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斯” 火箭炮,全称为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堪称俄乌冲突中的 “战场明星”。它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基于 M270 火箭炮改进而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最突出的优势便是高机动性。采用 5 吨级中型卡车底盘,相较于传统履带式底盘火箭炮,它能在各类公路上快速驰骋,最高公路速度可达 80 公里 / 小时以上,最大行程超 400 公里,轻松实现大范围快速机动。而且,它可以由 C-130 战术运输机空运,落地后 15 分钟内就能投入战斗,这种快速部署能力让对手防不胜防。在乌克兰战场上,“海马斯” 常常利用其机动性,穿梭于复杂地形之间,打了就跑。例如在赫尔松地区,它频繁变换发射阵地,俄军的反炮兵雷达刚捕捉到一丝踪迹,它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俄军的反击炮火只能扑空。
精确打击能力更是 “海马斯” 的撒手锏。它配备的 M30、M31 系列制导火箭弹,采用 GPS 与惯性制导复合模式,圆概率误差在 5 米以内,几乎能做到指哪打哪。乌克兰军队利用 “海马斯”,多次精准打击俄军的弹药库、指挥所等关键目标。曾有一次,乌军通过无人机与卫星情报配合,锁定了俄军一处隐蔽的前线指挥所,“海马斯” 迅速发射两枚火箭弹,从数公里外直击目标,指挥所瞬间被摧毁,多名俄军军官伤亡,对俄军的指挥系统造成极大冲击。
“海马斯” 的射程同样不容小觑,其发射的常规火箭弹射程可达 70 - 80 公里,而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时,射程更是能突破 150 公里,甚至部分增程型号可达 300 公里。这使得乌军能够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对俄军后方纵深目标发动致命一击,改变了俄乌双方的火力对抗态势,成为俄军在战场上极为忌惮的存在。
(二)小型战场无人机:无处不在的 “天眼”小型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掀起了一场 “战术革命”。它们种类繁多,从简单改装的民用四旋翼无人机,到俄军的 “海鹰”-10、乌军的 “旗手” TB2 等专业察打一体无人机,各显神通。
这些小型无人机最大的作用就是侦察。它们能轻松飞越复杂地形,抵达人员难以涉足的区域。俄乌双方的士兵常常操控无人机,悄悄飞临敌方阵地上方,利用携带的高清摄像头,将战壕布局、兵力部署、装备停放位置等关键情报实时回传。在一次战斗前,乌军通过无人机侦察,发现俄军一支装甲部队夜间在树林中隐蔽集结,随即调整作战计划,呼叫炮火覆盖,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侦察,小型无人机还能引导火力打击。俄军的 “海鹰”-10 无人机可以在空中持续监视目标,将目标的精确坐标传输给后方炮兵,引导炮弹精准命中。乌军也采用类似战术,用无人机配合 “海马斯” 火箭炮作战,让火箭炮的打击精度更上一层楼。
更有甚者,部分小型无人机还被改装成 “自杀式袭击者”。携带小型炸药包或手榴弹的无人机,悄悄接近目标后,直接俯冲引爆,对单个士兵、轻型装甲车辆等目标构成巨大威胁。这种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作战方式,让俄乌双方都吃尽苦头,也促使各国军队重新审视小型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战术地位。
(三)反坦克导弹:步兵的 “坦克杀手”在俄乌冲突初期,美制 “标枪” 和英国 NLAW 反坦克导弹大放异彩,成为乌军抵御俄军装甲集群的 “中流砥柱”。
美制 “标枪” 导弹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重约 22.5 千克,具备 “发射后不管” 能力。它采用红外成像制导,能在复杂环境下精准锁定目标,最远射程可达 4 千米。其独特的攻顶作战模式,专门针对坦克顶部防护薄弱环节。当乌军士兵隐蔽在草丛或建筑物后,发现俄军坦克靠近,只需轻松扣动扳机,“标枪” 导弹呼啸而出,以抛物线轨迹飞向坦克上方,随后引爆串联破甲战斗部,能穿透 1100 毫米厚的静态装甲,俄军不少坦克炮塔顶部被炸开 “天窗”,车内弹药殉爆、乘员伤亡惨重。
英国 NLAW 反坦克导弹,虽射程相对较近,约 600 米,但其操作简便,射手只需用瞄具追踪目标 3 秒即可发射,制导系统会自动计算并引导导弹飞行。它同样采用攻顶战术,在城市巷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攻防战中,乌军利用街角、废墟作掩护,近距离发射 NLAW 导弹,给俄军装甲部队造成极大阻碍,让俄军的城市推进计划严重受阻,迫使俄军不得不调整战术,加强步兵与坦克的协同,小心翼翼应对来自暗处的反坦克威胁。
(四)防空激光武器:新兴的防空力量防空激光武器作为新兴力量,在俄乌冲突中初露锋芒。俄罗斯的 “佩列斯韦特” 激光武器系统,展现出独特的防空优势。
它的部署极为便捷,不需要像传统防空导弹系统那样复杂的阵地建设。一台车载激光武器,抵达预定地点后,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展开,进入作战状态。其作战原理基于高能激光束,只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就相当于拥有了近乎无限的 “弹药”。当面对来袭的无人机、巡飞弹等低空目标时,激光武器能以光速迅速作出反应,在数秒内将高能激光聚焦到目标上,烧穿目标的外壳、电子元件,使其瞬间失去作战能力。
在实战中,“佩列斯韦特” 多次成功拦截乌军的无人机突袭。有一次,乌军出动多架小型无人机,试图对俄军一处后方补给点发动夜袭,“佩列斯韦特” 系统的雷达迅速捕捉到目标,激光束随即发射,无人机在空中纷纷起火坠毁,有效保护了关键目标的安全,为俄军的防空体系增添了一道高科技 “盾牌”,也让世界看到了防空激光武器在未来低空防御领域的巨大潜力。
三、俄乌冲突武器表现背后的深层思考俄乌冲突中武器的表现优劣,绝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着诸多深层次因素,这些因素宛如一条条线索,交织成一幅复杂的战争图景,对未来战争的走向有着深远的启示。
作战模式的变革堪称关键。传统的大兵团、规模化作战模式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分散、灵活的 “混合战争” 形态。在俄乌战场,城市巷战、山地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频繁出现,战线犬牙交错。像 S-300 防空系统、米格 - 31 战机这类为传统大规模空战、区域防空设计的武器,在面对小股部队突袭、无人机渗透等分散化威胁时,显得力不从心。S-300 防空系统需要相对稳定的作战环境、完善的指挥体系来发挥其最大效能,而在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俄乌冲突中,它难以适应快速的目标切换与频繁的阵地转移。米格 - 31 战机作为高空高速截击机,原本的设计用途是拦截敌方大规模空袭编队,在乌克兰空军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其强大的空战性能无处施展,陷入 “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尴尬。
战术运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武器效能的发挥。乌军利用北约提供的情报支持,巧妙运用 “海马斯” 火箭炮,采取 “打了就跑” 的游击战术,让俄军难以捉摸其行踪,最大化发挥 “海马斯” 的机动性与精确打击优势。反观俄军,部分先进武器如 T-14 “阿玛塔” 主战坦克,虽性能先进,但因战术保守,未能大规模投入实战,错失检验与改进的良机。在作战初期,俄军若能大胆运用此类新型装备,凭借其先进的防护、火力系统,或许能更快突破乌军防线,改变战争初期的僵持态势。
体系对抗更是这场冲突的核心要义。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件武器的单打独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北约通过卫星侦察、电子战飞机、预警机等组成的情报网络,为乌军提供实时战场信息,让乌军武器能够精准打击目标。俄军虽有自身的作战体系,但在面对北约支持下的乌军时,电子战、情报战等领域暴露出短板。如俄军一些防空系统被干扰,导致作战效能大幅下降,就是体系对抗失衡的体现。在未来战争中,谁能构建更完善、更具韧性的作战体系,谁就能在战场上抢占先机。
从俄乌冲突武器表现中,我们清晰看到,未来战争要求武器具备更强的适应性、智能化与体系融合能力。各国军工研发必须紧跟战争形态变化,优化战术运用,强化体系建设,方能在未来战争的惊涛骇浪中稳立潮头,掌控胜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