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家居 >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来源:光明网
2022-06-19
266
管理
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父母,都是孩子们每一个年龄段的“新手”。 特别面对孩子居家学习上网课,父母如何引导和陪伴孩子?如果孩子出现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拖沓、专注度不够、自律能力差等问题,又该如何做? 家庭是孩子最近的课堂,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们度过的每一天,都在为自己答题,也在为孩子的人生打样。小编梳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和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帮助大家拿下这些挑战。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身教胜过言教,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示范。倘若我们走在前头以身作则,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有底气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即便没有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 自己学起来,也很有必要 总体来看,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在家学习,更容易滋生消极情绪。倘若你没有去单位上班,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也不妨读读书,看看报,做点同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 如此,孩子内心会更加宁静。 2. 来一点“共同关注” 网络世界浩瀚无边,信息真假难辨,极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传播官方的、真实的信息,过滤情绪宣泄的文字,推送理性思辨的文章,和孩子一起收看高价值的影视节目,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 3. 学校的那些事门儿要清 作为家长,要同步关注学校的信息,了解学校的要求,知道学校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唯有了解,才有可能帮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大包大揽,而是从旁观察,做好补台的准备,必要的时候提醒监督。你上心了,孩子也重视。你不重视,孩子随意的可能性大增。 4. 走进看看,胜过千言万语 无数实践证明,有监督的学习行为,往往更高效。作为家长,有必要履行观察、提醒、反馈的职责,否则,学习容易徒具形式,缺乏实效。 走进并非走近,而是一种零距离接触,深入其中,包含两层意思。 ○ 走进房间,看看有没有在听课,听课的状态是不是良好,有没有做课堂笔记。 ○ 翻开作业本看一看,看看书写的数量,初步了解完成的质量,你无须是专业的人才,但你只要打开他们的作业,翻开他们的书籍,基本上能了解八九不离十。 5. 帮助树立远大志向 一些家长认为,树立远大志向是学校的任务。其实,家庭也承担同样的任务。远大志向是孩子的学习动力保持持久的重要因素。 那么,该如何做呢? 引导孩子“扫一屋”,家长可以设立一个“家庭记事板”,让孩子看到家庭中的问题,定期分享,听听孩子如何看待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引导孩子“观天下”,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动力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当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在遇到两难选择的时候,能更坚定、不纠结、不迷茫。 从小树立志向对孩子的意志品质、眼界和思维方式都会有很好的启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你的世界不仅有学习,还有外面的生活,帮助孩子慢慢地懂得:什么叫“尊重知识、敬畏自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挺身而出、临危不惧”,“责任担当、积极作为”。同时,也要让孩子意识到,社会上也有百态人生,明白什么叫“疏忽大意、畏手畏脚”,“推波助澜、没有立场”,“见利忘义,没有底线”。 怎样让孩子保持专注? 孩子是体会得到心流的感觉的。一个人,只有体会到心的流动,才知道做那些需要耐心、需要慢、需要高智力的、高密度高浓度的事情,是怎样一种感觉。他一旦获得了那种感觉之后,他会再一次要那种感觉,这种高智力的活动,做过一次之后,会上瘾,下一次还想要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成就感。 培养安静专注的能力不容易,有几个秘诀: 1. 最好全家人同时做一件事 其实,一天你应该有一个高质量跟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跟孩子一起做,这事儿的成功机率会大大升高。 2. 搞个“电子监狱” 全家一起阅读写作的时候,把手机、iPad啥的全部放到一个盒子里面,这个盒子名字叫电子监狱。人类离开手机,寿命延长一倍。因为聚焦不受打扰的状态效率极高。 3. 从阅读写作开始 为什么阅读写作是最容易开始的? 阅读和写作不需要门槛。只要你会认字、会说话、有想法、有记忆,就可以阅读和写作。 4. 从三分钟开始 我“治”猴子型娃娃的方法,就是要求他三分钟不停笔,一直写下去——先让孩子上好厕所、喝好水、保证有3支笔能顺利工作,给他一个三分钟沙漏,告诉孩子:只要写满三分钟,就可以不写了。 6岁以上的孩子只要给他三分钟,他把头开了,一般都能写15分钟到20分钟,这是很了不起的。 孩子无法坚持遵从计划怎么办? 1. 为什么孩子总是反抗计划呢? 这是因为孩子有两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个需求叫做控制感,他对一个事情没有控制感;一个需求是价值感,孩子的价值感没有得到满足。 在制定计划之前问孩子:哪些事情是你特别想做的?做了之后让你特别开心,早上睁开眼睛就不想赖床的? 你要尊重孩子的真实回答。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做到他特别想做的事情,他是会非常抵触计划的。计划再英明再伟大,孩子也会抵触。 第二是孩子的价值感要得到满足。孩子特别喜欢写作课的时候,通常是他取得了重大突破,写出好文章的时候。一个人迎接了挑战,获得了成就,他才会喜欢一样事物。 计划的该做部分,应该由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构成。 所以,我们的计划里面一定要包括这两部分:想做的和该做的。有价值感和控制感的计划才能够被执行,而且它值得被执行。 2. 为什么计划总是完不成? 因为没有细节。 很容易执行的计划是什么样的? 比如上图:9:00~10:00是学英语。后面说了是精读的第5课,计划到具体学什么。 阅读什么呢?《我的名字叫红》。规定了具体要读哪本书。 社交是什么?社交如何做计划? 提前约好社交伙伴,商定具体时间以及社交项目,将计划精细到什么时间,跟谁,怎么玩,这样的计划就很容易执行下去。 从这些细节,你能看出这是一个执行意愿极其强烈的计划。 这就是做计划的能力,总的说来就是:第一,在设置的时候要控制感和价值感都满足。第二,要具体地、有细节地去实战。 居家如何坚持运动? 1. 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计划需要详细到什么时间段做什么运动,精确到每天每小时每分,尽量每天都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运动,将运动计划坚持到底。 或者制定一份家庭共同运动打卡计划,比一比谁在家坚持运动时间长。 在执行之前,全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运动打卡的目的及意义,给自己的运动设置一个目标,全家人一起约定运动打卡的时间段、打卡公约、奖惩制度…… 确定好家庭共同运动打卡计划,可以由孩子或者家长制作一张打卡计划表,挂在家中醒目位置。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实际运动情况,进行打卡。等到约定时间来临时,一起检验各自是否完成打卡任务。 根据事先约定的奖惩制度,对于完成任务或未完成任务的人,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2. 运动强度由低到高渐进递增。刚开始时不要太勉强自己,由低强度到高强度运动,循序渐进。 3. 增加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增加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减少单一运动带来的枯燥感和惰性。 比如,跟着视频或音乐,来段亲子健康操,在活跃身心、提高节奏感锻炼反应力的同时,也让家里洋溢欢乐气氛,一举多得。类似的还有:拉大锯、交互平板撑、跳跳虎等一些趣味亲子运动。 还可以鼓励孩子出镜录制视频,拍照并记录成绩,作为自己锻炼的成长手册,也为运动增添乐趣。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律能力? 1. 从集体契约入手 在自律还没有培养出来之前要用有建设性的他律——集体契约来替代自律,为培养自律留出时间。 需要注意的细节是: 家庭公约、班级管理公约、活动小组活动公约等,都应该是在家长或老师引导下由孩子们参与共创的。 创建过程中,应遵守公平公正,责权利平衡,充分讨论,一事一议,多数裁决的基本原则,突出公约的约定性(规则明示在前,对事不对人),工具性(凡事不往道德上扯,能用工具解决的绝不无端拔高或指控),价值中性(旨在凝聚组织认同,提高运作效率,平衡多元利益),家长或老师也应该是其中平等的一份子,不能高高在上。 由家长或老师单方面的制定的制度只会激起对抗,或者只要求孩子做到,家长或老师却起不到表率作用就会让契约陷入不公平,只有由孩子们参与共创并和家长共同遵守的契约才有生命力,大家才会共同遵守。 2. 管理制度要适当 管理制度不要一刀切。如居家学习期间,可以与孩子共同非常时期制定一个手机使用时间表,比如约定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可以使用手机(下午15:00-16:00,晚上19:00-20:00)收集上传作业、答疑解惑、小结分享、新闻浏览、观点报告,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 越自律,孩子拥有使用手机的权限就越大,违规使用者会被降级,削减使用权限,直至被全时段禁止使用手机。这种管理制度的设定是为了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越自律,越自由,从而让大家都去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 3. 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分解实现 只有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的目标,孩子才有为之奋斗的内心力量。 只有以行文的方式写出来,而且是极为明确的目标,才能说明孩子内心梳理清楚了自己的目标。 如:这个学期我要努力学习数学,这个学期我要多阅读等,就不算是一个好的目标,而只能算一个好的意愿,做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晰,执行中容易打折扣。若是制定出“我的数学成绩这个学期要从C级提升到B级,或者我要阅读六本书,包括一本国内知名古典小说和一本知名国外科幻小说,一本人物传记,一本哲学入门书籍,一本欧洲近代历史书籍和一本旅游类书籍”这样的目标,执行起来有没有打折扣就很清晰,容易自我监督。 把目标分享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张贴出来有利于督促自己实现自己的承诺,此举若能配合有创意的契约式奖惩制度,效果就会更好,孩子们更愿意坚持。 所有这些要有仪式感,是要给自己接下来的行动赋予意义感,往往是一个事情对自己的意义越大,我们就更加愿意坚持。 孩子不会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他极可能会长成我们的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高度自律的家长和老师才能培养出高度自律的孩子。 没有捷径,也正是因为没有捷径,这种品质的习得才弥足珍贵。 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 从何处着手营造? 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共同打扫清洁、共做一桌菜,或者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分享彼此的学习见解。家庭共同打卡计划是一个能够快速凝聚家庭动力的活动方式。可以挑选出一个共同打卡的目标,然后以各自喜欢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打卡任务。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这些细节: 底线要清晰。让孩子明白,规则是需要遵守、不能随意改变的。 赏罚要分明。罚不是体罚。当孩子没有做好时,可以取消一件事情。赏一定要及时,比如,鼓励孩子:看到你克服了小馋虫,耐心地等大家一起吃饭真好! 特别要提出,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必须有限制,每次不超过 20 分钟或 40 分钟。如果孩子小,不要超过 20 分钟;孩子到了高年级,最好不超过 40 分钟。一天不超过两次,最好是固定时间。 心中有数,守住底线。居家期间,家长要估算孩子大概完成作业的时间、完成的方式。要让孩子了解,如果家长检查作业时,没有完成,需要付出代价。这就是常常说管严点,看紧点,也是看家长是否能守得住底线。 既要共情又要硬度管控。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哭闹,面对孩子的哭闹,核心是让孩子归于平静。不要尝试给孩子讲太多道理,但是家长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定。当孩子需要结束游戏时,可以说:“你必须结束了,明天我们还可以有玩游戏的时间。”所以,家长需要用平静的语气,将规则意识传递给孩子,并让孩子明白,规则是需要遵守、不能随意改变的。 遇事怎样保持平和 与孩子一同成长? 面对孩子,怎样控制情绪?作为家长,及时阻断负面情绪很重要,深呼吸,同时抓紧时间进行以下的思考。 首先,抽离自己。理性地观察自己的所感所思。这是重新评估的第一步。 其次,问自己为什么愤怒。你可能会说“因为我的儿子太笨了,以后怎么办”。这时你要停下来,重新说“我有一个想法,我的儿子太笨了,以后怎么办”,也就是要加一个前缀“我有一个想法”。因为这只是你的想法,想法不是事实,避免你把想法和事实混淆。 第三步,切断错误的逻辑链。比如,成绩好和成功幸福之间可能是负相关的关系。人生成败、生活水平、生命质量可能跟人格的健全程度、价值观等变量相关性更强些。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是对快乐的感知力,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福而是麻木。 第四步,与不适共舞。有时进化形成的生存本能是我们的敌人,生存本能让我们对很多东西、事情、局面产生不适感,以提高机体的警惕性,及时适当应对,提高生存概率。但是,当我们的“不适阀值”降得越来越低,低到不合理的程度时,我们的生活就变得难以忍受,我们将陷入不良的行为模式,对自己和周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有些让你觉得不适的东西、事情、局面,是应该和它和平共处的,与之共舞,相克相生,形成平衡,实际上它们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了解这些道理,顺应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来源: 中国教育报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黑暗森林(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