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三农 > 黄叶:我给李耕作注脚
黄叶:我给李耕作注脚
来源:新福建
2022-06-02
171
管理
黄叶创作的《东坡先生玩砚图》 游飞 摄
黄叶创作的高士画作 游飞 摄
黄叶在家中创作。 游飞 摄
元旦期间,仙游县首届非遗文创精品展在赖店镇古玩城举行。3天的展览期,游客闻香品茶,了解传统制作技艺,欣赏挂画插花。穿梭的人流中,黄叶不时和前来的客人交流作品。 从中学时代拿起炭精粉画笔那一刻,黄叶即和绘画这条艺术路产生交集。他没有想到,他大半生竟和闽派代表画家李耕产生不解之缘,无论是他本人的艺术之路,或是他关于李耕的艺术理念创作,皆成为李耕研究的有力注脚。 从给人画像开始 2019年,黄叶重访年少时谋生的足迹,有意找寻四十几年前留下的只鳞片爪。在那些偏远山区,他欣喜地发现,一些老屋的厅堂上仍悬挂着当年他画的肖像画。 中学毕业,在农事稍闲时候,黄叶带上八开图纸和炭精粉画,前去大田、德化、永春等地区作画。“这些地方的老人少有机会照相,我就为他们画像。”黄叶说。 凭着自己的拿手功夫,黄叶每到一个地方,即因画像逼真受到当地群众夸赞。依靠乡亲口耳相传,他每到一个村,都能待上一阵。 这样一来,黄叶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口粮:到哪家吃到哪家,而且,他的画像每张收费2元,两个多小时便能完成一张,一个月能挣80多元,这份收入在当时已是相当高。 他后来在一篇自述中写道:也许是“吉人自有天相”吧,一个时代弃儿,竟然在文化荒芜年代,得幸与画笔不离不弃。 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全面复兴,仙游不少寺庙开始重修。“仙游寺庙向来有壁画装饰传统,前辈林肇祺、李耕、黄羲等都从事过壁画,又正好碰到当时所在瓷厂经营不景气,我就动了回家的念头。”黄叶说。 打道回乡,开始以壁画营生,这一画便是八年。 八年间,黄叶效仿李耕高足周秀廷的画法,临摹他的二十四孝、观音出世、妈祖生平等题材。壁画相对其他形式,更能训练人的基本功。“站着画,更有气势,也不怕犯错,画坏了可以重来。”黄叶解释,这样的自由和随心所欲,给了他积淀和创造力。此外,在白灰的墙壁上,以水墨罩色,这个作画方式类似于在宣纸上作画。这为后来他转向卷轴画埋下了伏笔。 早年的这些经历,奠定了黄叶的民间画家基调。 1988年,对于黄叶而言是一个关键之年。那一年,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面向社会招收“接班人”。在同乡人、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的引荐下,黄叶前去报名,顺利通过考试,正式投入李耕国画艺术的传承和研究中。 30年成就《李耕研究》 “新来幸入菜根舍,意与丹青共驰骋。”受聘入李耕国画研究所之时,黄叶写下这样的感怀诗句。 众所周知,李耕国画研究所成立的宗旨是继承、发掘、整理国画家李耕先生的传统技法,在传统和生活基础上创作新时代、新意境的作品。 继承传统是难事,可要发掘、整理,更是难上难。 黄叶知道,他肩负研究李耕的重担。自进入研究所后,他陆续刊发研究李耕的相关文章。 早在1994年,中国画家兼美术史论家洪惠镇即在来信中肯定黄叶的研究成绩:“福建画界少有人兴趣理论研究与写作,所以先生的工作就更可贵而有意义。” 2017年,黄叶积30年之功化为一本《李耕研究》,近30万字。这部著作列入《福建文史丛书》。 书中提出不少有见地的观点,比如李耕创作与当地民间信俗“三一教”之间的关系,李耕作品中带有“闽习”(注:福建画家创作用笔比较急、习气比较重)等。 相较于其他评论著作,《李耕研究》的一大特色是罕有引用前人文献和他人资料,取而代之以大量画作为依据,凭图解说。 这样一部没有注脚的理论著作,难免给人不严谨之感。但黄叶有他的信心。在不少场所他都提及,他的人生轨迹与李耕极为相似:他们都是农民出身,一直生活于仙游民间,没有进入院校研修。艺术生涯上也都是以民间画家的身份,从壁画转向卷轴画创作,而且他们俩都轻理论重实践,遵循灵感原则,在绘画过程中随机应变。 加上工作生活中,黄叶有大量的时间接触李耕原作。“作为李耕追随者的经验之谈和就具体作品的条分缕析,这样的书写方式比动辄就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来得实在、浅显,更易于为普通读者所理解。”黄叶说,“我想它的意义和价值且留给后人评说,至少这本书面世,可以作为后人研究李耕的依据。” 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在黄叶看来,继承李耕传统,既不能亦步亦趋,又不能另起炉灶;既要保持李耕国画传统特色,又要笔墨随时代,允执厥中,不是易事。不仅如此,传承还要有定力和毅力,要有一种自信。 “今天,如果有心人想要继承,基础是需要长期驻扎仙游本地,理解本地文化。”黄叶说,但这个前提已经把大部分人挡在门外了。 再者,古典人物画与山水、花鸟画不一样,山水历经千年不易变,但人的行为举止容易随时代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后人想传承李耕人物画中的技法真髓,会成为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黄叶认为,继承李耕还需带有批判性。他介绍,李耕的画作题材广泛,他的技法、才情是历史少见的。但他也不是全无短处,如画作民间味重,文人味少,又侧重于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少,这些都是后人可以改进的。 作为李耕国画的继承者之一,黄叶尽自己能力扬长避短。他有意让自己多浸染诗书等文学作品,将书画与诗文等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并茂”的独特画风。 深受李耕影响,黄叶擅长创作古典人物高士系列。苏东坡、陶渊明都是他欣赏且频繁创作的对象。近期,他打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主意,“细读陶潜这一首诗赋,它的每句都可成画,我想把它画成系列”。 前段日子,黄叶又练起了书法,临摹的是碑帖《散氏盘》。“我不是想当书法家,而是想借练习压制一些习气,改变自己的气质。”黄叶说,落款是一幅画作中的重要部分。他后期注重在落款上做文章,致力于通过诗书画结合,为古代的人物画像增加韵味。 现在,他每天花上四五个小时创作,闲时会友看书写诗。随着年纪渐长,黄叶也会感到时不我待,太多的事情等着他。但黄叶确信:“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且我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锦阳(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