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摄影 > 6张照片包含不同的拍照技巧,手机相机都能用,学摄影要精益求精
6张照片包含不同的拍照技巧,手机相机都能用,学摄影要精益求精
来源:柳侍墨
2022-08-29
282
管理
6张照片很典型:这些摄影技巧,手机相机都能用,新手拍照可参考 侍墨刚学摄影的时候,卡片机还可香呢……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满大街的智能手机。 我们当年扫街的时候,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 现在随处可见街拍和自拍的男男女女。 科技改变生活,让摄影器材变得轻便易携。 所以拍照技巧就更重要了……因为拍照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本期精选的照片,有相机拍的,也有手机拍的。 不过,拍摄技巧都是通用的。 无论您手里拿着什么样的摄影器材,只要学会了这些摄影技巧,一样能拍出很好看的照片。 喜欢摄影点评的朋友,欢迎您把照片发在评论区里。 下一个上墙的,也许就是你。 图1,照片来自于粉丝“坐石临流”。 粉丝留言:这朵荷花的形色还可以吧? 侍墨点评一: 摄影主体有特色,是拍好照片的基础。 这朵荷花很漂亮。 拍摄出的效果也很好。 花蕊旁边的花瓣,半遮半掩的样子很娇羞;花瓣上的纹理和水珠都清晰可见。 选择漂亮的摄影主体,是拍摄出漂亮照片的重要前提。 摄影主体除了选择好看的,还可以选形态比较奇怪的。因为,无论是好看或者不好看,只要是有特点的,都能被读者很快记住。 有时候,奇奇怪怪的摄影主体会更出彩。 图2,照片来自于粉丝“荏苒719”。 粉丝留言:还是来睡莲(HUAWEI P40 Pro)。 侍墨点评二: 注意摄影主体上的细节。 这张睡莲的特写,是用华为手机拍的。 侍墨虽然用苹果,但是不耽误我给华为手机点赞。 优良的拍摄装备,加上优秀的摄影技巧,等于优异的摄影作品。 所以说钱花哪儿,哪儿就好。 优良的拍摄装备更有利于精益求精。 图2-2 在这张照片当中,虽然景深比较浅,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沾在花瓣上的水珠; 就是不知道花蕊中间那俩白点是啥东西? 侍墨把照片放大看了看,也没瞅出来个所以然。 精益求精确实不错,优点和疑惑都特别明显。 图3,照片来自于粉丝“TA1K-DB”。 侍墨点评三: 摄影师要有操纵摄影主体的意识。 首先,这张照片有肯定不是这位粉丝最近拍摄的。因为这张照片我早就见过了。 不过,既然这位粉丝把图库里的照片端出来让侍墨点评,侍墨也不能驳人家的面子。 毕竟侍墨也拍摄过类似的照片。还是有摄影心得可以分享的。 图3-2 这张照片,拍摄的内容是,一只仓鼠在嗅花。 首先,花的茎杆,与仓鼠的身体,以及仓鼠抓住茎杆的手臂,呈现出了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构图,让画面极富几何美感。 其次,仓鼠拍出了眼神光。 无论是拍动物还是人物,眼神光都是无比重要的。有些键盘摄影师会把人和动物区别对待,认为动物就不需要拍脸了,也不需要眼神光……肯定不行。 拍人像,模特是摄影主体; 拍动物,动物是摄影主体; 都是摄影主体,凭啥要双重标准? 动物为啥不能要脸,有眼神光? 图3-3 啮齿动物是可以当成宠物的。 比如兔子,比如松鼠。 侍墨家里养过兔子,现在养着花栗鼠。 就是上图这种。 想拍摄眼神光?分分钟的事儿。 你的宠物能不听你的话吗?最土的办法就是投食。塞一颗核桃,你就拍吧。 摄影师要有操纵摄影主体的意识——拍人像也是如此。 不要担心宠物看见镜头会逃跑。逃跑是因为不习惯,你要让宠物养成看见镜头就往前凑的习惯……多预备一些零食。 图4,照片来自于粉丝“智慧的鲸落”。 粉丝留言:老师辛苦了,请看一下这幅照片,谢谢指导。 侍墨点评四: 注意摄影主体周边。 这张照片中的摄影主体是凌霄花。 凌霄花这种植物,花红叶子绿,色彩反差明显,视觉冲击强烈,特别容易出片。 不过,这张照片中的凌霄花似乎有一点点模糊。 侍墨特意放大仔细看了一下,前景中的树叶子脉络清晰,似乎比花还清楚。 图4-2 用花卉作为摄影主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摄影主体周边的景物。 比如,能不能用花朵旁边的树叶子当成前景? 摄影前景能不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比如,让摄影前景中的树叶子,组合成一个半包围的框架构图。 图4-3 注意摄影主体的周边,指的是照片的平面效果。 说直白一点,就是摄影主体的周边,尽量不要出现“影像重叠”之类的情况。 就像拍摄凌霄花,如果摄影背景中出现很多同款,就会因为主体与背景有影像重叠,而产生“同色扩散”,摄影主体看上去会显得“量大”,看小图就是呼啦啦的一大片。 图4-4 简洁的画面,更容易突出摄影主体。 同样是拍凌霄花,图4-4就比4-3看上去更舒服。为什么?因为没有多余的画面元素。 如果是要选摄影陪体,就要只选对摄影主体有用的部分;不要让摄影陪体对主体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拍摄效果。 图5,照片来自于粉丝“边走边飞815”。 粉丝留言:这张呢?谢谢老师。 侍墨点评五: 巧妙利用透视关系,让照片更有意思。 摄影和国画最大的不同,是摄影作品是焦点透视,国画作品是散点透视。 《韩熙载夜宴图》能直接切割成五幅连环画,摄影作品就不能直接切,还得用后期找补。就是因为,透视关系不一样。 焦点透视最大的特点,就是近大远小。 图5-2 这张照片里的这个沙漠雕塑,虽然本身就挺醒目,不过为了拍摄出更为夸张的效果,还是利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站得很远,雕塑离镜头很近。 看影子就知道了。 人和雕塑的影子都不在同一个位置,哈,肯定是近大远小无疑。 图5-3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我们可以拍摄出很多有趣的画面。 比如,透过眼镜拍风景。 把焦点放在镜框里面,镜框中的景物就是“实的”,焦点之外肯定就虚化了嘛! 眼镜框还能当成是前景框架构图。 一手拿眼镜、一手拿手机反倒没啥难度。用单反拍照还得调焦距呢,再加上眼镜,两只手都不够用。 图6,照片来自于粉丝“荏苒719”。 粉丝留言:横平竖直必须的。 侍墨点评六: 注意视觉重量的平衡。 有些照片,构图好像没问题,但是拍照效果就不太理想。为啥呢?因为视觉重量不平衡。 那么,如何平衡照片中的视觉重量呢? 首先,要记住三点: 1、深色的景物会比浅色的景物“看上去更沉重”; 2、相同颜色的景物,面积越大越“沉重”。 3、清晰的倒影,会让景物的视觉重量翻倍。 图6-2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粉丝上传的这张照片。 1、这张照片中的水平线是端平了的。所以景物不会歪,照片看上去会比较舒服。 2、水面无风,所以倒影相对比较清楚。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形成了放射状的视觉引导线。 3、有了倒影的加持,岸上的景物更加漂亮了……当然,视觉重量也翻倍了。 4、阴郁的天空啥都没有,属于“光板天”。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减少天空的画面占比,多拍地面。 图6-3 视觉重量不平衡,在拍摄建筑物的时候比较常见。 尤其是,当出现倒影的时候……视觉重量会翻倍,重的会更重,轻的会更轻。 所以,如果有面积比较大的景物,一定要安排好它们的位置。 简单讲,要是面积大的部分有两块,就让它们分布在照片的左右——左右平衡嘛! 要是面积大的部分只有一块,就尽量往照片中间放——放中间更稳当。 图6-4 如何学习更多实拍技巧?记得常看侍墨点评! 欢迎您收藏本文,点赞和转发,分享出去。 也欢迎您给我留言,在评论区里分享其他拍摄经验。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冷冷的太阳(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