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名句,提出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出自《大学》,意思是诚然如果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而且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大学》在南北朝时始有单行本,南宋朱熹重新划分经传,调整顺序,增补传文,作《大学章句》,并将《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于是《大学》作为“四书”之一,升格为与“五经”相提并论的经典。
如何理解《大学》的主旨与根本,历来注疏多有歧义。大致来说,汉唐儒者注重外王的治国平天下,宋儒注重内圣的心性修养,现代学者百家争鸣,看法各不相同。东汉郑玄《礼记目录》说:“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意思是,之所以称为《大学》是因为是教人广博学习以从事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唐代孔颖达疏《大学》:“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他发挥郑玄之说,《大学》主旨是为学治国,但以明德为本,诚意为始。这一结论显示了儒学从汉唐注重外王的治国平天下向注重内圣的心性修养的诠释转向。
大人之学即成圣之学
宋儒无论程朱陆王,都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朱熹《大学章句集注序》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集注》把“大学”解成“大人之学”。
什么是“大人之学”?朱熹后来在《经筵讲义》中朱熹进一步解释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小子之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诗、书、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是也。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此篇所记皆大人之学。故以《大学》名之。”有人向他请教“小学、大学如何?”朱熹回答说:“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忠信孝弟之类,须于小学中出。然正心、诚意之类,小学如何知得。须其有识后,以此实之。大抵大学一节一节恢廓展布将去,然必到于此而后进。既到而不进,固不可;未到而求进,亦不可。”显然,朱熹是从古代教育体系来论述“大人之学”,主要是指学习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进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的大学问。朱熹认为《大学》是“修身治人底规模”,好像盖房子,必须先打好地基;《大学》是“为学纲目”,熟读《大学》等于搭好了房子的“间架”,将来就可以“却以他书填补去”。这就是说,无论是做学问,研究儒家经典,还是做人,从事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大学》都为人们奠定了做人的基础和为学的规模,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借用《孟子》的观点对“大人”“大人之学”予以解释:“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由此可见,大人就是具有仁心的人,他能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即把整个宇宙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对天地之间的所有生命、事物都能够以仁爱之心待之,无私欲之弊,能够明其明德。反之,则为小人。所以,大人之学就在于去其私欲之蔽,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可以看出,王阳明主要是从“大人”的本质特征上理解的。
总之,大人之学就是学做圣人之学,即成圣之学,希贤希圣之学。
修身为本
《大学》言简意赅,纲目明晰,义理深刻,把儒家的道与学融为一体。就全书的文字结构而言,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从大纲讲大学之道。二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细目讲大学之道。
“三纲领”就是三条基本原则,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明德”,但这种“明德”往往为后天物欲习染,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使人们明白行善的道理,进而彰显自己的善行,推己及人,走入社会,亲爱于民,达到道德完善的圣人境界。
为了具体落实“三纲领”,实现“明明德于天下”的终极理想,《大学》设计了修养工夫的“八条目”,即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环相扣的步骤进行人生修养,中心环节是修身。以修身为界,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项是修身的前提,后三项是修身的目的,就是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修身,离开修身的格、致、诚、正都失去了意义;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齐、治、平是修身的主体推衍。因此,修身作为“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止于至善”总体目标和达到“明明德于天下”最终理想的根本,故称“修身为本”。
以修身为本,还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实践的内外、本末、终始关系。首先,“修身”的“身”不是指肉体之身,而是指身心一体的生命整体;“修身”是由内而外,内外交修,格、致、诚、正是内修之目,齐、治、平是外修之目。其次,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条件,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由修身出发,便可能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上面说的“物有本末”。第三,针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言,修身是“终”,其他则是“始”,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事有终始”。
“八条目”还展示了双向互逆的逻辑思路:一是从“明明德于天下”到“格物”,即“明明德于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二是始于“格物”,终于“平天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条思路正好相反,第一条思路是逆向的,是由终极理想向起点的逆推,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发展,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基础;第二条思路是顺向的,是由始基向终极的顺推,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发展,前后照应,收尾相接,最后归结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是说对每一个人都是普遍适用的。“修身为本”,即所谓“知本”,“知本”就是“知之至”——最高的智慧。
《大学》的现代性阐释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对《大学》有现代性的阐释:“按照《大学》的说法,自上层统治者和文化精英直到贩夫走卒,都应以修身作为根本。根本不立则道不得流行。所有为着人的发展的道德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制度设施都依赖于修身,由此方可达致家庭稳固、社群规整、邦国安定乃至天下太平。这种与道德、社会和政治相通的个人主义基于一种简单的观念,即整体健全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活力。人的终极完善意味着家庭、学校、社群、国家乃至天下之每一以及一切成员的良好修养。”因此,“修身在自我与形形色色的政治、社会、文化团体构成的社群的链环中居于中心地位。就个人方面而言,修身涉及复杂的经验学习与心智锻炼过程。就人类总体发展而言,修身则为家庭稳固、社会有序和世界和谐的基础……修身的核心地位促使中国思想家们将伦理付诸实施,将审美作为经验,将形上学转化为智慧,将认识论运用于沟通。”
《大学》虽然没有出现“内圣外王”四个字,但整体思想结构可以用“内圣外王”来概括。“三纲领”与“八条目”就是“内圣”与“外王”的对应。明明德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相对应,具体修养方法是知、止、定、静、安、虑、得,都是修身之内的事,是属于内圣方面;亲民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对应,都是修身之外的事,是属于外王方面。“止于至善”是总体目标,“明明德于天下”是最终理想,二者为内圣外王一体两面的统一。“三纲领”和“八条目”不仅是理论性的进修步骤,而且是人格养成的阶梯。通览四书五经,细绎儒学义理,体悟圣贤精神,我们就会发现,儒家学说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循着“三纲领”和“八条目”而展开的。所以,“三纲领”和“八条目”不但是一把打开儒学殿堂大门的钥匙,使我们能够登堂入室,把握儒家经典的奥义,领略儒学殿堂的基本结构,而且能够使我们把握修行践履的次第,找到人格提升的阶梯,从而实现理想的人格境界。(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联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兼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
示范支部共读
【民革成都市委会金堂县总支部】
民革成都市委会金堂县总支部成立于1983年1月,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112人。近年来,总支部在民革成都市委会和中共金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继承发扬孙中山先生“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的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重团结、兢兢业业干实事,先后荣获民革中央全国先进支部,民革四川省委会先进集体、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民革成都市委会参政议政、抗震救灾、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民革成都市委会金堂县总支部党员之家被民革中央授予“优秀民革党员之家”、总支二支部被民革中央授予“示范支部”荣誉称号。
学习感悟
支部党员尹 茜:
《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更是儒家经典。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结合,到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成为“四书”之一。我以尊崇先贤的心态拜读了《大学》一文,感悟颇多。
《大学》通篇是引领教育人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修”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治”达到内外兼修。纵观历史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浸润我们的心田。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古人的灼见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营养,修身养性、知行合一。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需要对学生循循善诱,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使其可以明明德,进而为中华民族之复兴不懈奋斗。
支部党员姜建业: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被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大学》从“仁”和“爱”的主张出发,提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伦理思想;以仁政、德治,孝、悌、善,格物、致知,揭示了儒家追求的人生价值;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纲领,指明人们道德修养的实践方向;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告诉人们道德修养的具体路径。
《大学》作为开悟启蒙的读物和“初学入德之门”的教材,仍然值得今人研读品鉴。《大学》教人以明辨是非为起点,指出人的成长之路,其提倡的教育内涵依然符合我们现代社会教育的观念,教导我们既要有实事求是、求知不辍、言行一致、心胸坦荡的高尚品德,也要有胸怀家国天下的远大抱负;其价值关怀、人文意识是儒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凝练,引导我们提升道德水平,弘扬传播正能量,真正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贡献力量。
支部党员张 楠:
“格物致知”是《大学》中追求人生终极目标的阶梯之一,是内修外治的重要认识论。
格物致知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并彻底探究它的原理。
格物致知首先要达到的便是“知本”,即认识自然事物的根本,对自然本质奥秘有挖掘的好奇心,从而增加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实践的观点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相辅相成。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格物致知、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认识的结果。我国不仅在实践中走上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在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格物致知的力量。
支部党员聂 辉: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的教材。宋朝大儒程伊川说过:“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由此可见,对于“初学”者而言,《大学》的地位甚至超过《论语》和《孟子》。
儒家从“仁”“爱”的主张出发,在《大学》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仁政、德治;二是孝、悌、慈;三是格物致知。《大学》开篇就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古代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紧接着指出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即“八条目”。“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在修养,即“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在事工,即“外王”。
今人应汲取“大学之道”和“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内涵,修得一身浩然正气,争当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行者。
经典品读 《大学》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大学》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节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