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数、成数、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必须厘清的《周易》概念
1. 生数与成数
- 概念来源:生数和成数的概念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易学思想。在河图中体现明显,河图以黑白点来表示阴阳、天地之数。其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
- 含义解释:生数象征着事物的起始、根源状态。例如,“一”代表万物之始,是一种初始的、未发展的状态。成数则是在生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事物的成熟、完成状态。以“一”(生数)和“六”(成数)为例,在五行观念中,“一”为水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从初始的“一”发展到“六”,就如同水流从源头开始汇聚,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流,代表水这种元素从萌芽状态到成熟状态的过程。
2. 天地之数
- 构成内容:在《易经·系辞上传》中有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数是一、三、五、七、九,地数是二、四、六、八、十。
- 意义体现:天地之数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规律的一种认知。天数代表阳,具有主动、积极等特性;地数代表阴,具有被动、包容等特性。天地之数相互配合,象征着天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宇宙间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例如,在八卦的生成过程中,天地之数的组合和变化对于确定卦象的阴阳属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大衍之数
- 数字记载:《易经·系辞上传》提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 含义及应用:对于“大衍之数五十”的解释有多种。一种观点认为它和天地之数有关,是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去五行之数五(因为五行被看作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在占筮变化中需要减去这基本的五数)得到的。“其用四十有九”是在占筮操作中,用五十根蓍草代表大衍之数,其中一根用来象征太极,这是宇宙的本原和不动的中心。剩下的四十九根蓍草则用于具体的演算,通过分、挂、揲、归等步骤来确定卦象,从而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预测,这体现了古人通过数字来探索宇宙和人生奥秘的一种方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