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NBA的休赛期,一些“传统节目”都会在夏日里上演。诸如选秀、自由球员市场签约和各种交易等等,再加上真真假假的各种流言蜚语,媒体和球迷们也倒是乐在其中。只不过,所有的这些,都无法与真正的篮球比赛能给人带来的刺激相提并论。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这几周时间里,男篮欧洲杯的开战,才会引来那么多的关注。再加上本届欧洲杯也有很多NBA球迷所熟悉的大牌球星出战,光是看到约基奇、字母哥和东契奇这几人出现在赛场上,就已经足够点燃这个缺乏篮球激情的夏天里。再加上冷门迭爆的过程,以及西班牙捧杯的结局,都让真正的篮球迷们大呼过瘾。同时,很多NBA的从业者们也通过这次欧洲杯,看到了国际篮联比赛的别样精彩,向FIBA学习和取经的声音,也出现在NBA的圈子里。
那么,NBA可以通过这届欧洲杯,学习到哪些先进经验呢?
比赛节奏与对抗强度
看过本届欧洲杯的人,想必都会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那就是相比绝大多数的NBA常规赛,这届欧洲杯的比赛节奏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观赏度也非常高。如果要在NBA找一个对照,那今年欧洲杯的比赛节奏,与上世纪80年代NBA的节奏很相似。
关于这一点,鹈鹕队的篮球运营副总裁大卫·格里芬也深表赞同。而在总结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时,格里芬认为欧洲杯,或者说国际篮联的比赛相比NBA是“身体对抗激烈程度更高的比赛”,而且高出的还不是是一个级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本届欧洲杯的身体对抗如此激烈呢?除了球员的技术特点和球队的整体打法外,裁判的吹罚尺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相比NBA,国际篮联比赛中的裁判,对于一些“附带的身体接触”,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的态度,而且绝大多数的球员也都对此没有意见,都在想方设法地在这样的吹罚尺度下坚持比赛。
在这样的吹罚尺度下,一方面比赛不会经常性地被裁判的哨声打断,另外一方面,球员们的身体对抗强度也会提升到新的高度。两个元素相叠加,比赛的可观赏性自然就获得了提升。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球员们对裁判的抱怨也减少了很多,这也是让比赛变得好看的原因之一。NBA的球员们在赛场上会变得非常紧绷,毕竟在高水平的对抗舞台上,任何一点微小的差别,都可能会造成比赛结果的天差地别。不过在最近这些年里,“向裁判申诉对方犯规”与“无休无止的抱怨”之间的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当一位球员发现自己的埋怨可以给球队增加获胜的希望时,他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力。
但是在欧洲杯的赛场上,那种球员频繁朝裁判抱怨的场面似乎并不常见。一方面可能是球员们不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还有一种潜在的原因,可能就是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他们抱怨得太多,裁判技术犯规的吹罚也会来得更快。
对于假摔的吹罚
除了朝裁判抱怨可能会吃到技术犯规外,打欧洲杯的球员另外一个会引来技术犯规的“高危”动作,就是假摔了。
在如今的NBA比赛里,不只是假摔,那些刻意夸大身体对抗的程度,或者干脆“无中生有”的情况比比皆是,球迷们很难看到一场完全没有类似情况出现的NBA比赛。不过,当习惯了用这个动作和方式为自己争取好处和优势的NBA球员来到国际赛场上时,他们可能就会因此而被打乱节奏。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雅虎体育的记者克里斯·海恩斯在报道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在多场比赛里,从杰森·塔图姆到布拉德利·比尔,很多美国男篮的球员都会在裁判没有任何表示后,直直地瞪着他们。因为他们在NBA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都能获得哨声,或者是获得球星优待。”
其实早在2012年,NBA就已经修改规则,将“假摔”列为被禁止的场上行为,也有明确的惩罚方式。但在过去的这10年里,NBA在贯彻和执行这条规则上的力度,跟国际篮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的确,裁判们在场上经常会犯一些吹罚的错误,比如他们有时会错漏判走步和进攻犯规。但不能因为裁判们可能会出现的错漏判,就干脆不去吹罚某一种场上本不该出现的行为。NBA在这个方面,应该加快自己追赶国际篮联的脚步。
其他规则的修订
除了对假摔更严厉的吹罚外,NBA还可以在很多规则的细节方面,学习国际篮联的优秀经验。
比如在国际篮联的比赛里,暂停的数量比NBA更少,而且在使用暂停的场景方面,国际篮联也比NBA有更多的限制。这样的安排,还是可以提升比赛的流畅程度,对观赏性也有提升。当然,NBA有那么多暂停和比赛中断,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插入广告。但如果未来NBA可以在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加入广告,这样又可以满足商业需求,又可能增加比赛流程度,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而在减少比赛不必要的中断方面,NBA还可以借鉴一个国际篮联的规则,那就是跳球规则。包括本届欧洲杯,国际篮联的比赛只会在开场跳球一次,随后就是按照“球权转换”的规则,在每次有需要跳球的情况出现时,球权就自动交给上一次没有获得球队的一方。这种方式,减少了比赛的中断,对流畅性又是一次提升。
另外,NBA和国际篮联在干扰球的规则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在篮球朝篮筐飞行的过程中,双方的干扰球规则保持一致,但在球接触到篮筐之后,双方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在NBA,在篮球整体没有脱离篮筐的圆柱体之前,双方球员都不能触碰篮球,但是在国际篮联,只要球碰到篮筐,双方就可以随意触碰了。
多数情况下,国际篮联的干扰球规则对防守一方更有利,他们可以更早地破坏对手的进攻。同时,国际篮联的干扰球规则也相对更为简单明了,便于裁判的判断和吹罚。反观NBA,很多时候裁判需要通过录像回放才能判断是否存在干扰球的情况,而这无疑又是对比赛流畅度的干扰和打击。
所以,在这些细节方面,国际篮联的这些经验可以给NBA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提升比赛的观感和流畅。
本届欧洲杯热烈的比赛氛围,让很多球迷感受到了与NBA截然不同的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众多规则以及细节的不同,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元素,那就是欧洲杯是国家队之间的较量,在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催化下,比赛的激烈氛围,自然会比NBA这样的纯商业比赛高出不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NBA没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事实上,联盟也在做着各种尝试和调整,也学习了其他篮球赛事的经验。比如,NBA联盟今年夏天通过了一项决议,将会在2022-23赛季推行一项全新的规则——当比赛的一方开始由守转攻,进入转换阶段时,防守一方球员不针对球、而是针对进攻球员的“故意犯规”,将会被吹罚“转换故意犯规”,进攻方将会获得“一罚一掷”的机会。
这个规则调整,就是NBA参考了国际篮联在针对相似局面时,裁判吹罚“违反体育道德犯规”的方式。这样的规则调整,势必会减少防守方用粗暴的方式,刻意破坏进攻方快攻的现象,也可以增加比赛中精彩镜头的出现可能。这个规则的调整,无疑就是NBA学习和进步的一个标志。但这样的提升永远不会有终点,刚刚结束的欧洲杯无疑给了NBA更多可以借鉴的模版。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