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曾经做过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梦见水稻能长到两米高,稻穗像扫帚一样大,如今这个梦想居然成真了。今年9月24日上午,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的五彩田园里,2米高的水稻飘摇着沉甸甸的稻穗,为田间行走的农民遮蔽出一片阴凉。
被淘汰的巨型水稻
其实,高杆稻并不是新玩意儿了,最原始的水稻品种就是高杆稻。理论上它有巨大的先天不足,从对力的消耗、单位产量到抗倒伏性能,试验上它几乎全是劣势。种过地的人都很清楚,农作物的杆越长越容易出现倒伏现象,成活率低会直接导致农业减产,可能一年的辛勤劳作就要因此毁于一旦。
因此,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家就将
水稻矮杆化和半矮秆化育种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结果也证明了我国科学家的方向是正确的,水稻从亩产330公斤到现在有的地方亩产达到1000公斤。我们不仅实现了13亿人的温饱,还有能力为世界上其他遭受饥饿困扰的国家提供帮助。
转变科研方向 既然现有水稻种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要把被淘汰的高杆水稻重新拿出来研究呢?这么做是不是“开倒车”,是不是浪费国家科研经费?
其实,在几十年的水稻育种技术发掘中,科学家发现,矮杆水稻产量已经接近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作物
收获指数上限——即收获的谷粒重量与整株水稻重量比例为0.6。袁隆平院士等农业专家们也普遍认为,由于植株相对矮小,无法更多地吸取土壤养分、水分和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劣势,矮杆品种亩产量已经很难再有更大突破,但是巨型水稻在这方面要强于矮杆水稻,其吸收水分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都更强。
“要想继续在产量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就要想办法培育出超大生物量的大个子水稻。”亚热带生态所所长吴金水在接受《中国科学报》时表示。
光有目的不行,要拿实际存活率和产量说话。2007年,科学家夏新界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工作,投身到祖国的“巨型稻”研发中来。夏新界团队首先针对高杆作物易倒伏的问题,经历几年的辛勤培育,相继推出“湘巨1号”“湘巨2号”等巨型水稻,培养出了根系深厚、稻杆壮硕的品种,解决了高杆水稻易倒伏的大问题。
巨型水稻的优势 在产量上,巨型稻也不甘示弱,试验田产量突破亩产1000公斤。巨型稻的稻穗儿很大,每穗上稻粒多达360粒,而普通水稻一般只有250粒,稻粒体积也要比普通水稻的大,而且技术上其数量与体积还有增多变大的空间。重庆大足区今年试种了15亩“巨型稻”,其植株高大,叶挺色深,光合作用效率高,平均有效分蘖达40个。
“一株巨型水稻含稻穗最低有360粒,而普通的水稻只有250粒。”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预估,“巨型稻亩产能达到1600斤。”
除了在产量上追平现有杂交水稻,巨型水稻还拥有独特的优势。
巨型稻能够适应多种生存环境,它不仅可以像普通水稻一样,在常规的水田里种植,还可以在1米深的浅水池和
沼泽地里种植。这意味着,巨型稻品种开辟出了新型耕地类型,间接增加了我国的耕地资源。这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肩“海水稻”和盐碱地水稻品种的培养。另外,由于它植株高大、根系深厚,能够有效应对一些小型洪涝灾害和暴雨天气。
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由于巨型稻根系深厚,那么其种植密度必然没有矮杆水稻有优势,产值也必然比不上原有的品种。针对这一点,我们的科研团队早在2017年就开发出了
立体种养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巨型水稻植株间空隙较大,适合在稻田中进行鱼虾等水产和鹅鸭等家禽类的养殖。这些动物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微生物,它们产生的粪便又成了水稻的养料,提高产量,真正实现了农业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同时,增加了农业附加值,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广西钟山县双元村成立的巨型稻-渔生态立体种养试验示范基地,采用了该种养模式与本地传统常规水稻相比,
经济效益可增产15%~20%。按年产值进行计算,巨型水稻(早造 再生稻)产量1000~1300kg/亩,产值3000~3900元,渔业产量250~350 kg/亩,产值3000~4200元,全年单位面积的总产值可达6000~8100元。
巨型水稻是转基因作物吗? 有的读者看到巨型水稻的外观,就会联想到基因变异和转基因。那么,巨型水稻是转基因食品吗?它的食用口感如何,是否安全?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是指人为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接到另一种生物上。比如,将胡萝卜具有维生素A的特性转移到大米身上,那么这种“黄金大米”也就富含维生素A。
不过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多限制,其中最常见的用法是移植抗病虫害基因,提高农作物产量。我国对转基因的标准更为严格,除上述定义外,采用转基因技术选育的品种也可以被叫做转基因。比如:科学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小粒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基因转入栽培稻,将来源于药用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转入栽培稻,这也都可以叫做转基因。
而巨型水稻和杂交水稻并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它们都是通过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不同水稻品种,经过年复一年的授粉和繁殖培育的。早在2018年以前,巨型水稻就已经通过农业部检测,达到了我国优质稻三级标准,可以安心食用。
秸秆处理 尽管巨型水稻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秸秆粗壮,植物纤维粗糙,不适合于家禽食用,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农民心头的大麻烦。尤其是,在目前严格的环保指标下,原本最方便省事的焚烧法也无法使用,让很多农民犯了难。其实,秸秆的处理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只是这些方法没有焚烧来的方便,而且需要政府积极作为。
1、粉碎还田
将秸秆粉碎后,采取秋翻措施,将破碎秸秆翻入农田中,不但解决了农田中存留的秸秆,同时也可以增加肥力。不过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秸秆分解需要时间,如果分解不到位,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秸秆中可能存在虫卵,如果没有处理好,第二年可能出现虫灾。
2、制作成板材
将秸秆晒干磨成粉,与废旧塑料混合,最终变成“木塑”材料,这是一种类似木头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3、加工成饲料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就提出,到2020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要达到409万吨以上,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9.83%。
4、加工成肥料
像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就规定,2020年会对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进行补贴,每利用1吨秸秆补助150元,生产有机肥利用秸秆任务2万吨,补贴资金300万元。另外,购置生产秸秆有机肥等专用设备也有补贴,2020年计划补贴资金200万元,补贴最高额度为设备购置资金的50%。
5、秸秆做“燃料”
将农田中的秸秆收集打捆,销售给秸秆加工厂或电厂。秸秆加工厂对秸秆进行粉碎后,利用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形成固化颗粒,可代替煤炭做燃料用。电厂可以利用秸秆直燃进行发电。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