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导航,通话信号,天气预报……
便利生活的背后,是一双双“眼睛”在守护着我们——卫星。
就在今年夏季华北地区防汛救灾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高分三号、环境减灾二号A星、环境减灾二号E星等多颗卫星展开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高分三号03星8月1日拍摄的北京丰台永定河及周边洪涝灾后影像
经过中央企业一代代“牧星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人造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探测、交通出行、救灾减灾、农林牧渔、港口装卸、无人驾驶等各个领域。仅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发射的资源、气象、通信、导航、海洋等各类卫星就有上百颗。
满天星座,守护烟火人间。
北斗导航卫星:
知否知否?问问北斗
“北斗”无处不在
在交通运输方面
北斗卫星系统可实现
车辆实时定位、路径规划等功能
在精准农业方面
北斗卫星系统可实现
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操作
在远洋定位方面
北斗卫星系统可为渔船提供定位服务
在海上遇险时及时发送求救信号
在地震预警方面
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地震信息
中国北斗 全球组网
2020年7月31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中国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作为联合国认可的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北斗系统已服务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
风云系列卫星:
仰观天象,不如俯视风云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2500多年前的《诗经》记载了古人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认识。
古时候,人们只能依靠抬头看天和占卜预测天气,后来发展出了“钦天监”这类专业从事气象工作研究的部门。到今天,我们可以借助卫星奔赴太空,记录风云变幻了!
在今年4月16日刚进入太空的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低轨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气象专用星,也是我国首颗、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将填补国内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
上图灾后影像无法辨认杆塔,疑似倒塔或全部损毁。将信息提供给抢修人员辅助排查。
环境减灾卫星不仅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具有穿云透雾,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特点,星上数据传输、图像精度等性能十分优越!
今年夏天,京津冀地区和黑龙江、吉林多地遭受洪涝和地质灾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过境预测、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高分三号卫星、高分三号02星、高分三号03星、高分六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资源一号02D卫星、环境减灾二号A星、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等16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
根据卫星成像和数据分析,资源卫星中心第一时间为华北和东北抗汛救灾提供近实时观测影像,对重点受灾区域进行遥感监测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服务保障。
不怕突发灾难,高空“天眼”保证完成任务!
海洋系列卫星:
观海听涛,守望相助
说起保护海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系列卫星可是组成了名副其实的“星辰大海CP”。
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以可见光和红外成像观测为手段的海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水温、海岸带观测。
过去几十年
我国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信息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
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
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
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
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
助力农民采用可行的方法施肥、
植物保护、定量灌溉等活动
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
大美西藏
黄河入海
天涯海角
———— / END/ ————
责任编辑丨王典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