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知乎@Navis Li)
MateBook 14是华为 MateBook 数字系列之中最新的产品,14 代表的也就是它所拥有的 14 英寸屏幕,因此 MateBook 14 并不是一些朋友可能误解的 MateBook 13 的下一代,而是分别面向 13 英寸便携和 14 英寸主流全能两种需求的两个并行产品。
让我们一起看看 MateBook 14 这一个拥有同价位非常稀有 3:2 比例超高屏占比的屏幕,接口类型齐全,电池容量够大的产品表现到底怎么样。
*全文基于 MateBook 14 国行量产版本,i7-8565U 处理器,25W 版 MX250 显卡,8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版本,重量 1.49Kg,(独显版 1.53Kg)售价¥6999,全系起售价¥5699。
工业设计

MateBook 14的设计之中有着很多MateBook X Pro的影子,有好几次我在只看到屏幕的一刹那都会把它和X Pro弄混,因为它们的屏幕如果不细看,几乎就是一样的。
是的,MateBook 14继承了来自MateBook X Pro的屏幕大小和全面屏设计,不像 MateBook 13把摄像头留在了屏幕顶部,而是和X Pro一样采用了隐藏在键盘按键上的升降摄像头。

这就给MateBook 14带来了非常高的90%屏占比,同样的3:2比例屏幕,只是在分辨率和最大亮度上与X Pro有些区别,具体的屏幕素质请参考后文中的屏幕测试部分,不过这一块 2160*1440 分辨率,覆盖 sRGB 的屏幕已经足够让大多数 14 寸笔记本难堪了。

刚还说 MateBook 14 有着 X Pro 的影子,那么当我们打开屏幕,看到一些机身上的细节设计时,就会发现 MateBook 14 在这些部分更像 MateBook 13 一些,比如转轴部分采用了和 13 一样的圆柱形设计。
还有机身 C 面和机身边框为拼接,而不是 X Pro 的完全一体,从侧面也证明了 X Pro 才是 MateBook 系列的真正旗舰,14 与 13 是中端机型。

当然尽管细节有区别,但 MateBook 14 还是拥有着 MateBook 系列家族化设计的,键盘和其他两个兄弟是完全相同,拥有更大的键帽面积,标准的键距,还有一样的键程,在敲击的时候比较扎实,支持两档背光键盘。
按键的 F6-F7 之间的是和 X Pro 一样的升降摄像头,这样的角度就只能拍大下巴了,不过这也都是为了实现四面窄边框而必要的牺牲。

圆形指纹式电源键依然独立于键盘区域之外,因此不会造成误触的烦恼,支持开机过程中直接读取指纹并且进入系统。
下方的触摸板表面并非和 MateBook X Pro 一样采用了玻璃材质,所以摸起来会稍有差别,但其依然支持 Windows 精确式触控板认证,因此在定位准确性和支持的功能上与其他触摸板无异。

在接口上,由于 14 英寸带来的更大机身尺寸和厚度,所以 MateBook 14 在接口种类上覆盖比较齐全,机身左侧依次为:全功能 USB-C 接口,3.5mm 耳机接口,HDMI 接口;右侧依次为:蓝色的 USB 3.0 接口,黑色的 USB 2.0 接口。
在接口种类上能够覆盖目前主流的几种使用场景,同时提供了 USB-C 和 USB-A 接接口,也可以说是既保证了未来几年不会落伍,而且还能兼顾现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ateBook 14 上的 USB-C 速度为 5Gbps, 所以只能实现 4K30Hz, 而 HDMI 接口也是 1.4 版本,也只能输出 4K30Hz, 因此如果有外接 4K 显示器的需求还是只能考虑更高速率的产品。

MateBook 14 也拥有和 MateBook 13 以及 X Pro 一样的一碰传功能,可以支持通过 NFC 标签的触碰,实现华为手机和电脑的数据互相传输,在最新的 Huawei Share 一碰传之中还有剪贴板同步、手机录制 PC 屏幕和一碰传文件分享等等新功能,这些都在不久前的 MateBook X Pro 评测中详细演示过,所以也就不再次赘述了。
内部设计
虽然 MateBook 14 和 X Pro 一样,同为隐藏下巴 按键升降摄像头设计,不过由于机身更大,所以内部空间也更多,因此并没有使用和 X Pro 一样的散热设计,而是回到了传统的热管 鳍片形态,我们从底部就能看到一排进风口。

机身底部拥有三个标签,贴在一个大的塑料膜上,因此可以很快的一次撕掉三个标签。在拆除 10 颗六角螺丝之后,我们就能打开整个底壳看到完整的机身内部设计了。

MateBook 14 采用的是分体式主板设计,机身右侧接口和电源按键在风扇左侧的小板上,小板通过排线和大主板连接,可以看到很多接口都有额外的加固措施,细节方面考虑较为周到。机身底部是一块 57.4Wh 的电池,左右下角分别是一个拥有超大共鸣腔的扬声器单元。
整机无法更换或者添加内存,一块固态硬盘和网卡可以被拆卸自行更换,固态硬盘的型号为左边我们能看到升降摄像头的内部结构。散热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两根热管 一个风扇设计。

虽然是单风扇,不过扇叶的直径都要比单风扇大很多扇叶数量也较密集,具体的散热表现,我们将会在后文中的散热和性能部分详细描述。
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非独显版本的 MateBook 14 并没有双热管,所以内部设计和散热表现不能适用于我们这次测试的独立显卡版本。
屏幕素质
MateBook 14 延续了 MateBook 系列一贯的 3:2 比例高素质屏幕传统,这一块 14 英寸 2160*1440 像素的屏幕比 X Pro 上的 3000*2000 稍低,由于屏幕更大所以 ppi 也比同样分辨率的 MateBook 13 稍低。

它依然有185 ppi, 所以会比 1080P 的普通 16:9 屏幕 158 ppi 更高,默认缩放级别 150%, 我一般开到 125%, 就可以达到和 X Pro 开 175% 差不多的显示大小。

首先是色域覆盖,它代表这一块屏幕能显示多少颜色,上图白色三角形为实测色域,黑色三角形为标准 sRGB 色域,两者重合度越高越好,在实测中 MateBook 14 能够覆盖:
● 96.99% sRGB
● 72.37% AdobeRGB
● 72.12% P3
按我们在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标准,sRGB 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因此我们手中这一台 MateBook 14 忽略测试误差,已经属于可以完全覆盖 sRGB 的级别,显示的颜色足够鲜艳。

光谱方面,我们发现 MateBook 14 上的这一块屏幕属于标准的能显示 sRGB 色域的 LCD 屏幕,通过蓝色背光与滤色片实现 sRGB 的覆盖,不过这也就导致了蓝光波峰处于 415nm-455nm 这个对人眼刺激较大的区域,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在没有环境光源的夜晚使用时开启防蓝光模式。

在白点方面,我们能发现 MateBook 14 的色域为 6792K, 相对于 sRGB 的标准 6500K 稍稍偏冷,在冷暖色温上的偏差不大。
相对于普通屏幕测试只测色温,MDT 将 Du’v‘ 偏离加入屏幕白点准确性测试环节,因为传统的色温测试只能反映一块屏幕的冷暖而不包括发绿或者发紫,一块明显偏绿的屏幕也可以是 6500K 标准色温,而通过 Du’v‘ 偏离就能反应屏幕还有没有单纯通过色温无法衡量的偏色。
MateBook 14 的 Du’v‘ 偏离达到了 0.0123,表现就没有那么好了,超过了 -/ 0.003 的标准,所以我们能发现它有一些偏绿,建议在华为自带的显示管理选项之中手动往紫色方面拖动一点来抵消默认的偏绿。

亮度变化方面,我们手中这一台 MateBook 14 的屏幕一共有 11 级亮度变化可调,从 4.21cd/m2 ~ 360.88cd/m2, 亮度变化均匀,没有出现陡升陡降,最大亮度比标称的 300 cd/m2 还要高一些,对比度为 1568:1 属于优秀水平。

色准方面:
● 平均 ΔE 为 1.46
● 最大灰阶 ΔE 为 1.57
● 最大彩色 ΔE 为 5.16
在忽略白点值之后可以算是达到了出厂校色的标准,在校色之后:
● 平均 ΔE 0.87
● 最大灰阶 ΔE 1.06
● 最大彩色 ΔE 2.74
再次校色之后可以达到更高的标准,能适用于需要 sRGB 的影像处理工作,对于一般的家用来说,这也是同价位之中你能找到最顶级的那一类屏幕,看图片或者视频的时候颜色足够艳丽,高对比度也让它不会出现泛灰的现象。
性能水平
MateBook 14 上采用的是目前最新的,俗称 8.5 代酷睿的 U 系列四核处理器,和 25W 的较高性能版 MX250 独立显卡,作为一款主打均衡的产品,我们对它的性能也很感兴趣。

首先我们采用最新的 CINEBENCH R20 来测试 MateBook 14 的 CPU 性能,最终结果是多核 1515 cb 和单核 439 cb 的成绩,比一般 15W 的轻薄本表现要更好,这也和它较高的 PL2 设置有一定关系。

所以我们继续进行 CINEBENCH R15 测试,MateBook 14 能达到 723 cb 较高的峰值多核成绩以及 187 cb 级别的单核峰值成绩,所以在应付一些日常小任务的时候会有不错的表现。
所以我们通过不间断 CINEBENCH R15 测试来衡量 MateBook 14 的长期负载性能表现:

我们能发现 MateBook 14 在 CINEBENCH R15 的连续跑分测试中,性能虽然一直在波动,不过还是慢慢趋于稳定的,最终会从一开始 720 cb 稳定在 560 cb 左右波动。

我们将整个 CINEBENCH R15 测试的过程记录并制图如上,可以看出MateBook 14 在最开始可以短暂地以 50W 运行,温度也迅速攀升至 90°C, 随后触发温度限制能够在 3 分钟内保证 25W 和 74°C, 之后会进一步限制温度,也就让让功耗在 17W 温度在 65°C 附近波动,这也是之前连续跑分测试结果波动的原因,不过我们会发现如果是用一些烤机类的软件来测试 CPU, 那么长期功耗则会稳定在 15W。
在显卡性能方面:

由于MateBook 14 采用的是 25W 高性能的 MX250, 在我们3D Mark标准显卡性能测试中分别达到了:
● Cloud Gate: 13280
● SkyDrive: 11192
因此从标准的3DMark跑分测试来判断,都达到了应有的水平,MX 250 和之前的 MX150 差距确实不大。所以我们继续测试在长期负载下,MateBook 13的整体性能表现,首先是 3DMark 压力测试:

通过结果我们不难看出,MateBook 14 在单独应付 GPU 负载的时候没什么问题,3DMark 的稳定性达到了 97.4%, GPU 的核心温度为 70°C, 所以我们继续进行 CPU & GPU 同时满载的测试。

在极限情况下,CPU 的功耗只能给 GPU 让路,只保留到了 10W, 此时 GPU 功耗约为 25W, 两者温度都在 70°C 附近,整个过程中没有剧烈波动,可以看出 MateBook 14 能承受的整机热功耗也差不多就是 35W, 和之前 MateBook 13 接近。
游戏实测
有了上边的理论测试结果,我们对 MateBook 14 究竟能玩什么游戏很感兴趣,不过毕竟也不是专门的游戏本,所以我们分别测试了 DOTA 2, 守望先锋和极限竞速:地平线 4, 这三个游戏的实际表现。
首先是DOTA 2:

作为目前画质最好的MOBA网游,Dota 2拥有着相当大的群众基础,也是很好的性能测试对象。我们选择了特效全开 1920*1080 分辨率,垂直同步关闭的条件来测试。

MateBook 14 的平均 fps 达到了 56, 在激烈的团战发生时fps会跌落到 30fps 左右,对于特效全开的 MOBA 游戏来说已经足够,如果愿意减少一些特效,那么全程保持 60 fps 也不成问题。
接着是守望先锋:

以上为设置截图。

在中低特效下,平均 fps 能达到 71, 在激烈的团战下偶尔可能跌破 60, 但是也在 50 以上,对于一个非专门用来玩游戏的产品,只是在外出时偶尔打几局游戏,MateBook 14的游戏性能已经足够。
最后是极限竞速:地平线 4

这个游戏对于 MX250 来说就稍微有些吃力了,不过在极低特效下也是可以运行的,平均 fps 能够达到 42, 可以看出在玩游戏的时候主要还是 GPU 拖了后腿,因为 CPU 的画面更新率远超 GPU, 如果大家真的有很重的游戏需求,还是需要买更厚更重的游戏本。
表面温度控制
MateBook 14 的表面温度控制也是我们比较好奇的部分,毕竟并联双热管侧置单风扇设计尽管加大了单个风扇的尺寸,但是整体的风量多少还是会有些减少。首先我们还是先进行不间断刷新网页这样模拟日常办公上网的场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风扇只是偶尔启动一下,并不会一直转动,内部温度约在 60°C~75°C 波动,整个键盘部分的平均温度在 35.8°C, 在我们在使用中能接触到的部分比如键盘和掌托,温度呈现左上角高右下角低的趋势,能感受到两边的温差,不过毕竟温度不高。

在 CPU 单独负载的情况下,我们之前提到过内部温度约为 65°C, 所以表面温度压力也不太大,键盘区域平均温度为 39.4 °C 整体温热,依然是左上角温度高,右下角温度低的趋势,此时 AWSD 区域(点3)的温度也达到了 43°C, 所以摸起来是温热的感觉,右侧回车键(点4)由于正好在风扇旁边却只有 35°C, 所以温差就比较明显了。

最后是 CPU & GPU 同时极限负载的情况,CPU 和 GPU 的温度都在 70°C附近,同时风扇转速达到最大,我们也能发现转轴右侧的出风口位置(点6)温度在不断升高,已经达到了近 50°C. 键盘均温 41.2°C, 继续保持左上热右下凉的趋势。
AWSD 区域(点3)和数字键中部(点5)的温度来到了 45°C 级别,右侧回车键(点4)由于在风扇旁边而且风扇转速高很多所以温度反而低到了 33.8°C,左右掌托的温差也达到了 5.3°C, 两侧的温度差距很明显。
噪音控制
在拆解部分我们提到过,MateBook 14 独显版本采用的是并联双热管侧置单风扇设计,风扇扇叶密度很大,华为把它称作:鲨鱼鳍大风扇 2.0. 在实际使用中,轻度办公时风扇基本不会开启,因此轻度使用噪音等同于环境噪音,我们直接测试了单 CPU 满负载和 CPU & GPU 满载时候的噪音:

在只有 CPU 满载的时候,由于温度被限制到了 65°C 左右,而且内部给散热留下的空间较大,所以风扇只需要以很低的转速运行,因此噪音几乎等于环境音,如果不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可能根本感受不到风扇在运转。

而在 CPU 和 GPU 同时满载的极限情况下,风扇速度也就会逐渐提高,最终噪音稳定在 41dBA 左右,在各个频率的分布都比较平滑,不过 4400Hz 附近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单一频率异音,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是呼呼的风扇声中夹杂了一些高频异音。
充电速度
就像之前在拆解部分提到过的,MateBook 14 的电池容量达到了57.4Wh 属于这个尺寸下不错的水平,MDT 继续通过常用的 5 种模式来测试续航,覆盖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场景,包括 PCMARK 8 Word 和 Office 这样的中重度和本地视频不间断刷新网页这样的较轻度负载续航,以及一个新增的播放 NAS 上的 4K HDR 电影测试,最终汇总成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由于有着相对更低分辨率的屏幕,MateBook 14 的续航会比同样大小电池的 MateBook X Pro 表现稍好一些,对于中重度的日常办公来说,可以参考 PCMark Work 和 Office 的两个表现,因此差不多会在 7.5 小时左右,不过由于更为宽松的峰值功耗限制,所以 MateBook 14 在不间断刷新网页上反而稍逊于 X Pro,差不多在 7 小时。
最长续航毫无疑问是在飞行模式播放本地 1080P 视频上,由于 intel 对于播放视频时的硬件解码非常成熟,加上 1440P 的分辨率,所以 MateBook 14 能达到 15 小时以上的续航,在新增的联网播放 4K HDR 视频测试上 新 MateBook X Pro 也可以坚持 9 小时左右。

而在充电速度上,MateBook 14 默认附送的还是 65W 便携两项插头充电器,经过实测电量在 40% 之前充电功率为 48W, 之后的 40%~75% 为 37W, 也就是说 30 分钟可以从 5% 充至 40%, 60 分钟可以充至 75%, 最终需要 95 分钟从充至 95%, 几乎和之前的 X Pro 充电速度一样。
MDT 总结

MateBook 14 为华为目前的笔记本产品线补齐了 14 英寸级别中端定位的最后一块版图,伴随着窄边框设计的普及,目前的主流笔记本屏幕尺寸已经从 13 英寸升级到了 14 英寸,但与此同时由于面板供应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市场上很多 14 英寸的产品,屏幕都只有 60% 左右的 sRGB 覆盖,甚至很多厂商的同一系列产品之中,13 英寸版本都要比 14 英寸版本强很多。
因此 MateBook 14 带着 MateBook 系列在屏幕方面一贯优秀的口碑,把这样一块 3:2 比例 2160*1440 分辨率,能覆盖 sRGB 的屏幕带入了 14 英寸笔记本市场,算是填补了 14 英寸非旗舰没有好屏幕的空白。

在屏幕之外,MateBook 14 也有续航、接口、散热等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对于想花一个 5000~6000 档位主流笔记本价格买到 14 英寸好屏幕的消费者,MateBook 14 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优势:
● 同价位段唯一的 3:2 比例屏幕更适合工作,拥有 2160*1400 分辨率
● 同价位段的 14 寸屏幕产品之中能覆盖 sRGB 色域的屏幕,色准不错
● 性能表现还不错,单独 CPU 负载的时候噪音很低
● 接口种类的覆盖比较齐全
● 续航较长,能满足一天使用
缺点:
● 镜面屏抗眩光能力较差
● 在极限情况下风扇存在一定高频异音
● 极限情况下机身左右温差明显
● USB-C 接口和 HDMI 外接屏幕都无法输出 4K60Hz
购买建议与适用人群:
MateBook 14 的价格在 4.11 日的国内发布会上也早已经公布了,很遗憾目前没有 16GB 内存的机型,一共有三个版本:

● i5 8GB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售价5699
● i5 8GB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 MX 250 独立显卡,售价5999
● i7 8GB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盘 MX 250 独立显卡,售价6999
由于独立显卡和非独立显卡的两个版本价格差距缩小到了只有 300 人民币,加上独显和非独显两个版本拥有不同的散热设计,所以这一次我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就是 i5 MX250 独立显卡版本。
因为即便你完全不需要独立显卡性能,独显版本更强的散热设计能让你在 CPU 单独负载的时候拥有非常低的噪音表现,而且表面温度也不高。至于独立显卡会不会影响续航,我们的经验是只要不运行需要独显的程序,续航差距都在 5% 以内,热量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要是以后有 16GB 内存的顶配版本开卖的话,那对于需要 16GB 内存的朋友来说,就只能搭配 i7 一起购买了。
【ZOL客户端下载】看最新科技资讯,APP市场搜索“中关村在线”,客户端阅读体验更好。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