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匡丽娜 云钰 解小溪
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该如何应对挑战?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8月20日,重庆八中第三届国际学习节在渝北八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Chat GPT等新技术的出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模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理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作出转型与发展,并以此驱动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重庆八中开展了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英才教育、基于系统育人的融合教育、基于个性化的素质培养的三创教育、基于响应国家优质均衡战略的智慧教育,并以这“四个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八中加强教学成果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办学经验。
如何用好人工智能?
在教育领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对此,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Ron Beghetto建议,首先,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学会引用信息,特别要提醒学生在引用时注明出处,并予以说明。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杰出教授Ron Beghetto。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其次,鼓励学生与AI合作,提升批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是优秀的工具,不要把人工智能看作威胁,要引导学生借助它做好作业,而不是代替自己完成作业。
第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强大的搜索工具,还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助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解决问题的人
“我们不要培养‘做题家’,而要培养解决问题的人。”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称,当下,我们的学生必须得跟人工智能打交道,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且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创造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芒。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首先,学生的学习要基于个性学习、项目式学习、以及基于产出作品的学习,这些都是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方法。其次,创新的基本特征就是要返璞归真,要夯实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要成为创新人才,学生一定要有勇气、好奇、审辩式思维,通过协作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百折不挠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善用‘产婆术’,教师要明白自己是点火器,学生才是发动机。”
“三创教育”带来的变革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三创教育’和重庆八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题,做了主题分享。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八中的‘三创’教育始于2018年,并在2019年9月,启动高中三创思维型课程。” 周迎春介绍,“三创”的英文缩写是“ICEE”,“三创”教育就是指创新、创造、创业教育。“创新”是指学生看世界的眼光和视角,“创造”是指学生将所学真正所用的能力,“创业”是指学生在未来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更多人创造价值的能量。在现阶段,学生的创业素养更多指的是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周迎春看来,“三创教育”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以提升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全球化的视野,为他们做好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准备。
具体而言,“三创教育”从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三个维度来推动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和重塑。如今,“三创教育”经过调研与预热、实施与优化、深化与迭代三个阶段,师生们得到成长。学生拓展了认识问题的角度、提升了思考问题的水平、学会了创意性解决问题。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显著进步,更加重视多维度地去发掘学生的潜能、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