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田娇
9月9日,由深圳国家基因库和国际数据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生物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研讨会(ISBA)采用线上会议举行,国内外百余位来自数据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政策制定和伦理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掘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创新方向。
据介绍,此次研讨会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业界人士及政策制定者搭建沟通平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处长黄江康,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罗亮、副部长赵晓萌,国际数据政策委员会主席 Francis P. Crawley,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陈力群,国际数据政策委员会粤港澳事务代表Christopher Zhu等出席。
生物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研讨会嘉宾致辞
黄江康表示,广东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断增加,广泛的科研活动产生了海量的科学数据,极具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价值,有待深入挖掘利用。相信此次会议的跨界交流将为部署生命科学AI创新链提供新思路。
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CODATA)主席Barend Mons和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总干事Simon Hudson为大会进行线上视频。Barend Mons表示:“CODATA的使命是建立数据与人的桥梁,推动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的发展,帮助ISC实现“使科学成为全球公共利益”的愿景。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为生物数据的科学管理及应用提供新对策。”Simon Hudson提到:“CODATA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合作。此次大会聚焦生物数据的开发共享、前沿研究和科学治理,将有效促进全球开放科学的全面发展。”
随后,徐讯、Francis P. Crawley分别致辞。徐讯表示,越来越多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据平台、核心算法引擎正在支撑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任务。本次大会的跨界交流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和生命科学碰撞融合提供创新研究视角。Francis P. Crawley指出,国际数据政策委员会(IDPC)的使命是作为全球平台,在今天日益数字化的社会中塑造有效的数据政策,应对复杂的挑战。本次研讨会为相关领域学者、业界人士及政策制定者建立沟通渠道,将推动数据的安全共享,促进负责任和道德的数据使用。
会上,Christopher Zhu发布生物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研讨会(ISBA)大湾区宣言,“我们将以负责任和道德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促进数据科学造福社会,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并将在会后发布大会白皮书。
ISBA大湾区宣言现场
数十位国内外多领域知名资深专家作为报告嘉宾,参与大会主会场报告、平行会议、闭幕会议等环节。在主会场报告环节,Christopher Zhu首先介绍了CODATA国际数据政策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概况、愿景与目标。紧接着,深圳国家基因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副主管魏晓锋分享了广东省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基因组数据报告。最后,Francis P. Crawley以“Governance for Sharing Biodata”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主会场报告现场
两场平行论坛分别以“探讨数字和生物科学的演变:从基因组学到生物学、精准和生殖医学,再到全球综合健康,从组学数据到大数据,再到ML和AI”和“数字社会中数字系统和生命科学的人工智能政策、伦理和治理”为主题,来自国际科学理事会、沙特阿拉伯国家卫生研究院、施普林格·自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百度、腾讯、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分享和讨论了生物数据的规范管理、安全共享及科学应用。
平行论坛现场
在闭幕会议环节,Francis P. Crawley和魏晓锋共同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交叉协作及生物数据科学治理的发展方向。至此,此次会议圆满结束,与会专家认为,此次会议将为推动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健康发展贡献智慧。
据介绍,深圳国家基因库将继续秉承“安全、开放、共享”的原则,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导向,以数据安全为基本点,扩大与国际各领域机构、产业单位的多维合作,共促BT IT融合创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