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周洁 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如今在城市农村、街头巷尾,我们总能看到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治理、交通劝导,还有义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活动,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不过你知道这些志愿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吗?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仪式。(资料图)
20世纪90年代,共青团中央启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艰苦创业精神,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首先推出的实施项目。
行动是以青年自愿参加为基本特征,以义务服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性活动,主要围绕社会公益性劳动、维护社会治安、抢险救灾、美化环境、移风易俗、扫盲治愚、社区服务、社会咨询服务、文体活动及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青少年帮教等方面开展。活动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群体性、突击性、阶段性的志愿服务活动;一种是专业性、技能性、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的参加者是由共青团组织出面招募或组织的热心社会公益服务事业的广大青年或志愿者组织成员。
1993年12月19日,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铁道团委组织2万余名铁路系统青年志愿者,在北京至深圳2.14万余公里的铁路沿线上率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帷幕,中国青年志愿者从此走入中国社会。经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逐渐深入到社区和千家万户,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此后,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又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这项活动走入了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994年2月24日,共青团中央向全社会发布了“心手标”,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统一标志。20多年来,“心手标”广泛应用于大型赛会、扶贫支教、应急救援、海外服务等志愿服务场景,成为最受志愿者欢迎、传播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中国志愿服务文化符号。
1994年9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大会,成立了全国性的学生志愿者组织。同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成为指导全国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统一性机构,12月6日,全国青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欧洲志愿服务组织联盟,共同举办了“青年志愿服务国际磋商会”。这一系列的活动,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四川志愿 携手圆梦”活动现场。(资料图)
如今,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四川各地青年积极参与其中。截至2022年5月2日,四川共有注册青年志愿者6224650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32338636小时,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遍了巴山蜀水,为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四川省委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