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我拿到 MateBook 16 时候的第一感觉,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个「精分」,不过这确实我的真实想法。
「机身比预想的要小,屏幕比预想的要大」
比 15.6 寸笔记本更小的机身,却有着大了一圈的屏幕,屏占比高达 90%。能够将大屏做进小机身里,这一切都得益于 3:2 的屏幕比例和 5.2mm 超窄边框。
在还没拿到这款 16 寸的笔记本的时候,一直用 13 寸轻薄本的我一直在担心它的体积。在我看来 15.6 寸的笔记本已经很大了,也是能背出去使用的极限,16 寸会不会连塞进包里都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不过,MateBook 16 的 17.8mm 机身厚度和 1.99 kg 的重量真的让我意识到——「大人,时代变了」。
这是一块素质极为优秀的大屏大屏,可能是我们对手机、电脑、电视这类具有显示屏的设备最主流的需求了,不过换上更大的屏幕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大的机身尺寸。对于笔记本来说,过大的体积会丧失它的便携性,对于办公的综合体验则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更小的机身之内塞下更大的屏幕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笔记本电脑也要有「全面屏」。
我手上的这台 MateBook 16 采用的是 AMD 锐龙 5800H 处理器,得益于 7nm 的工艺制程和 Zen3 架构的 8 核 16 线程,相较上一代的锐龙标压处理器多核性能提升了 20%。按下 Fn P 键还能直接进入高性能模式,能达到 54W 的满血性能释放。经过实测,Geekbench 单核跑分成绩能够达到 1434,多核成绩 7224,OpenCL 测试达到 16608。
在经过一小时的满载运行下,此时机身表面的温度已经十分稳定了,由于开了高性能模式,风扇也在一直「呼啸」。
C 面的温度最高点在键盘上方的两个出风口,最高温度有 47℃ 左右,值得表扬的一点是键盘位置的最高温度避开了 wasd 区域,更偏向 rtfg 区域,温度为 42.5℃,而腕托部分只有 32.5℃,所以长时间的游戏或是一直满载运行可能不至于键盘烫手到没法使用,但是还是建议不要把手长时间放在键盘上以免低温烫伤。
扩展性方面接口也完全足够,左边是 2 个 USB-C HDMI 3.5mm 耳机接口,右边则是两个经典的 USB-A 接口,对于绝大部分用户而言都够用了,就是我个人还有想再加个网口的私心。
MateBook 系列的笔记本最核心的竞争力可能就是它的「多屏协同」了,能够跨设备进行联动,打破系统之间的隔阂。
在这块大面积的触控板下面,隐藏着一个 NFC 识别区域,手机放在上面就能「一碰连接」,这个操作要比其他的方式都更加直观也更方便。
虽然上了 16 寸的大屏,却华为没在这个机身中塞下更全尺寸的键盘,键盘布局依旧是轻薄本的标准布局。不过大尺寸的机身却也带来了更大的触控板,在没有鼠标的时候也能保证工作的效率。但键盘的手感和触控板的滑动都略有不足,让我少了很多脱离外接键鼠工作的兴趣。
即便是拿出去办公,虽然没那么便携,但是续航和大屏也会让我觉得多背的这几百克重量也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