互界面还存在更多机会。智能音箱、耳机将风云再起,语音识别、AR、VR等会持续革新,作为主流智能设备的手机或许也会在应用层面展现出AI之上更大的价值。
何况,中国企业还有在AI技术面向B端市场先天的优势。OpenAI所构建的模型说到底是人工智能的底层,它无法很便捷地应用于日常领域,只有通过各类工具、介质、设备,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
就像现如今所有人都感慨ChatGPT的强大,但基于Prompt(提示、输入方式)的讨论却成为了衍生命题。因为我们虽然知道它很强大,但AI是有门槛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该如何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沟通、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高效给出满意答案,这种风潮甚至催生了Prompt Engineering这类职位的产生。
所以,面对ChatGPT与GPT-4带来的AIGC革命,感觉很快就要被替代的企业与个人倒不用太悲观,AI时代要求更强大的学习与整合能力,这些能力依旧是人类擅长的那一套。
在人类离通用人工智能越来越近的路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未来的创造者,这种思路会让等待AI智能完全超过人类的过程更加有趣,也会让大家更加明白科技赋能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GPT-4强势来袭之际,我们自己的ChatGPT已经来了,百度预告将在GPT-4发布隔天的3月16日召开文心一言发布会。
百度布局AI多年的“文心大模型”能否在GPT-4之下带来惊喜呢?其它中国AI企业会不会延续迎头赶上的神话呢?既然打不过AI,那就期待一番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