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文化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2年7月外国文学重点新书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2年7月外国文学重点新书
来源:中国作家网
2022-08-02
302
管理
2022年7月外国文学重点新书 《血清素》 [法] 米歇尔·维勒贝克,上海译文出版社,金龙格 译 米歇尔·维勒贝克的《血清素》是一部期待已久的作品。法语版于2019年出版,书稿在2018年11月法国巴黎“黄背心”运动爆发前完成,被认为对该事件做出了某种预言性书写。《血清素》讲述一位患有相思病的农业工程师为法国农业部撰写贸易报告并且厌恶欧盟的故事,抨击了那些“不为本国人民利益而战,但愿意为捍卫自由贸易而牺牲”的政客们。评论称,这是一部关于个人对抗抑郁、个人对抗社会瓦解的小说。 米歇尔•维勒贝克是法国当代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凭借处女长篇《基本粒子》崭露法国文坛,狂销超过40万册,后又凭借《地图与疆域》获得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文学奖。每有新作推出,维勒贝克都能成为争议的焦点。但无论大众怎么评价,维勒贝克的作品 “独一无二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血清素》是他的第七部长篇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还将推出维勒贝克为“克苏鲁神话”创始人H.P.洛夫克拉夫特写的传记《反抗世界,反抗人生》。 《缺席的城市》 [阿根廷] 里卡多·皮格利亚,四川文艺出版社,后浪出品,韩璐 译 随着里卡多·皮格利亚的作品越来越多译介到中国,这位阿根廷小说家在拉美文坛的地位与声誉正不断被中国读者发现。皮格利亚称得上“拉丁美洲最独特的文学声音之一”,曾获多项西班牙语文学重要奖项。《缺席的城市》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已被译为多国语言,曾被阿根廷20世纪重要音乐家赫拉尔多·甘迪尼改编为同名歌剧。小说背景设置在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统治阿根廷的军事独裁时期,其间,反对独裁政权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常常莫名失踪。皮格利亚在书里虚构了一台神秘机器,这台机器拥有一个女人的心智和灵魂,能够输出故事。当“女身机器”输出的故事传播真相时,警察便试图介入并将之捣毁,确保社会话语的稳定和对记忆的抹除。记者朱尼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四处游荡,在不同的故事中进退,试图解开那条总是充满等待和延宕的线索。 皮格利亚主张“所有的故事都是侦探小说”,喜欢用天马行空的创意对文本进行加密,读者则化身为侦探对其进行解码。与此同时,皮格利亚将文学批评融入小说创作,通过互文、戏仿等后现代小说技法,与经典作家对话,呈现在真实与虚构、政治与文学、历史与现状等方面的深刻洞见。在《缺席的城市》中,皮格利亚便频繁出入博尔赫斯、乔伊斯、福克纳、爱伦·坡、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文本,更是对马塞多尼奥·费尔南德斯、罗伯特·阿尔特、《神曲》《一千零一夜》等多有指涉。 《魔幻之爱》 [阿根廷] 罗伯特·阿尔特,四川文艺出版社,夏婷婷 译 凭借《七个疯子》《喷火器》等作品被中国读者知悉的阿根廷作家罗伯特·阿尔特,是又一位“被遗忘的经典”。好在,他的传世之作正不断被中文世界挖掘,陆续推出了多部中文译本,《魔幻之爱》是最新引介的一部。该小说以20世纪初阿根廷社会为描摹对象,讲述了一段执拗却低沉的爱欲絮语,充满戏剧张力。相比于阿尔特的其他小说,《魔幻之爱》显得更加私人性,形式上也带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是一部非常有“阿尔特味道”的作品。 罗伯特·阿尔特的粉丝包括胡里奥·科塔萨尔、罗伯特·波拉尼奥、里卡多·皮格利亚、胡安·卡洛斯·奥内蒂等重量级拉美作家,他有着“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之美誉,也被认为是“恶文学现实主义”先驱。里卡多·皮格利亚便称他是“阿根廷现代小说之父”“最重要、最伟大的阿根廷小说家”,这个评价高得让人惊讶;胡安·卡洛斯·奥内蒂则称其“文学天才”,并对他不为大众所熟知感到诧异。 《在绝望之巅》 [法] E·M·齐奥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出品,唐江 译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首部作品,写于他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书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该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E.M.齐奥朗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尼采”,作品以断章体的形式和对痛苦磨难、虚无主义等问题的思考而著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苏珊·桑塔格、伊塔洛·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保罗·策兰、萨缪尔·贝克特等众多当代名家都对他推崇备至。苏珊·桑塔格曾专门撰文评介,称齐奥朗是“是当今思想最精细,写作最具力量的人之一。” 《重返昨日世界》 [美]利奥·达姆罗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出品,叶丽贤 译 《重返昨日世界》的书名让我们想起茨威格的名作《昨日世界》,两部书确有渊源。如果说茨威格的《昨日世界》直面了欧洲黄金年代的消逝,那么达姆罗施的《重返昨日世界》则呈现出人类迈向现代世界的灿烂图景。本书对创建于18世纪伦敦的“文学俱乐部”做了回顾,将重心放在以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为核心的时期。“文学俱乐部”的成员,既有像约翰逊这种从穷文人街奋斗出来的,也有鲍斯威尔这种喜欢在城市寻求刺激的性冒险的纨绔子弟,既有议会演说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还有戏剧演员和画家。利奥·达姆罗施用出色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文学笔触为读者描摹出一幅18世纪英国伦敦的文化盛景,堪称一部“集体传记”的大师之作。 利奥·达姆罗施是哈佛大学恩斯特·伯恩鲍姆文学名誉教授,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他在《重返昨日世界》中以人物的生平为时光通道,把读者引向乔治王朝时期宏阔的社会图景,展现那个时代绅士的生活做派和婚姻伦理,法国大革命前夕英国政坛的喧嚣,英国与爱尔兰、印度、北美等殖民地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英国国内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文艺创作活动等。该书曾登上《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哈罗德·布鲁姆评价“刺激而美妙”。 《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全集》 [美] 凯瑟琳·安·波特,湖南文艺出版社,王家湘/鹿金/李文俊/曹庸/屠珍 凯瑟琳·安·波特是二十世纪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女旗手、与威廉·福克纳等齐名的美国南方代表作家,被誉为“第一流的艺术家”“作家中的作家”。她曾先后两次获得古根海姆奖,1962年获欧·亨利纪念奖,1967年获全国文学艺术协会金质奖章。波特终其一生践行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与现代主义的反抗,她为传统所规训,又不断试图背离传统,践行着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她的写作素材大都源自生活:为爱出走,叛逆,奔赴墨西哥参加革命……她以文字为武器,打破了传统施加在女性身上的迷雾与枷锁,以及对人类命运及历史的悲剧式洞察,其作品跨越种族、阶级、性别、文化、地域等界限。 《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全集》出版于1965年,收录了波特一生中创作的全部26个中短篇小说,是这位出色的文学家及文体家的文学成就集大成,更为她赢得了1966年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本书系波特小说首次完整译介,主要收录波特创作的两类小说:一类作品脱胎于作者的自身经历,另一类作品则大多取材于作者的所见所闻。 《帕拉尼克谈写作》 [美] 恰克·帕拉尼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凤凰壹力出品,李雪雁 译 恰克·帕拉尼克凭借《搏击俱乐部》《肠子》《窒息》《幸存者》等作品闻名,在全世界拥有大批忠实的粉丝。他的作品糅合了讽刺、戏剧、恐怖、真实与美丽等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其中,《搏击俱乐部》被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改编成同名电影,博得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帕拉尼克谈写作》是恰克·帕拉尼克的写作回忆录,他在书中分享了《肠子》《搏击俱乐部》《窒息》等诸多畅销书的创作经验,通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传授严肃实用的写作技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作指导用书。 《日耳曼中世纪文学》 《关于<马丁·菲耶罗>》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 [阿根廷] 玛丽亚·埃丝特·巴斯克斯,上海译文出版社,崔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博尔赫斯全集”不断补遗中,今年将继续出版《日耳曼中世纪文学》《关于<马丁·菲耶罗>》等作品。其中,《日耳曼中世纪文学》由博尔赫斯与阿根廷作家玛丽亚·埃丝特·巴斯克斯合作,将日耳曼中世纪文学介绍给读者,将源自同一个根系的三种文学汇总成一部珍贵的著作。《关于<马丁·菲耶罗>》则是关于《马丁·菲耶罗》这部阿根廷文学扛鼎之作的客观介绍、全面剖析和完整评论。 博尔赫斯极为钟爱《马丁·菲耶罗》,称其为阿根廷文学的代表,认为它与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福楼拜的作品不相上下。博尔赫斯与玛加丽塔·格雷罗一同在《关于<马丁·菲耶罗>》中介绍推广《马丁·菲耶罗》,详细分析高乔诗歌的特点、作者何塞·埃尔南德斯的生平经历、该作品的内容,并总结梳理了相关评论和研究著作,是了解和认识这部著作的绝佳材料。 《浅草九宫鸟》 [日] 川端康成,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汪正球 / 帅松生 译 浅草作为江户最早的闹市,是东京繁盛活跃、鱼龙混杂的大众娱乐地界。川端康成1917年从故乡来到东京,最初的落脚地正是浅草,此后更是以浅草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描绘出一幅幅浅草众生的浮世绘。《浅草九宫鸟》收录川端康成1930年代创作的三部与浅草相关的中篇小说:《虹》《浅草九宫鸟》和《浅草姐妹》,川端康成把视角投向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观察和再现她们的梦幻与情爱,单纯与邪恶,生之苦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浅草姐妹》被日本著名导演成濑巳喜男改编为《浅草三姐妹》。 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主张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浅草九宫鸟》是对此种写作理念的实践,正如川端康成自己所言,“这些作品作为浅草的生活记录、风俗记录恐怕是不够的,但若作为浅草的见闻录、印象记,可以一直流传于世,可供后世读者欣赏的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葡]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四川文艺出版社,桑大鹏 译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讲述来自安哥拉罗安达的父子俩,为了治病来到前宗主国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他们需要一边忍受宿疾的折磨、一边面对债台高筑的生活,曾经美好的幻想被残酷的现实破灭。小说在第三人称视角的叙事和第一人称的书信电话间来回推进,充满人物的幻想和沉思,以及大量隐喻和伏笔,写尽了失去故土的现代城市隐形居民的孤独、茫然和绝望,记录下被边缘化的黑人移民的苦难与声音,展现出后殖民世界的幻想与幻灭。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是葡萄牙籍安哥拉裔散文家和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罗安达,在里斯本附近长大,获得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她的作品聚焦于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2015年出版的处女作《这头鬈发》让她声名鹊起,2018年获得葡萄牙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写作奖。《罗安达,里斯本,天堂》在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西班牙断章》 《热情的去向》 [日]堀田善卫,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出品,黄象汝 译 堀田善卫是日本“战后派文学”代表作家、评论家,曾获包括芥川龙之介奖在内的多项日本重要文学奖项。他具有超越同时代作家的全球性视角,游历多国,独特的创作题材与贯彻其中的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让他的作品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1977年,堀田善卫带着家人前往西班牙,开始了长达10年的旅居生活,最初居住于临海的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后一路南下,途经莱昂、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最终来到格拉纳达。堀田善卫为此写下了两本文化随笔集《西班牙断章》和《热情的去向》。 中国作家张承志对堀田善卫很是推崇,他曾按堀田善卫的图书“索骥”,游历西班牙。他写到,“两次旅行西班牙,我的背囊里都有堀田善卫的书。《西班牙断章》,还有《热情的去向》。对照着他的描写,我踏遍了安达卢西亚的处处古迹。” 《罗特小说集10·沉默的先知》 [奥]约瑟夫·罗特,漓江出版社,黄河清 译 《沉默的先知》是奥地利作家约瑟夫·罗特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7至1929年间,但很可惜未能全部完成,在作者辞世后根据遗稿整理和出版。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来讲述弗里德里希·卡尔干幻灭的一生,记录了这位失去祖国的革命者所经历的生活和战斗,以及他和维也纳官宦之女希尔德的爱情。故事发生于20世纪初,随着人物的成长,叙事空间也在敖德萨、的里雅斯特、维也纳、苏黎世、莫斯科、库尔斯克和巴黎等城市间迁移。 约瑟夫·罗特与卡夫卡、穆齐尔等伟大的德语作家齐名,是“作家中的作家”,深受约翰·库切、纳丁·戈迪默纳丁·戈迪默等名家推崇。他出生在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记者为维也纳不同报社写稿,不到三十岁便发表文学作品,至四十五岁英年早逝时已出版小说数十部,其中篇、长篇和短篇小说均出手不凡。罗特的小说以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受到广泛关注,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更是现代德语文学中关于“哈布斯堡神话”的标志性作品,被苏联作家爱伦堡评价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成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陈涛、王杨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清水大树(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