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Pad 是一款先在海外发布了的产品。老实说,在最初收到 Redmi Pad 将在国内也发布一次的消息时,我对它是不太看好的,别说其他品牌都在往低价位“卷”了,就说小米自己,在这个双十一期间也把自家的小米平板 5 系列放到了更低的价位,入手价都来到 1699 元起了,Redmi 再怎么卷,还能卷到哪里去呢?
有趣的是,它的这套“Unibody 一体化”金属机身其实还做了非常精细的细节设计,既不是双材质的拼贴也没有做三段式设计,而是依靠影像模组装饰信号的区域去做信号模组,在保证了平板信号的同时,还保持了一体的手感,这个设计还是值得表扬的。
还算比较完善的系统
谈完了基础的体验,我们再来看看它在进阶功能上的一些表现吧。前面我们也谈到了,这款入门级的平板并没有提供官方的键盘盖配件,为此它也准备了平板专属键盘这项功能,让虚拟键盘的输入体验得到一定的提高。
如果你让它连上蓝牙键盘,快捷键在它上面也得到了支持,如果你真的需要使用它连接蓝牙键盘,那它也同样能提供快速返回桌面、启动多任务管理等等快捷手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在更新了一版系统之后,Redmi Pad 的自由窗口功能也达到了与此前的小米平板类似的水准,在应用界面两个下方边角斜上滑就能调整窗口的显示模式,还能贴边变成一个小气泡,对于有需要多任务使用的朋友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你甚至能利用小窗口或者分屏快速拖拽图片到文档里,确实能带来一些文件编辑的“生产力”。
▲这一版本的设置中也没有关于 MIUI 或者小米妙享中心的功能选项,但说是后续会加入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只有轻度的文字办公需求,平时就只需要写写稿、审审片,那它也确实能满足你的这部分办公需求,不过如果你对绘画作图有需求,那估计还是得上小米平板比较合适。
比较大的大电池,比较长的续航
最后一部分体验,我们再来看看对大屏平板不是那么重要的续航吧。在这一部分,Redmi Pad 的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电池容量达到了 8000mAh,是往 2K 价位段平板看齐的,跟同价位的入门平板比,单看容量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至于它的实际续航表现,我们也对它进行了实际的测试,老实说这个成绩多少让我们有些意外,三个原本该出现巨大差异的场景消耗的电量竟然非常接近,甚至是在线播放视频这一项的耗电最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对于 Redmi Pad 来说,它的屏幕才是耗电大户,而内在的性能释放在这三个场景里都是相近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续航表现。
至于充电,它的配置就没有那么高了,最高只能支持到 18W 的快充,配备的充电器则是能支持 22.5W 快充。实际充电时间我们就不测试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快充虽然不够快,但也算是同价位之中的常规水准,算不上槽点。
总结
在总结之前,我们还需要重新回到 Redmi Pad 的售价上来讨论。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定位入门的产品,目前市面上其实也有不少这样定价在千元左右的产品,它们虽然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综合配置,也没有太多的“生产力”,但足够满足大家对于娱乐影音平板的需求,也能应对一些最基础的文字编辑、网课会议等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算上还有待 OTA 的系统,它目前已经能提供的体验就足够对得起它的定价,甚至还有着不错的竞争力。
当然,如果你有更进阶一些的需求,小米其实也早早就给出了答案——这不还有已经来到 1699 元起的小米平板 5 系列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