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品取名对厂商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在每个产品面世之前,厂商们总要苦思冥想,选出一个能打动消费者的好名字。
当一个产品成功触动到了消费者,并让消费者记住,那么它的产品名就会自然而然地演化一个家族化的姓氏,就像苹果的「i」系列,OPPO 的「Find」系列,以及华为的「Mate」系列等。
Mate 原意为伙伴,Mate 系列陪伴了华为从名不见经传到现在成功立足高端市场,除了 Mate 手机系列外,随后发布的 MateBook、MatePad 系列也让 Mate 家族越来越「大」——不仅产品更丰富,屏幕也更大。
上个月华为发布了全新的显示器产品线 MateView 系列,刷新了 Mate 系列的尺寸天花板——28.2 英寸和 34 英寸,那么更大尺寸的「Mate」,能成为最好的办公伙伴吗?
颜值就是第一生产力
当我从包装箱里把 MateView 时,围观的同事们齐声发出的「Wow」就是对其外观的最好总结。
侧面则是一个全功能 USB-C、2 个 USB-A、1 个 3.5mm 耳机接口以及开关,正面则是一个双 5W 的扬声器,不过可能体积有限塞不下更大的单元,扬声器的表现比较普通,大多数情况下我更愿意用笔记本自带的扬声器。
形容人的外观时有「一白遮三丑」,对应到屏幕上则可以说是「一窄遮百丑」。人是贪心的动物,总渴望在有限的空间获得尽可能多的内容,无论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还是显示器,只要有屏幕的地方窄边框总是不会出错的设计。
我们进一步测试了 MateView 的色域,可以看到其达到了 98% P3、100% SRGB、86% Adobe RGB、84% NTSC,能很好地还原电影的色彩。
想要调节显示器参数,轻点 Smart Bar 即可呼出菜单,单击确认、双击返回,操作过一次便可上手,调节亮度、音量时,用回手机上熟悉的触控逻辑,直接左右拉动即可。
在 MateView 的底座上有个熟悉的一碰传标签,用支持一碰传的 EMUI、HarmonyOS 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将手机画面传到 MateView。
投屏时可以选择镜像投屏的手机模式或者电脑模式,如果手机升级到了最新的 HarmonyOS,还可以进入采用了全新布局的 Desktop Mode,同时支持手机应用窗口、全屏窗口和平行时空窗口三种应用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与 MateView 之间虽然采用的是无线连接,但是操作时几乎难以感到延迟,画面的传输也不会受环境网络影响,用大屏看视频、打游戏时体验非常流畅。
在 Desktop Mode 下,手机上的应用变成了我们在电脑上熟悉的样子——横屏化、窗口化,这时可以用手机作为触摸板使用(建议不要),也可以用蓝牙连接键鼠操控,用大屏幕刷淘宝、抖音,或者编辑文档、回复邮件都没问题。
如果在手机打开一个未完成的 PPT 文档,连接上 MateView 便可以借助键鼠用大屏幕继续编辑,回到手机时文档自动保存修改,完成无缝接力办公。
这样即使没带电脑也可以完成一些轻办公操作,并且如果回到家懒癌发作时,用手机碰一碰也要比去背包掏电脑再连接要更加方便。
我们上手的是价格为 4699 元的无线投屏版本,因此不仅支持华为手机的一碰传,也支持其他设备的无线投屏,当你在手机上观看哔哩哔哩、爱奇艺等支持 DLNA 的流媒体视频时,就可以直接投屏到 MateView 上用大屏观看。
MateView 也支持电脑用无线的方式连接,不过从目前的体验来看,效果还不是很好,投屏过去的画面只有 1080P,并且在移动鼠标时存在肉眼可见的延迟,只能用于 PPT 演示等场景。
华为称会在 7 月份通过 OTA 更新将延迟控制在 80ms 以內,并且投屏分辨率可以达到 2K,对无线连接功能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再观望一下。
总的来说,华为的 MateView 作为显示器领域的后来者,确实给市场带了一股不一样的活力,当显示器的外观变得越来越雷同和单调时,MateView 漂亮的简洁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当各家都在进行参数数字竞赛时,华为从自己擅长的智慧联动出发与之竞争。
作为系列的初代产品,MateView 一出道就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不禁让人期待起华为显示器系列的接下来会推出怎样的后续产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