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真的没人玩了吗?如今的中国乒乓球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
乒乓球是我们中国的国球,在过去以及现在都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力争金牌的运动,在诸如奥运会、世乒赛等国际大赛里,我们对中国队拿冠军这件事情早习以为常,甚至食之无味。
时至今日,不知道大家是否很好奇为什么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但似乎又没有篮球、足球关注度那么高;是否好奇为什么一到奥运会乒乓球能不断地冲击热搜;又是否好奇为什么乒乓球没有看到像NBA、英超、西甲那样的大联赛。
在这里,想和大家讨论几个问题,分别是:
1、为什么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2、为什么中国的职业乒乓球赛事发展不好?3、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4、如今的中国乒乓球究竟面临着哪些困境?5、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慢慢提升,一方面国家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投入到中国乒乓球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另一方面,新中国需要靠体育地位的突破在世界舞台拥有自己的地位。而得奖可能性最高的,在当时来看就是已经打下一定基础的乒乓球了。
通过严格的训练筛选,最终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1959年的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拿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枚世界级别赛事的金牌,这次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中国乒乓球队获得冠军的消息传开,振奋了更多的国人,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政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我国乒乓球队伍的建设之中。某种意义上,训练出一支优秀的乒乓球队伍,在此阶段已经上升成为一项真知任务,一项全民参与的任务。
丁松
随着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运动员们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中国乒乓球队为中国外交事业上带来的卓越贡献,乒乓球也因此彻底奠定了国球的地位。
乒超 王楚钦与方博进行双打比赛
目前我们的乒乓球多采用俱乐部与省市队并存的双轨制度,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与企业赞助。运动员一方面代表省市队参加国家的全锦赛、全运会等大型赛事,一方面也代表各个不同的俱乐部参加例如乒超这样的职业联赛,具有双重身份。
我国在乒乓球俱乐部的设立和运营中大多存在一定的误区,俱乐部的出发点是为了扩展乒乓球队伍发展资金的渠道,邀请企业参与俱乐部的建设,与企业形成共赢的结局。
而多数的乒乓球俱乐部只是片面的追求短期的效果和回报,这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乒乓球俱乐部消耗了赞助商资金的同时企业无法实际掌控乒乓球俱乐部的权力,降低了企业对于组建乒乓球俱乐部的兴趣,使得乒乓球的职业化道路发展异常缓慢和艰难。
林高远
其实不止是乒乓球联赛如此,羽毛球的羽超联赛、足球的中超、篮球的CBA都是类似的体制,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小球运动由于参与,从业人数较少,因此更容易面临着企业撤资、球员欠薪、球队解散等问题。
相比于我们的体育赛事职业化,欧美的运动俱乐部则拥有更为完善的俱乐部经营模式。
他们在俱乐部经营中广泛融入了商业元素,在日常经营中使用出售门票、制造球星、销售配套产品、商业比赛等措施获得巨额收入。
皇马俱乐部
随着欧洲俱乐部文化的渗入,吸引大批的国人对欧美体育俱乐部的品牌更加青睐,企业也更加青睐投资欧美体育俱乐部的品牌,失去企业支持的乒乓球俱乐部只能日渐衰落,这从侧面限制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
“外因”主要包括:
①可替代品因素。休闲动机和需求的不同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会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满足休闲需求的不同休闲产品。
③其他因素:时间安排、经济能力、交通情况、天气状况等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各个因素都会对观众是否去现场观赛产生直接、间接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影响赛事的上座率情况。
主要客观因素:
1、乒乓球项目观赏性稍弱
乒乓球球体小、技巧复杂、运行速度快,导致了乒乓球回合数的减少, 许多球只一两个回合零点几秒就结束了,激烈程度不够,吸引的观众数量自然无法与足球、篮球相提并论。
而乒乓球,只需选手的手腕轻轻一抖,就会各种旋转,加之击球力度的大小也会使打出去的球千变万化,乒乓球比赛这样运动特点很难吸引观众对乒乓球运动的欣赏。
2、联赛结果悬念与激烈程度不够
乒超各个俱乐部的运营由于资金的投入不等,所签下的运动员实力分布不均,并不像 NBA 联盟一样去均衡每个俱乐部的实力。乒超各队实力强队太强、弱队太弱,一看排兵布阵就就基本可以判断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可言,吸引力大打折扣。
比如今年乒超的山东鲁能与上海地产这两个俱乐部,山东鲁能坐拥马龙、徐瑛彬、袁励岑;上海地产则有樊振东、许昕、周恺,其他的俱乐部相比于这两队的阵容厚度可谓差之甚远,所以冠亚军的归属毫无悬念可言。
2003至2004赛季,一季乒超联赛甚至打了两年。比赛时间只能见缝插针,赛程被冲的七零八落,好不容易积攒的人气又被吹散。作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国球不是没人捧场,而是联赛赛程惹得祸。
在2009—2013年5年内,男团七个俱乐部无一不更名,上海龙腾甚至一年一换;而主场城市最高达19个,最少也有6个;女团除了山西大土河俱乐部没有更名,其他也无一例外;主场城市也不固定,最高者达13个,最少2个。没有自己始终如一固定的主场,没有一个观众能够口口相传的俱乐部名称,球迷的热情无处安放,很难真正去做到对某一支球队忠诚。乒超联赛的主场遍布大江南北,像在打游击,伤害了球迷的感情,流失了大量的球迷。
4、可替代产品因素的竞争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日趋多元化,娱乐形式、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各类电影电视剧、各种电子游戏像王者荣耀、吃鸡,各大综艺节目,男女团选秀,不同性质的娱乐活动都对兵兵球比赛现场观看的观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可替代产品与乒乓球比赛上座率的竞争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他赛事对于市场份额的竞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则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体育赛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精彩的赛事也映入眼帘,同为球类项目的赛事有赚足眼球的顶级足球赛事、精彩夺目的 NBA、CBA 以及对抗性激烈的ATP、羽毛球;也涌现了如电竞、滑板、冰雪运动等新兴赛事,这些赛事吸引力国内很多体育爱好者的注意力。
除了观看电视节目,其他休闲活动如健身、舞蹈、阅读、旅游等也是人们的休闲方式,那些同样能够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休闲活动就会对另一种休闲活动产生竞争。
其他观看方式的竞争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与转播技术的发达,人们更愿意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的赛事,腾讯体育、咪咕体育、甚至抖音也都有精彩赛事的转播权,比起去现场花几百上千看一场球,人们更愿意在家里,打开电脑或者电视,无数可选择的体育比赛在眼前,想看哪个看哪个。因此,其他观看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积极性
由于得不到官方确切资料,无法十分肯定,但大概可以推断出,我们真正的乒乓球人口总数绝对是世界第一,但是占比并不太高。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篮球人口则是1.25亿,在册职业球员大约12000人。因此从参与人数、普及率的角度上来看,篮球作为目前中国的第一大运动实至名归。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彻底,外来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影响较大,间接导致青少年群体更加热衷于西方体育文化,对传统文化下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例如:NBA 在中国青少年中的热潮,各大球星频繁的造访中国,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在中国的运动品牌进行代言,造成中国青少年对于 NBA 文化的喜爱和向往,而 NBA 的文化更多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的价值体现,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明显相悖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失去青少年作为乒乓球的拥护者,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长久下去对于中国乒乓球的发展是不利的。
(3)大力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职业联赛制,吸取国外相关的经验,用于自身乒乓球的职业化建设之中。结合我国现存的主要问题,应该将改革注意力集中于进一步明确俱乐部主权,完善相关法规法规,提高乒乓球运动市场化运作程度,构建乒乓球赛事影响力等环节。努力将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转型成为全世界乒乓球运动员竞技的大舞台。近几年开办的WTT挑战赛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关注度,对乒乓球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乒乓球赛事。
体育本身的意义除了强身健体、娱乐,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作用,一个国家最强的体育运动往往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发展状况。衷心希望乒乓球这项运动在国内和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希望职业乒乓球手能有更好的工作待遇,也希望我们的乒乓球继续强盛下去。
-乒乓网子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