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是农业农村部属新闻宣传单位,“国字号”现代传媒机构、大型综合性影视创作生产基地。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三农”影视创作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三农”题材影视作品承载广袤农村的时代变迁,需要紧跟时代、讲好故事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农村题材影片,是随着中国农村的时代变迁不断演变、发展、成熟的。有着新中国建国初期的辉煌灿烂,1949年到1966年生产的728部故事片中,农村题材就有178部。有着改革开放的佳作频出,如《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人生》、《乡情》、《老井》等,都已成为经典,定格在几代人的记忆中。有着进入新世纪的勇毅前行,农村题材影片虽然式微,但也时有佳作,如《暖春》、《美丽的大脚》、《天狗》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农村题材影视创作再度活跃,《十八洞村》、《真爱》、《百鸟朝凤》、《丢羊》、《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秀美人生》、《隐入尘烟》等高质量作品应运而生。
一定意义上讲,“三农”题材影视作品既是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农民的奋斗史和心灵史。一部部作品联结起来,就为人类留下了乡土中国的历史画卷。伟大时代需要伟大作品,伟大作品讴歌伟大时代。中华大地正在进行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实践,既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考验。作为“三农”影视创作的“国家队”,我们切身感受到新时代赋予的职能使命,必须以更大的责任担当,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为时代立传,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三农”题材影视作品是田野里长出的艺术之花,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影视作品不是无根之本,离不开肥田沃土的滋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新一代年轻人从乡村走向城市,离“三农”距离远了;大部分创作者在影视公司、影视院校里学习成长,对当下的乡村生活处于缺席状态,对“三农”感情淡了;很多编剧没有农村生活,在资料堆里体验,靠合理想象创作,使“三农”镜像虚了。不识真农村,何以出精品?农村是片希望的田野,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广大创作者是“三农影视创作的具体实践者,要坚持人民为中心导向,置身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做到“身入”、“心至”、“力行”,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
“身入”就是深入群众,力戒“人到神不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作者要利用乡村采风的机会,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深入生活了解农民,用心用情感悟农民,独具匠心塑造农民,这应该成为所有创作者的自觉追求。“心至”就是倾注真情,力戒“人到心不到”。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方显两脚泥。创作者要厚植“三农”情怀,自己动了心的作品,观众才有动情的时候。“力行”就是开拓创新,力戒“人到力不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键在创新。乡村振兴中不乏生动故事,创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创意创新创造,讲好“三农”故事,唱响“三农”声音。
“三农”题材影视作品面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需要搭建平台、做优传播
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对“三农”题材影片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商业化影片“叫好不叫座”,院线排不上;公益类题材满满正能量,却常看不到;科教类影片不时拿大奖,过后就束之高阁。任何文艺作品,没有进入传播领域获得受众消费,都难言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实践中我们感到,必须搭建平台、做优传播,给“三农”题材影片一个出口。
抓牢农村数字院线建设这个基础。据统计,全国共有52.4万个放映点,使电影放映可以直达村镇,2021年农村地区新增票房过亿大片34部,公益放映场次约961.5万。用好互联网络专题专栏这个渠道。目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84亿,占总体网民的27.6%,农民群众在手机上看电影、追网剧已不再稀奇。我们不仅策划推出一系列“三农”题材短视频,还与人民视频合作开设“云上影院”,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惠及亿万农民群众。办好千场公益电影放映这个活动。中国农影携手中宣部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围绕“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乡村振兴公益电影行”组织千场公益电影放映,已被农业农村部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活动之一。建强中国农民电影节这个品牌。中国农民电影节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让农民群众当主角,共过节、广受益、得实惠,是举办农民电影节的初衷,通过多方携手、共同努力,把电影节办成农民自己的节日,成为广大创作者定期交流的平台,成为“三农”题材影片展示的舞台。同时也希望电影院线、电视台、剧院、直播平台等,或开设影视专区,或组织主题展览,加大乡村振兴宣传力度,推动精品创作和传播。
“三农”题材影视作品处于“不讨好、不吃香”的市场状态,需要行业关注、多方支持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推进,城市院线蓬勃发展,众多商业电影取得良好票房,而“三农”题材影片则倍受冷遇,处于“较高艺术评价、不佳市场反响”的困境。正像有人说的:“导演不愿导,演员不愿演,编剧不愿编,公司不愿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衡量评价“三农”题材影片,不能过分强调“票房就是硬道理”,应当超越纯粹经济的视点、经济的尺度和经济的标准,而应当有一种文化的视点、文化的尺度和文化的标准,要看到“三农”题材影片不仅能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还承担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任务,担负着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和教育感召群众的文化使命。
与此同时,扶持引导“三农”题材影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主导,希望国家建立专项扶持基金或设立专门奖项,对农村题材影片实行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使它们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也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引领创作“三农”题材影片,则需要行业关注和社会支持,希望建立“三农”题材影视联盟,鼓励和呼吁更多高素质的影视工作者加入到“三农”题材影视创作中来,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用镜头记录一个美丽新农村,用光影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作者: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孙密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