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实习生 黄思霖
对于生物学与机器学习结合的大潮,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资深研究员周耀旗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了自己的预测。他认为,传统结构生物学工作者会慢慢被人工智能和其他高通量实验手段所蚕食,但完全被淘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未来的生物学家需要做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与人工智能合作研究一些各自独力做不成的事。”
近期ChatGPT的走红,似乎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机器人的认知,其所能回答各类问题的范围、深度和准确度都大大拓宽和加强。周耀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创新的思维方式,并发展出人工智能交流、合作创新的新兴领域。
周耀旗预想,生物学家的创新探索方向也将由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在各个尺度上的单独研究,逐步演变成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的,多尺度、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
而周耀旗也誓做科研的“老顽童”,做那些人工智能“做不好”的结构,继续坚持做自己热爱的结构生物信息。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学习的过程。只要能学习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向,那么就是虽败犹胜。”周耀旗如是说。
审读:谭录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